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br/>

 风行阁影像 2023-06-06 发布于浙江

高山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
——“商”字门

高山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商”字门是徽州古建筑视觉系统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装饰形式,因其富有创意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徽州古建筑典型的视觉符号。文章在分析“商”字门视觉符号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商”字门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意义,对于传播安徽地域文化、推动地域经济具有一定的作用。

徽州古建筑;视觉符号;“商”字门;地域文化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之地,明清时期徽商曾凭借其特有的商业模式风靡于世,称雄商界300余年。这一曾经风云一时的商帮,在其势力最大时,几乎操纵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创下“无徽不成镇”的佳话。在外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徽商们拥有足够的资金大兴土木,建设自己的养老安乐之所,徽州古建筑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徽商文化特征的建筑装饰风格。徽派建筑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起来的一大古建筑流派,并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其中“商”字门是徽派建筑中最为独特的装饰形式,成为徽州古建筑中辨识度较高的视觉符号。

1 徽州古建筑的视觉符号——“商”字门

1.1 视觉符号的概念

符号是人类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物质手段。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视觉符号系统主要包括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视觉信息、城市建筑、设计,以及各种科学、文学,也包括如舞台设计、音乐(记谱系统)、纹章学、古钱币等。[1]建筑视觉信息是视觉符号系统的一部分。建筑视觉符号一般由造型、色彩、材料等构成建筑的物质形态,这种以图形为载体的符号形式相比较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传达也更为有效。

“商”字门是徽州古建筑视觉系统中最为独特的装饰形式。从整个门楼、牌坊的整体形态,室内的厅堂、过道、仪门两侧和太师壁两侧边门的上方等特殊部位发现具有“商”字型样式的装饰。[2]这种装饰在徽州古建筑中反复出现与被强调,在安徽皖南黟县古村落中至今保存完好的120多座明清古民居中,基本每家每户都具有这种程式化的符号装饰。

1.2 “商”字门的构成

“商”字门的构成是利用象征性的“商”字图形,在融合了汉字造型与建筑功能构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立的造型样式 (图1)。“商”字门的设计造型取源于汉字造型的“商”字,巧妙的运用“商”字字体笔划的解剖关系,以徽州建筑的梁驼(元宝)、月梁、雀替3个建筑构件组合,梁驼镂以雕刻就形成“商”字的头部“、”,具有弧度造型的月梁形似“商”字的中部,两个雀替与门框构成“商”字的下部。“商”字门既取形于汉字的形态,又是人与物的巧妙组合。从整体上看,倒挂的元宝与左右两根门柱构成了一个“商”字,只是缺少了其中的“口”字。只要有人从穿堂门下经过,恰好填补了“商”字中的“口”部,其意为: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通通都在商人之下。“商”在上而“人”口在下的“商”字门寓意为高人一头,充分显示了徽商突出商贾地位的心理诉求。

1.3 “商”字门的文化涵义

“商”字门汇集了民间艺术的审美情感、传统儒家思想、徽商思想等文化内涵。吉祥文化是徽州古民居装饰艺术中的重要成分。“商”字门的雕刻反映了广泛的民间吉祥纳福的文化题材,如“年年有余”、“五福捧寿”、“四季平安”、“福禄寿喜”等,并以鱼、蝙蝠、寿桃、花瓶、葡萄等纹样符号来表达,体现了人们对安定、和谐、富裕生活的向往;儒家文化则对徽州木雕的影响力极为广泛,“商”字门的雕刻中含有大量表现仁爱、忠信、孝道、礼仪等思想的题材,如“孔融让梨”、“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长坂坡”、“百忍堂”等,有效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教化与传播;“商”字门的造型更是徽商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载体。徽商虽然凭借刻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成为中国古代最成名的商帮之一,然而,从古至明清,士、农、工、商“四民”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构成的基石,一直是以士为首为尊,农次之为本,工商居后为末。商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始终是最低下的。“商”字门的建筑装饰表层结构表现了“商”文字造型的形式意味,深层结构蕴含了徽商们的思想主张与突出商贾地位的心理诉求。依靠徽商财力支撑起来的徽州建筑,明显在建筑思想与主题上都打上徽商的烙印。

图1 安徽黟县承志堂“商”字门

2 “商”字门视觉符号特征

2.1 造型布局

“商”字门装饰是整个建筑装饰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因此在装饰内容和装饰手法上与整个建筑风格是统一的。“商”字头部的一点——梁托部分大多都雕成倒挂元宝状,有着独立的纹样构成。整体上形如弯月的月梁不仅在力学上合理,曲线减小了木梁方整带来的笨拙之感,视觉上也更为美观。月梁两肩下垂所揽括的中部面积相对较大又较为平坦,是装饰的主要区域,装饰纹样多采取对称与均衡的构图布局。很多都借用了陶瓷艺术中开光的装饰手法。开光的外形有三角、椭圆、扇形等,开光的设计使得有限的空间形成若干封闭或半开放的有序图形,不仅可以在开光的各个分区内展开完整的故事和适形的造型,各个区域的装饰题材和雕刻手法上可以进行对比与变化,内容和形式上能够形成主与次、大与小、疏与密,既富有层次变化又有联系的生动格局。而“商”字下部的两点部分大都采用雀替,多选用适形的花草纹样,以对称的形式分布于两边门柱之上。左右两根门柱上常常悬挂于反映居住主人处世哲学和人生追求的楹联。

2.2 图案纹样

“商”字门的雕饰纹样、图案题材非常广泛(图2)。在图案的选择和装饰风格上与整体建筑也是统一的。徽州建筑的样式和内部装饰都反映了徽商“贾商好儒”的特点,“商”字门的图案纹样常常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祥禽瑞鸟、植物花卉、神佛宝物、戏文故事、吉祥文字等。内容涉及教道、忍让、中庸、恩荣、忠义、冠礼、及第、福禄寿等儒家文化。其中,梁驼主题多为人物故事、植物纹样等,边框多以“回”字纹样装饰对比;而月梁则是重点刻画的主体部位,骨架部分常常采用如意纹、龙须纹、卷草龙纹、拐子。龙纹等纹样,富有动感与生气;雀替是设置在梁柱相连的90度角上的建筑构件,主要起到承重稳定的作用,也避免风水学中的“尖角煞气”之说。雀替部分的装饰题材多以花鸟、松柏、飞云流水等。图案纹样与梁驼、月梁中心部分相比则显得简略很多,形成了主次分明的层次感。这些不同装饰题材的交互与呼应从视觉角度也美化了建筑与空间。

图2 “商”字门变化的图案纹样

2.3 装饰手法

“商”字门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雕刻、描金与彩绘。徽商的财势在建筑雕刻上充分显示出来,经济能力雄厚则采用精美的雕刻工艺,或者彩漆金漆,也有富丽堂皇之感。雕刻装饰的重点在月梁开光的中心位置,在开光的三角形、椭圆形、如意形、扇形等造型区域常常雕出一幅传说故事等重要场景,例如“三英战吕布”、“长坂坡”、“百忍堂”等。技法上常常采用高浮雕的形式,非常有立体感。经济不够富裕的人家建筑形式格局上都追随效仿主流,在建筑层高、木质材料、装饰工艺等方面要简朴许多,“商”字门装饰也较“素”,大都只保留外形的造型特征。雕刻最简单的是在梁身两头用刀刻纹组成的装饰,它的形式是顺着梁两肩卷杀的弧线延续到梁的垂直面上,雕出一道弧线刻纹,这道弧线刻纹多由两条向下的阴刻纹组成,中间有一道突起的棱线,它们由梁头下端向上翻卷,越来越细变成锋利的尖端,因为形象很象虾须,所以以“虾须”称之,又称为“龙须”。这道简单的弧线刻纹,经过工匠精巧的处理,表现出柔中带刚、富有力度。[3]彩绘装饰则给单一的木质结构带来色彩的变化,使得质朴的木材料也有十分华丽的感觉。通常有蓝色、金色、朱红,最为普遍的是朱红与描金的色彩配置,有金碧辉煌之感。南方多潮湿,也可以减少空气中潮气对木材的侵蚀。

3 “商”字门视觉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意义

3.1 对于徽州地域形象识别度的意义

“商”字门是徽商们运用建筑图形语言的能力,把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融于其中而独创的建筑符号,这种建筑符号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使信息传播更有鲜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逐渐被当地广大民众接受、模仿和流传。“商”字门也成为徽州地域文化的独特产物,是辨别徽州地域形象最典型的视觉符号。在信息传播渠道中,视觉传播以其可视的形象、色彩、质感等具有极大的优势,而视觉符号所传达的信息量远远多于文本文字,而且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更易于被大众接受,效果也更为直观、深刻和有效。“商”字门作为徽州地域识别度较高的视觉符号,若能抽取其有价值的审美性、地域性、文化

性的元素,合理地为现代设计所借鉴,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徽州地域的城市公共艺术、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旅游景区导向系统设计、旅游纪念产品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作品中,不仅可以避免产品设计、城市形象的同质化现象,还对提升徽州地域城市的识别度与传播度,培育徽州地域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增强民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有着积极的意义。

3.2 对于徽州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意义

旅游纪念品设计是随着旅游经济热潮所诞生的一种新的设计产品形式。作为一个新的行业具有诸多机遇和广阔前景。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必须紧扣旅游目的地的主题,体现特色性与文化性,要具有纪念的价值和意义。徽州地区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徽州旅游纪念品对推动徽州地域经济,提升徽州地域形象和扩大传播度有现实的意义。“商”字门作为具有徽州地域识别度较高的视觉符号,可以以传统的“商”字门原型为基点,在保持其最有典型特征化的“形”的基础上,进行元素的提取或重组,通过装饰、夸张等艺术手法,运用于T恤、包袋、汽车挂件、文化用品、玩具等不同类别的旅游纪念产品上及其包装设计上。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载体、丰富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多重手段,推动“商”字门视觉符号的现代化转型,使其更好的迎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和需求。让徽州旅游纪念品设计作为一种保护、继承和传播徽州文化的方式,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和艺术文化的传播(图3)。

综上所述,“商”字门是徽州商贾在民居建筑构件部位的特殊艺术创造。“商”字门视觉符号独特的造型、纹饰以及纳福吉祥的文化涵义等对于现代设计仍有借鉴的价值和意义。关注“商”字门视觉符号与现代设计应用的融合方式,激发“商”字门视觉符号的设计价值与潜力,为提升徽州地域的知名度,推动徽州地域经济做出积极的探索。

图3 徽州旅游纪念品“商”之门装饰画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6.

[2]李琳琪.徽州“商”字门装饰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1.

[3]楼庆西.雕梁画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0.

(责任编辑:竺小恩)

On the Unique Visual Symbol of Ancient Huizhou Architecture-the Gate of'Business’

GAO Shan
(College of Light Textile Engineering and Ar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China)

J305

A

1674-2346(2015)02-0065-04

2015-04-17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2013zs05zd];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编号2014zdjy189]

高山,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10.3969/j.issn.1674-2346.2015.0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