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解剖学】后柱传导通路

 疼痛康复研究 2023-06-07 发表于河南

后柱传导通路

在精确传导局部的触觉、压力、振动和本体信息到对侧大脑半球感觉第一皮层方面,后柱传导通路在维护动态平衡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级神经元接收来自上肢的接触、压力、振动和本体感觉经后根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由楔束上传。这些神经纤维与位于延髓的薄束和楔束核形成突触。

在延髓与各自的神经核形成突触后,第二级神经元离开延髓,立即交叉到对侧脑干,经带状的内侧丘系传导信息。

内侧丘系继续保持每个信息类型排列,如精细接触、压力、振动和本体感觉,当它进入丘脑腹后外侧核时开始分离。

在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入信息是根据身体部位分别排列,并由此投射到第一感觉区的特定区域。第一感觉皮层的组成是一种已知的脚趾在顶端,而头在另一端的称之为感觉小人的排列形式。

相当指出的是,在第一感觉皮层分配给一个特定部位的皮层特定区域,是与该部位包所感受器数量成正比的,而不是该地区的实际大小。

因此,在第一感觉皮层嘴唇对应的皮质投射面积相较于背部更大,尽管事实上背部的体表面积是远大于嘴唇的体表面积。

· 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
·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作用的整体;
· 以人体整体为出发点,剖析内脏与外周之间的联系;
· 从外周治疗内脏原因引起的相关躯体症状及内脏疾病;
· 全新视角,审视内脏,提升诊疗效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