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分享|“卷”非“卷”

 学好文化 2023-06-06 发布于河南

嘿嘿,大家晚上好呀。

我是希梦,新的一周结束啦,不知道大家过得怎么样呢?学习呢?有没有进步?



(截止今天已经背了600+单词啦)

一个多月的收获是,让背单词刻进DNA里,昨天晚上一直在忙,然后转头忘了背单词,然后半夜突然想起来单词还没背,,,然后半夜做起来背单词。

就如大家目前所做的事情一样,以为难的东西,一旦习以为常的时候,它就没有那么难了。就像背单词一样,背到后期,基本就是在复习前面的单词。

而我对复习的标准:

1.单词含义掌握在三个以上

2.非特殊单词,听到读音后能拼写下来

3.相近意思的单词的区分点基本掌握。

4.相似单词的区分

然后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去做,然后坚持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我背单词为例:

1.能够很好的考验我的耐力和心性

2.为考雅思/考研英语做铺垫

3.英语学习在我未来的学习中愈发重要,有的论文只有英文版,如果用手机扫描直译的话,很多意思就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我希望未来我能够自助阅读英语文献。

分享这么多关于我“背单词”是想告诉大家——学习是总结规律而不是记忆特例。

那我分享的几点在于:

1.我做这个事情的原因

2.我对做这个事情完成度的评判标准

3.这个东西是都可以类比到其他学习

4.我做这个东西的益处是什么

而上面所述四点则是总结的过程。

那么推导完毕,学习大概也就是这个过程。(我不知道在坐各位大抵能不能看懂。尤其是高三的朋友们。这个思路是可以去学习的,嘿嘿。)

那核心推论来了(即本篇文章的主要主题),在大一阶段,就开始坚持背单词,去学习语法,算不算是一种“内卷”?

当我某个朋友得知我在背单词的时候,通常的反应是,“你怎么这么卷,你才大一,就是应该玩。你卷,我也跟着卷。”

那其实我认为这不算是“卷”,更像是一种“我应该和想要做的”。对于英语学习,我有清楚的原因,也明白学习英语的好处,更知道我自己要怎么去学习英语。这更像是我自己成长的一个过程

我有清晰的规划,所以这不是“卷”。

“卷”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因为他(她)在做,所以我有危机感,所以我也要做。然后顺便再和他(她)提一句“你真的好卷”。

记得昨天,我舍友在旁边写作业(当然也没有那么专心,还夹杂一点玩手机和朋友聊天),我恰巧刷b站刷的正开心。

她问我“我在你旁边写作业,你不会有危机感吗?”

我说“不会啊,其一是你在做的事情我已经搞定了。其二(或者更多来说)我明白我要什么时候干什么,我从来不盲目去跟着别人做什么,所以就算你们都在学习,我也没有什么危机感。不过如果都在学习的话,我应该也会找点事情做,因为这个学习氛围很好。”

这或许也恰巧就是缓解焦虑的治本之策,当代学生内卷的原因是,整个社会驱使→整个社会弥漫着盲目内卷的气氛(互联网影响极大)→学生个人产生压迫感/→更多盲目内卷→更加焦虑,无法化解

也因此,大家的学习的底层逻辑是,该玩里玩,该学就学。

“负罪感”当无中生有。比如我晚上会醒来,想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感觉好像一天就是徒忙,就会徒增焦虑和负罪感,但其实我第二天去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很多,花费的时间也很少。

每天制定适量的任务,然后一一完成。其实也不会焦虑很多/有很强的负罪感。

“卷”非“卷”,全看自己的抉择。

(提一嘴,封面是我朋友做的,嘿嘿,我很喜欢)

编辑:希梦   排版:希梦  审核:希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