配色: 字号:
西域文明(65)克孜尔石窟(一)
2023-06-06 | 阅:  转:  |  分享 
  
西 域 文 明 克孜尔石窟(一) PPT编
辑:赵小鹏(昆仑六月雪) 2022年10月克孜尔石窟谷西区外景克孜尔石窟遗址远景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东
南约60余公里处,距克孜尔乡约7公里处的木扎提河河谷。背靠明屋依塔格山断崖,南与确尔塔格山隔河相望。石窟总体走向呈东西走向。洞窟分
为四个区域: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现存编号洞窟有349个,壁画近10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绘泥塑遗迹,其中洞窟形制较完整、壁
画遗存较多洞窟约占三分之一。 克孜尔石窟介于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和敦煌石窟之间,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其表现了从公元3到公元9世
纪佛教艺术在龟兹地区的杰出创造和高度成就,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寺遗存。它
以独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明显揭示出佛教经西域地区向东传播的历史轨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过程,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结晶。第8窟 主室前壁 飞天克孜尔石窟新1窟 飞天第8窟 洞窟形制 中心柱窟第8窟 主室劵顶 菱格故事画 金翅鸟
第 8窟克孜尔第38窟主室券顶 日天第17窟 主室劵顶 菱格本生故事画第38窟 后甬道 涅槃图公元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入龟兹地区,
至公元3-4世纪,已在龟兹非常盛行,开窟造寺活动频繁。克孜尔石窟反映了小乘说一切有部“唯礼释迦”的佛教思想,此派的基本教义是“三世
实有”和“法体恒有”。讲究通过出世四度的修行,进入灰身灭智的涅槃境界。此外,石窟壁画中也有反映法藏部思想和大乘佛教的内容。第14窟
主室劵顶菱格画 大光明王始发道心大小乘佛教的激荡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一个显著特征。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充满了歌颂赞美佛陀的内容,如对同
时代六位外道哲学家的降服以及表现全身交替出水火的神变像。窟内也能找到大乘佛教的踪迹,尤其是那更为神奇的化现千佛的景象,证明了大乘思
想在古龟兹的流传。克孜尔石窟第14窟菱格画 狮王本生故事克孜尔石窟第14窟菱格画 智马本生故事 须摩提女因缘 第224窟
因缘故事菱形格画 224窟第8窟 右甬道外侧壁 龟兹供养人第175窟 主室正壁 金刚力士国家邮政局2008年7月6日发行《龟
兹石窟壁画》特种邮票1套4枚谢 谢 观 看
献花(0)
+1
(本文系昆仑六月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