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永夫要被枪决,周恩来悄悄上报,毛泽东:不能这么干

 古稀老人赵 2023-06-07 发布于北京

在文革中,有三场影响较大的、军队和造反派之间的冲突,分别发生在青海西宁、四川成都、新疆石河子,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青海赵永夫,“造反”风潮来临之时,他铁胆丹心,势要保青海安宁,冲突过后,枪口之下命悬一线的他又是如何逃出生天?

一、风波席卷西宁

1915年出生的赵永夫,经历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的肆意横行、罪行无数,这也让他立志参军入伍。

1937年,22岁的赵永夫参加了八路军,次年12月入党,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从排长、连长到团长、副师长,再到青海军区副司令,一路高升,是他浴血奋战的结果,在淮阳、锦州等战役中,他都有着精彩的表现。

1967年,是赵永夫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的第二年,这一年的青海风起云涌,在全国“造反”风潮的席卷下,青海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斗争中。

文章图片1

时年1月3日,“八·一八”红卫兵等造反派占领《青海日报》社,在报社内打砸抢,甚至活活将几个报社人员打死,每天只出两版新闻电讯,并以该社为基地,策划反革命行动。

3天后,红卫兵向省委“进军”,围了大院、办公楼,没有找到省委书记王昭,便抓了副书记游街。23日,他们夺取了省广播电台的领导权。同日,夺走了省委印章,随后,又对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权发起了夺取行动,呼吁开展全面夺权斗争。

在省委、电台、各大党政机关沦陷的情况下,省军区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军队“支左”问题,军区司令员刘贤权,在会议未形成决议之时,向“八·一八”组织表示了支持,激化了各派群众组织的对立。

文章图片2

1月29日,“夺权”大会在西宁举行,以“八·一八”为首的造反派正式宣布夺取省委党政大权。

2月3日,西宁卫戍区驻军开展武装游行,以250多台战备车辆施压,并从“八·一八”中抓捕了几个人游街示众。

面对党政机关瘫痪、夺权事件不断的青海,赵永夫深知不能再坐以待毙。

14日,驻军成立以赵永夫等5人领导的指挥部,并以军区司令部名义发布公告,决定由军区接管《青海日报》社,对其实行军事管制。

此举引发“八·一八”组织与驻军在报社前僵持不下,双方开启了长达九天九夜的对峙。

五天后,造反派在体育场召开誓师大会,并进行了游行示威,成员王进修开车强行压死了省人民医院的卫生员张桂兰,凶犯被逮捕后,司令员刘贤权等人却强令释放,并为其其佩戴红花。

西宁市卫戍区司令部2月23日发布通告,取缔“八·一八”为首的反革命组织,并逮捕其首要分子,在包围报社任务中,双方对峙激烈,造反派以从别处抢来的枪支威胁军区人员。

在混乱之中,出现了一声枪响,报社群众向部队开枪,在赵永夫的命令下,驻军随即对闹事分子进行了武装包围,令其撤出报社,也向“造反派”开枪反击,这一事件被称为“二·二三”流血事件。

此次事件造成了大量伤亡,三百多群众,半死半伤,4名军人丧命,近50军人受伤。

文章图片3

事件发生后,中央发出针对青海问题的决定,直指赵永夫篡夺军权,在反革命集团的操作下,此次事件被定义成省军区内部的反革命政变,赵永夫也面临着三项指控:谎称群众首先开枪、借机滥杀群众、镇压革命。

二、枪口下的生死时刻

赵永夫认为驻军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镇压暴徒,是防止社会动乱,维护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可中央文革却坚持这一事件是反革命事件,意在镇压革命群众。

1967年2月23日,事件发生当晚,赵永夫曾电话向叶帅报告情况,叶帅回复“你们打得对!打得好”。而被人诬告后,毛泽东也曾就此事批示“如果是学生先开枪问题不大,如果不是就有问题了”,他表示,这件事要彻查。

经过中央文革小组的调查和颠倒黑白的汇报后,3月24日,中央对青海问题做出了决定。

这一决定也为青海事件定了性,“818”是革命行动,而赵永夫,是反革命行动。

文章图片4

杀鸡儆猴,是江青的目的,打着毛主席的旗号“便宜行事”,秘密处决一个国家干部。她是准备以赵永夫立威,为反革命行动开路。

决定作出后,赵永夫当场下狱,没有法庭审理判刑,次日一早,赵永夫便被几个人带到了荒郊,准备处决。

赵永夫怒斥道“我赤胆忠心天地可鉴,你们根本没有看材料,颠倒黑白,历史会审判你们的”。

所幸的是天佑将星,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傅崇碧早已报告了徐帅。见到周总理时,徐帅的震惊和愤怒尤未消散,他着急地询问总理有什么对策。

周恩来听到这件事,也觉得荒谬至极,他悄悄给毛主席打电话汇报了情况,主席怒而拍案,他紧皱眉头,下了指示:“不能这么干,让他们停手”。

文章图片5

说罢,主席签了一个批文,着周总理立刻去救人,要先把命保下来。

周总理带着批文来到刑场,在枪口之下保住了赵永夫。事后,毛泽东还曾问起赵永夫,“他的脑袋保住了没有?”

就这样,赵永夫逃过一劫,只是,虽然保住了性命,他却还是被隔离审查,在监狱中长达9年之久。

直到1976年,华国锋和叶剑英的领导下,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而后,开始了拨乱反正之路,赵永夫才终于得以昭雪。

平反后,1977年,他被调任北京军区,成了军事顾问,十年后,病逝于北京。

1979年,青海省委、省军区请示中央,撤销1967年对青海223事件的决定,同年,中共中央同意撤销。

三、反对倒行逆施,绝不附逆为奸

1966年,傅崇碧接到了新的任命,北京卫戍区司令,北京卫戍区,也就是“御林军”,担负的,是保卫首都的职责,军事警卫、维稳反恐,治安守备、军容勤务等等都是卫戍区的事。

文章图片6

作为主席钦点,傅崇碧责任重大,周总理让他解决三个问题:吃饭问题、用煤问题、用电问题。除此之外,周总理还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任务:保护老干部。

而自从担任了卫戍区司令,傅崇碧也未曾一日敢忘职责。

文章图片7

一次,罗瑞卿重病住院,一些人要将他带走,傅崇碧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坚持不让他们将人带走,面对来人的一再逼问和“扣帽子”,傅崇碧面不改色:“我们警卫队要按中央军委批准的警卫规定办事”。

彼时,罗瑞卿由于抵制林彪“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等言论,遭到诬陷,被解除职务,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致使下肢残疾。若非傅崇碧维护,可能早已身赴黄泉。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1967年,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来京,一些人受到煽动,来到了他居住的宾馆,冲破警卫线,直逼陈再道的房间,此时傅崇碧受到周总理指示来到宾馆,在陈被带走前,率先一步将他藏到了安全的地方。

文章图片8

文革期间,在林彪、江青策划下,对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党政重要领导人实施迫害,而周总理都在尽全力保全他们,傅崇碧也正是得到了周总的指示,在背后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帮助。

但也正因如此,傅崇碧受到了反革命集团的打压和迫害。1968年3月,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厅内,傅崇碧接到了调任沈阳军区副司令的紧急调令,且需立刻动身去沈阳。临行前,周总理叮嘱他保重身体,“不要着急,要经得起考验”,而这一去,就是七年。

1974年,经毛泽东批准,为傅平反并重新安排工作。

实际是监禁生活的七年过去,傅崇碧才又在北京见到了周总理,彼时,总理身体已经不好,但是见到傅崇碧,仍然十分激动,傅知道,为了让自己出来,周总理付出了许多努力,他不禁泪洒当场。

文章图片9

在周总理的指示下,作为北京卫戍区司令的傅崇碧,始终与林、江倒行逆施的反革命行动斗争,即便是知道会受到诬陷和迫害,也绝不附逆为奸、助纣为虐。

正是因为有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傅崇碧的坚定保护,才会有赵永夫枪下得救、罗瑞卿病重保全、陈再道宾馆脱难,种种事迹,数不胜数,正是因为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得以保全,才能够在危急关头一举粉碎四人帮,保住了革命成果。

1955年,傅崇碧被授衔少将,曾有人说他的战功不止于此,但军衔不是衡量贡献和荣誉的唯一途径,他的功绩,闪耀在史书之上,永远在我们心中铭记。

四、钢铁雄狮,死守铁原

1932年,傅崇碧参加工农红军,次年入党。他在川陕参加过反围剿,参加过百团大战、冀中反扫荡等战役。抗美援朝时,他参加了第四、第五次战役,任志愿军第63军军长。

新任军长,便被委以大任,可以说,历史选择了傅崇碧,也将如山的压力一并压在了他的肩头。

文章图片10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经过前几次战役,美军指挥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后勤补给弱的问题,每次进攻时间最长为5-6天,攻势不超过20公里,李奇微准备利用这一点消耗志愿军,再寻机反扑。

我军遵从彭总作战方针,开始全线后撤,5月20日,李奇微决定发起全线反击,27日,进占汶山、永平一线后,向铁原、金化、杨口方向行进。

历史聚焦在铁原,此时,傅崇碧的63军接到命令,死守铁原,为志愿军后撤赢得时间,同时,铁原以北是大片平原,如果敌方攻破铁原,志愿军将无险可守,“铁三角”地区这块战略要地和补给枢纽也将失去。

经历几次作战耗损,此时的63军,仅剩2万多人,而美军攻势之下第8集团军,有5万余人。

文章图片11

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无命令不得撤退。

面对这一急令,傅崇碧立即进行作战部署,将189、187师分别部署于右翼、左翼两侧,188师在后方,189师首当其冲,建立两百多个阵地,扼守在涟铁公路一侧,这里是敌人必经之地。

就这样,一个阵地接一个阵地,拖缓、拖垮敌人的进攻,美军启用航空兵和重炮兵轮番进攻,不计成本的火力进攻。在美军的机械化作战和绝对人数优势面前,志愿军唯有依靠强大的意志力死守。

此时的铁原东南,美第一军机动队悄悄向铁原迂回,企图绕后穿插进志愿军主力集结地,188师奋不顾身阻击,最后炸开身后水库,断绝了后路。

硝烟弥漫的战场布满焦土,最后的冲击来了,志愿军的血肉之躯弥补着与美军的巨大差距。

文章图片12

此时,铁原阻击战已经是第13天,63军仅剩2千多人,傅崇碧准备孤注一掷时,终于接到了指令:你军的任务已经完成,现由第40军接替你军,历经13天鏖战,第63军迎来了撤退的一刻。

李奇微的回忆录中写到:敌人再次以空间换取时间,大批部队和补给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得以安然逃脱。

而志愿军也利用铁原阻击战获得了修整,得以组织大规模的反击,最终赢得了第五次战役的胜利。

文章图片13

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歌唱着死去,如同传说中的荆棘鸟。在荆棘刺入身体的那刻,他们无畏死之将临,只是纵声放歌,直至生命的终点,在扑向荆棘时,他们是知道的、明明白白的,然而他们依然要这样做,他们依然这样做了,他们没有死,而是成为了荆棘鸟,成了涅槃的火凤凰,守护着这片中华大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