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水千山就当是伏笔,总会遇见姗姗来迟的你

 新用户5226BA5a 2023-06-06 发布于云南

相互陪伴

遇见/ 满心欢喜,不弃不离

我走了那么远的路,百转千回,原来就是为了要跟你相遇吗?

——张小娴

看到我的稿子被刊登在2022年5期《哲思》杂志上了。真开心呀!一直以来关于哲思的两个心心念念的愿望实现一个啦!

在这个小平台写字,我曾很多次提到《哲思》,写到齐格格,因为她和她主编的杂志是我一整个青春的良药和一生的柔软。

关于与哲思的遇见,我常在这里碎碎念念,其实还有好多好多没讲,篇幅有限,等我以后想起来,一点一点慢慢讲吧。

接下来我想讲讲关于这篇稿子的故事。



大概得追忆到2018年初。

彼时我刚从高中生转换到大学生,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期。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喜爱的东西,加入了学院的书画协会,然后开始不知疲倦地练习毛笔字。现实中自己勤学苦练,网络上也结识了一群热爱书法的书友,得到我师父的指导后,我进步飞快。

无意中在书友群里认识了一个喜欢文学的学姐,有一次她问我平时读什么书,我说了几本,其中包含《哲思》杂志。于是她跟我讲了哲思读者群的事,并且加了我微信,然后拉我进了“心的小花园@七里香”心心群。这便是我想要写一篇关于我与哲思故事的引子。

从高一邂逅哲思一直到高中毕业,我读哲思,也有要写信给小编的想法,奈何想了千万遍,却一次都不敢行动。是真的不敢,从来没寄过信的我,傻乎乎地害怕信件会在路上丢失,也害怕就算寄了也到不了喜欢的主编手里,就算到了也不一定被她翻开来读,更别奢望收到回信了。就这样,我一次都不敢寄手写信,只是经常在日记本记下那些读后感和喜欢的句子。

我看着杂志封页背面的地址,一次又一次记在心里,心想着,有朝一日,定要抵达。这个念头在我心里,一待就是八年。

到了大学,使用手机更加方便,也因为机缘巧合之下加入到了读者群,便觉得离哲思更近一点了,有了归属感。加群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齐格格真的是一位活生生的暖心大姐姐,不仅仅是每期《哲思》卷首那么安静的一个名字。于是我添加到了齐格格的微信,偶尔发消息给她以表问候。

在群里有时候会发言,才知道原来哲思的读者遍布全国各地。有幸结识到几个挺投缘的丝瓜朋友,如今还有联系。我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哲思》每期的《长情》栏目基本上来自于读者的投稿。看着那些刊载在杂志上的名字和故事,读来很感动,也时常感受到哲思的温暖和力量。

有读者晒出给格格的信以及回信,我看着真心羡慕。于是就在想,要是我给格格寄一封信,会不会也能收到格格的回信呢?

于是我开始写。先在WPS上编辑,有时候会发到微博上记录,一天写一点,印象中编辑那篇稿子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检查过后,我试着把那篇稿子以邮件的形式发给齐心姐姐,没想到她收到了,还回复我,大概说的是字数太多,想要刊载还需要删改。

我当时并未在意刊载这件事。于是我把它用信签纸抄写了一遍,用我最喜欢的那只钢笔,每天闲暇时就抄一页,大概抄了20多页吧。
我把它跟我的重要文件放在一起,放了好久,一直不敢寄出。恰逢齐心姐姐的新书《不如随心去生活》预售,我第一次上京东买书,就是买的这一本。买来拍了很多照片,之后就欣然阅读。

读到触动的地方,就会勾勾画画,也会摘抄下来。我当时有了一个想法,把摘抄的句子记录到一个小本子上,并把它命名为《给“心”的76封小情书》。心想等我写完一小本就连同信件一起寄出。

图|摘录的小本子和信签纸

小情书
左右图来自格格

我边读书,边摘抄,也一直记得要去寄信的事。直到我第一次收到乐安的来信,我才相信,原来寄出一封信真的可以抵达收件人手中,也可以被收信人十分珍视。

于是我鼓起勇气去了邮局,把那沓厚厚的信签纸、明信片和小本子装进大信封,写上那个熟悉的地址,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粘贴好,看着阿姨称重,贴上邮票,然后付款,才满心期待地离开邮局。日子大概在2019年6月份。

幸运的是,齐心姐姐在微信回复我了,说已收到之类的。后来,我在她公众号看到关于我的文章《一个女孩写来的信》,每次读来总让我热泪盈眶。

齐心姐姐曾在她文章里说:“我从来不会在寄赠礼品给他人时,孤零零一件礼品,他人收到时,情意都薄了几分。我会附赠一张卡片,一封短笺,上面写了字,仅仅几行,也觉得它重了些许。”

没错的,印象中我给她写过四封信,没有想象中的石沉大海,每一次的小心意,都得到了齐心姐姐的尊重和珍视。

我买她的书《不如随心去生活》来送人,她附了手写明信片;我买哲思,请求客服小姐姐帮我要一张齐心姐姐的手写明信片,也如愿以偿;我投稿给她公众号《给你的第三封信:你是我的温柔限定》,她采用了,还送了我两本书,也赠我手写明信片。凡此种种,我都心存感激。














有时候就会想,那么多丝瓜可以勇敢向哲思投稿,讲述自己与哲思的故事,是不是我也可以试一试?

于是我又在失眠的夜里开始写我曾写过的故事。第一次写的信太长,不适合排版到杂志,这一次我就参考着丝瓜们的稿子字数来,写了1500字左右。然后投稿到邮箱,那一天是2021年10月28日。

我在微信发消息给齐心姐姐,她说已收到稿子,下一期会用到“长情”栏目。我就开心地等待着。

但是没有在杂志看到我的稿子被采用,我心想,多等一等吧,也许好事多磨呢。

我会自我反思,是不是我的稿子不符合《哲思》杂志的选稿要求,有很多地方要修改,或者说我写得很不行。

我在自我怀疑与自我鼓励中等待着消息,有好几次想询问一下,但是都没有行动,有时候又忘记这件事情。终于在3月初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发消息给齐心姐姐,询问了关于稿子的事情。

齐心姐姐说对我的稿子有印象,帮我问一下编辑,然后又告诉我,可能是不小心漏掉了,会用在5月刊。

那一天齐心姐姐还跟我聊了一些关于写字的事,她说,公众号有一个栏目“365日写作计划”阅读量有点低,朋友劝她跟热点,可她只写自己喜欢的文字。

我很佩服她的坚持,也一如既往读她写的文字。然后继续期待我的稿子某一天出现在杂志上。

4月1日那天,“哲思领读”公众号发表了宣传推文《她能火遍全网,居然全靠这些?》,里面有一部分居然采用了我的稿子,我感到很惊喜。我想着,能被官方公众号采用也很棒了,能不能在杂志上刊登,我都很开心了。



昨天晚上看到苏天在七里香心心群发图片出来,“长情”栏目刊登的就是我的稿子,我喜出望外,真的是姗姗来迟的喜悦呀!由于交通原因,我还没买到5期哲思,就请她给我拍了清楚的图片。

是真的非常感动和开心。期待已久的心愿终于实现,又想起那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的毕业礼🎁。

投稿到杂志的心愿已实现,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去哲思编辑部,和约定好的朋友一起。

不着急,慢慢来,我相信,所有热爱的,都终将抵达。
🍀
💚

青春

励志

暖心

实用

美好

(向上滑动启阅)
致哲思: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一眼万年的那种。

哲思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见倾心,再见如故,往后余生,唯你而已。

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杂志;可对于深爱着它的人而言,它是一整个青春的良药,是我们心心念念的美好。

我听过很多长情丝瓜与哲思的故事,有的充满着惊喜与淡然,有的却溢满忧伤。共通的是,他们的故事都因哲思而变得更加温柔。

哲思仿佛有神奇的魔力,给处于困顿的孩子以力量,以安慰,以美好。

我初见哲思,是在2014年,我16岁。

彼时的我,内向,胆小,自卑,像空气一样的存在。

我刚中考完,进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尽管初中很努力了,但是跳出小圈子,进入到更大的平台,身边高手如云,感觉自己啥也不是。我很难立刻适应新的环境,于是开始有些自闭,不想结交新朋友,也不知道要怎么好好学习。

一个平常又难忘的课间,我收回望向窗外的惆怅目光,调整心态准备继续看书。旁边的男同学手里拿着一本牛皮纸杂志,我看到他在目光如炬地翻着,就很好奇是什么书。他说是《哲思》。

哲思——我从没听过这个名字。于是跟他借来,封面的“你不会找到路,除非你敢于迷路”立刻就吸引了我。

翻开来读,一读就停不下来,我被哲思细腻的笔触吸引,也被它坚定的力量所鼓舞。于是我跟他借了一个星期。我一个人静静地读,有喜欢的句子就摘抄下来,遇到感触很深的故事就多读几遍。

我把它放在我的枕头边,睡前要看一眼;放在教室书柜,下课就读几篇;放在心上,温暖且有力量。

后来,每个周末我都要去图书城与哲思约会。在书店里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上几篇,然后才去付款,像捧着宝贝一样地把它带回宿舍。

有一天,我发现我们小组的一个女生手里也有哲思。我跟她的不一样,于是换着读。她最喜欢《锦色》,我最喜欢《传奇故事》,默契的是,《哲思》、《哲思2.0》我们几乎每期都买。我们一起读杂志,也交流心得体会,说说笑笑,惺惺相惜。很自然的,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高二时,我记得我们宿舍有一个女生,她很喜欢一个跟她同名不同姓的男生。她每天都会为他写日记。我见过她为他哭为他笑,觉得她一定很喜欢他吧。可没有回应的暗恋,注定是辛苦的。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但是很幸运,我遇到了哲思,里面缓缓流淌的文字,抚慰着我的心灵,每次读,总有一种归属感,我的渺小迷茫都有了安放之所。

我把哲思给她看,希望她能看开些。没想到她也是一眼就对哲思爱极,后来她的书包里,总会放着三五本哲思。

渐渐的发现,我们班上有很多人都在读哲思,我们相互交换着看,对哲思总是津津乐道。

因为哲思,我与一些同学一拍即合,有的成为了无话不谈的伙伴。因为哲思,我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在学业忙碌之余享受着安静读书的好时光。

我还在哲思看到了我的男神胡歌。2015年的某一期杂志介绍的明星是他,我被他的故事所震撼,也爱上了他的话“人生是一场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于是去看他主演的《仙剑奇侠传》《琅琊榜》等,去买他的明信片,去了解他的人生。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有喜欢的明星,内心会这么有力量。

心里有向往的太阳,自己也会想要闪闪发光。

因为被光温暖过,所以想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高中毕业,我的人生也经历了一些坎坷。但还好,挫折未把我击垮,而是让我更加强大。每当阴郁烦闷的时候,我都喜欢翻几页哲思,有时会把其中的句子拿来做个性签名。

关系很铁的老友曾对我说:“因为看到过你的堕落和自暴自弃,所以十分欣慰你的积极进取与乐观。”

我去专科学校的图书馆过刊栏里找过哲思,在众多杂志里,那一抹牛皮纸黄总是让我十分心安。

实习的时候,单位指导老师让我借给她一本书,要给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我献宝似的拿出了几本《哲思》。当听她说小孩子也很喜欢读时,我心里因为哲思被更多人喜欢而自豪。

是哲思影响了小小的我,改变了妄自菲薄的我,也塑造了落落大方的我。

这么多年过去,我仍然喜欢读哲思。时间愈久,爱之弥深。

希望哲思能越来越好,岁岁年年常相伴。


——丝瓜·子兮
2021.10.27
于云南安宁





作者:笔名子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