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胜|海南·峨蔓湾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6-07 发布于上海

作者:林书喜

海南省儋州市峨蔓湾。图片来源:i自然强国号

与海南岛东部海湾的椰风海韵相比,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峨蔓湾有一种气势磅礴的雄壮之美。

峨蔓湾除了有沙滩,还有绵延数公里的火山岩,特别是由红壤堆积成几十米高的红色悬崖,犹如一堵高大的城墙屹立在海边,守护着这处美丽的海湾。红色的悬崖和清澈的海水形成了独特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自然景观。

峨蔓湾海岸景观。图片来源:i自然强国号

峨蔓湾火山岩的形成,据说源自约1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一部分岩浆流入海,迅速冷却,形成了浅海礁岩和褐红的悬崖峭壁。在海浪日复一日地冲刷下,礁岩被打磨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

在峨蔓湾,有一座布满石头的山,名为龙门山。位于龙门山东侧的“龙门激浪”景观是儋州古代“八景”之一。龙门是一处自然形成的中空岩洞,高30多米,宽20多米,像高大的拱形城门,因此也曾被称为“南天第一门”。

峨蔓湾龙门。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关于龙门,流传着一个传说:天地混沌初开时,一轮巨大的弯月从天上陨落,砸在海南岛西部的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风平浪静之后,只见一座弯月形半岛卧在碧波之中。随后,一条巨龙从天而降,潜伏于月形半岛上,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突然有一天,巨龙抖动身体,冲出月形半岛,腾空飞天,只留下一个中空的拱形岩洞。后来,人们便称此岩洞为龙门。

关于龙门的传说无从考证,不过此处的“激浪”确实壮观。层层叠起的海浪冲向岸边的礁石发出巨响,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儋县志》对“龙门激浪”有过这样的描述:“大海潮来,触石澎湃,浪花卷石,如万马奔腾,海风吹浪,触石而鸣,回响十余里。”清朝的拔贡陈有壮曾写下一首七言绝句:“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漫道艰难惊蜀道,吾乡仍有险途多。”

如今,人们到峨蔓湾游玩时,都喜欢到龙门坐一会儿。再热的天气,只要站在此处吹吹海风、看看风景,顿觉心旷神怡。

海浪冲击峨蔓湾的黑色礁石。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由龙门往西走,很快就来到了一个叫“五彩湾”的地方,这里因崖壁泥土有红、蓝、绿、黑、紫5种颜色而得名。五彩湾的海滩上,有一块标志性的海蚀柱“红花印”,古人称之为“官印”,如今人们根据形状称之为红帆石或火鸟石。

这块石头,从远处看像乘风破浪的红帆,从侧面看像展翅高飞的大鹏。《儋县志》关于“红花印”的描述是这样的:“临海有一石,坚石如烟囱,顶平色红,谓之红花印,又曰犁头石。”

红花印。图片来源:i自然强国号

游客在峨蔓湾,不仅可以享受和煦的阳光、洁净的沙滩和湛蓝的海水,还可以观赏日落美景。夕阳西下,天空被“烧”得通红,海面金光闪闪,好像镀了一层金,景色非常壮观。而今,利用风力发电的一个个大风车耸立在海岸边,成为峨蔓湾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