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反抗”其实是渴望认同

 昵称E3e28 2023-06-07 发布于广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反抗”行为,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家长们应该明白,孩子的“反抗”实际上是一种渴望认同和被理解的表现。

举个例子,小明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他经常在家里和学校里表现出不合作、自闭的行为。父母和老师都认为他是个难管教的孩子,经常对他进行惩罚和批评。然而,事实上,小明只是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同和关注。

在家里,小明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他交流。他们认为小明只是在找麻烦,所以很少主动和他沟通。在学校里,小明的老师也没有太多关注他的问题,只是认为他是一个不好管教的学生,经常对他进行惩罚和批评。

为了得到认同,小明开始采取“反抗”行为,希望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他在家里不合作、自闭,经常和父母吵架;在学校里也表现出不合作的行为,经常和同学打架。这些行为让他得到了一些关注,但是也让他失去了更多的机会。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小明的父母和老师应该采取正确的育儿方式。他们应该多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情况和需求,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发现他有“反抗”行为时,他们应该耐心地跟他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解决问题。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决策权和自由度。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认同,从而减少“反抗”行为的出现。

总之,孩子的“反抗”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渴望认同和被理解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正确的育儿方式,多与孩子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认同,从而减少“反抗”行为的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