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正当耕作时节,你可种下了什么?|癸卯芒种

 杏雨轩 2023-06-06 发布于广东
最近几天,每当天将将亮一点,我的窗外就有不绝于耳的“咕咕”声,音量很大,音调圆润,比我的闹钟好听还有趣!唯一令我烦恼的,就是时间太早了点,我并不希望这么早就被叫醒
不过,布谷鸟们也没空搭理我这个人类的“无理取闹”,它们现在都忙着迎接芒种节气的到来。

芒种,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初候,螳螂生。

二候,鵙(jú,一种小型猛禽)始鸣。

三候,反舌(一种会学其它鸟鸣声的鸟)无声。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元代,吴澄

2023年的芒种,交节气于6月6日6时18分10秒,当天为农历四月十九,届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位置,北斗星斗柄指向为丙(丙是啥方向?复习点此)

 汗滴禾下土

所谓盛夏燠暑,夏季最明显的气候特征即为炎热。到了这个月份了,相信大家(尤其是南方的朋友们),已切身感受到了夏季能量热情放送的巨大威力。
酷暑难消之时,人本能地会选择避暑纳凉。例如,皇帝会专门修建避暑山庄,文人雅士则会于水榭凉亭避暑宴饮。但对于农人而言,芒种是一个相当忙碌的季节。
宋代楼璹([shú],1090年-?年,字寿玉,又字国器,北宋文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故组织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他为每图配一首五言八句诗,书末附绘画者孙楼洪的跋)的《耕图二十一首·拔秧》写: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zhì]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从它名字的含义就可以看出,不管天气炎不炎热,追求好收成的农人们,都要争分夺秒地劳作在田地间,以防错失好时节。对他们来说,避暑就不是首先考虑的事项了。

 夏花收春意

说起来,芒种不光是一个和农作物密切相关的节气,它与花同样有着“不解之缘”。
我们知道,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花信,芒种自然不会例外,这个节气的花信为:一候萱草,二候荷花,三候玉簪。
萱草的的别称众多。《博物志》中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故曰忘忧草”。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之称,传有《白氏长庆集》)就曾在他的诗文《酬梦得比萱草见赠》里写到过:

PLANTING WHEAT TOGETHER

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

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

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

因为《风土记》又说萱草:“妊妇佩其草则生男”,故它又名“宜男草”。但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个别称应该是“母亲花”。这在我们的旧推文(<-可点)也有提到过,萱草早在康乃馨出道之前,就已是中国的母亲之花了。因此,我们的先人们,曾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其生日为萱辰,其别称为萱亲。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作为芒种二候的花信,荷花扎根污泥,却出淤泥而不染,冰清玉洁,代表着纯洁、坚贞、圣洁和高雅等等美好意象。咏荷的诗句很多,比如我们旧推文(<-可点)过的几首。
玉簪呢,作为三侯的花信,则有着“淡雅清丽,不凡脱俗”的花语。这点从诗人们描写它的文字里便能直观感受到。
比如宋代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曾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同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歌影响更大,故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三卷)说:

玉簪

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

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宋代名臣王安石(1021.12.18-1086.05.21,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又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变法名臣,传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也夸:

PLANTING WHEAT TOGETHER

玉簪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

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

可见,玉簪花在文人心中还有着不凡地位。

 谁曾送花神

芒种另个与“花”相关的缘分,是一个有趣的习俗——送花神。
芒种节气到来的时间,一般会接近农历五月(今年因为润二月,所以比较特殊,没有落在农历四月下旬),此时属于春季的各种花都已凋零。据传,以前民间有在芒种这日举行“送花神仪式”的习俗,饯送花神归位,同时也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但现在看去,已没有地方有这样的习俗了,至于我所知的,是来自《红楼梦》中。
在它的第二十七章写: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

吴铭恩校订,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344页。
就是说,在曹先生笔下,当时的芒种节气交节那天,就盛行祭饯花神。祭祀的方式就是这段引文的最后一句。
私以为,这一章绝对算得上整个《红楼梦》中的高光篇章之一,同时也有着本人最爱的片段之一,因为林妹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葬花吟》,便是出自这章。
只是呢,呵呵,从前并没有仔细注意过它发生的背景时间是芒种节气,光顾着心疼林妹妹了。
芒种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
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那日也一天天更近了。希望这也能成为你的插秧耕作期,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日子。
祝各位芒种安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