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肌酐为何降不下去?肾衰太严重?看完就明白了

 caimin133 2023-06-06 发布于福建

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衰退的开始,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肾病2期是肾脏细胞纤维化发展的开端,随着肾功能进展,毒素水平会越来越高,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包括电解质紊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

控制肌酐升高是帮助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减轻血液毒素蓄积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尽量避免尿毒症预后的发生,以免进入透析。

很多肾友进入到肾病3期后就开始重视肌酐值的变化,以判断肾功能的损伤情况以及病情的发展方向。肌酐能不能降下来,能降到什么程度?都与肾功能的损伤程度直接相关。

临床上部分患者会遇到肌酐迟迟降不下来的问题,非常担心尿毒症的发生!

你的肌酐为什么会降不下来?

先来看看肌酐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由于肌酐产生后本身不会存在血液内太久,但当肾功能下降后导致滤过代谢速度减缓,才导致多余的肌酐排出障碍,所以我们统称肌酐、尿酸等这些多余的物质为“毒素物质”,长期留在血液内会引起多器官损伤,所以都是“有害”物质。

这些毒素物质按照其性质以及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类:

小分子毒素:包括肌酐、尿素、尿素等物质;

中分子毒素:包括β2微球蛋白、瘦素、甲状旁腺激素(PTH)等。

蛋白结合类毒素:以硫酸对甲酚、硫酸吲哚酚、吲哚-3-乙酸、马尿酸等为代表。

肌酐、尿素只是血液毒素中的小分子部分,而肾功能损伤后血液内不仅有这些小分子毒素,还有中等以及大分子毒素。其中小分子毒素可以通过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恢复部分肾功能,保持尿量在1000毫升以上,都可以排出体外,避免大量蓄积在血液中。

而中等分子物质以及大分子毒素的代谢就没那么容易了,当受损肾功能恢复有限时,中等以及大分子毒素排出量减少,会影响到小分子毒素的代谢,进而血液整体毒素水平高,尿毒症风险增加。

因此尽可能改善受损肾细胞以及保护好剩余肾细胞,稳定肾脏内血液流通环境是控制肌酐较低水平的关键。而有些肾友在降低肌酐治疗过程中,只是用一些辅助性药物包括尿毒清、黄葵胶囊、肾衰宁胶囊、碳片等这些中成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通腑泄浊、活血化瘀的作用,起到辅助控制肌酐的作用。但对根本改善受损肾细胞作用有限。

因此除了这些中成药辅助治疗之外,根本上改善肾脏血流情况,还要增加系统的疗法来清除血液毒素,恢复肾脏血液流通的情况,从根本上稳定住恶化的肾功能。

系统的中医药疗法,包括口服中药以及具体的疗法包括督灸、药浴、熨帖等。同时联合西药方案控制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可减轻大量毒素蓄积导致的尿毒症威胁。

而已经进入尿毒症阶段的肾友,如果尿量维持较好(一天800毫升以上),没有严重并发症,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在10以上,可以保守治疗降低肌酐等毒素指标,稳定毒素水平升高,而不进入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相对来说可以清除小分子毒素,但对中等以及大分子毒素无可奈何,且会把有用的物质一同过滤掉,增加贫血、心衰等风险。所以肌酐升高后并非首要选择,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积极地针对可逆因素,来根本上改善受损肾功能,能保持肾功能长久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