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学《笠翁对韵》,让孩子胸中藏锦绣,落笔成华章(14)

 昵称503199 2023-06-07 发布于湖北

水月松风S

2023-04-13 15:59河南

关注

今天接着学习《笠翁对韵》“四支”韵的以下对句:

箴(zhēn)对赞,缶(fǒu)对卮(zhī)。

萤炤(zhào)对蚕丝。

轻裾(jū)对长袖,瑞草对灵芝。

流涕策,断肠诗。

喉舌对腰肢。

“箴”和“赞”是古代两种不同的文章体裁,“箴”以规劝、告诫为主,“赞”以称颂人物为主。

“缶”和“卮”都是古代盛酒的容器,“缶”为瓦器,也有少量铜器,肚大口小,敲击能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古人常“击缶而歌”;“卮”多为铜器,圆形,不灌酒就口朝上空仰着,灌满酒就会倾斜,所以装不了多少酒。古人用“卮言”形容一个人说话没有主见、内容空洞,后来也用来表示对自己著作的谦称。

萤炤指萤火虫发出的亮光。

“裾”的本义指衣服的后襟,也代指衣服。“轻裾”就是微薄轻便的衣裙。“长袖”指跳舞时穿的舞衣。

瑞草即吉祥之草,也叫仙草。灵芝是瑞草的一种。

“策”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议论社会政治经济为主,相当于现在的政论文。“流渧策”指汉代名士贾谊写给汉文帝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论及当时明显或潜在的多种社会危机,贾谊总结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渧者二,可为长叹息者六”,所以称为“流涕策”。

“断肠诗”指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贞的诗。朱淑贞据说是朱熹的侄女,出生于小官吏家庭,聪明颖慧,博通经史,精晓音律,尤其善于作诗。

她少年时生活优渥,无忧无虑,长大后遇见一名官宦子弟。二人两情相悦,彼此倾心。不料那个官宦子弟却随着父亲调往外地后一去无返,杳无音讯。想思之苦令她“十二阑干闲倚遍”,却是“愁来天不管”,只落得“倾心吐尽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

后来,由父母包办,她违心嫁给一个小小俗吏为妻。

朱淑贞向往诗意的生活,也常常写诗,而她丈夫只知道苟且钻营,一心搜括钱财,整天在外饮酒寻欢,对她不理不采,甚至后来有家暴倾向。最终二人劳燕分飞。

她的才名传入当朝宰相夫人耳中。宰相夫人对她不幸的婚姻深感同情,将她接到京都汴梁生活。

在京都,作为宰相夫人的座上宾,她免不了与贵妇名媛们交往。吟诗填词,斗酒联对,常常是笙歌华筵、轻曲漫舞。表面上多姿多彩的富贵生活,掩盖不住她内心深处的孤寂、冷清和空虚。她在诗中写道:

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

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不久,经人撮合,她又获得了一份新的爱情。她如枯木逢春,热烈地投入其中。

但是,天公似乎总爱跟她玩那悲伤的游戏。正当爱情的火焰越来越浓烈的时候,金兵的铁蹄踏破长城,踏入汴京,踏碎了她甜美的梦。

战火让她与心爱的人儿再次天各一方,她不得不孤身一人,独自返回家乡。

在家乡,她无法摆脱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恋人的思念,创作了大量描写爱情和反映恋人别恨离愁的作品。

她的所作所为自然被看作是离经叛道。在1000多年前的南宋,人们特别看重贞节。她老叔朱熹把手杖狠狠地杵在地上,咬着牙对她父母说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她父母觉得整个家族的脸都被她丢尽了,一把火几乎烧光了她的全部作品。

她在悲伤和愤懑中更加郁郁寡欢。

春天来了,她独自坐在帏帐里发呆。有人劝她出去走走,她回答说:“我心中忧伤,不忍看见春光啊!”她在《春怨》里写道:

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别人称她为“断肠人”。最后,她在伤心、哀怨与孤寂中离世。后人把她残留的作品辑录在一起,称《断肠集》。

“喉舌”现在指代言人或新闻机构,文中指代唱歌,相对的“腰肢”指代跳舞。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