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画临摹记(二)

 笑溜达 2023-06-07 发布于辽宁

——临宋《榴枝黄鸟图》  

       这幅宋画心仪已久,一直不敢临摹,害怕不能达到原作那种古雅又栩栩如生的感觉,看到好几位画友临摹的作品,更加激发我作画欲望,感谢她们无私分享作画过程中踩到地那些“坑”,让我再反复观摩后,有了些许信心,决定试着临摹这幅古画。

图片

     《榴枝黄鸟图》,是南宋佚名作品,绢本,尺寸为24.6x25.4厘米。故宫博物院官网描述如下:

     “深秋时节,石榴成熟,绽开表皮,露出累累果实。石榴叶已由绿变黄,有的枯萎,有的被虫蛀蚀,写出了秋日的萧瑟。一只肥硕的黄鹂衔着小虫栖于榴枝上,悠然自得。”

图片

       原作藏于故宫博物院,唉,我很遗憾没有见过原作。好多画友为了亲睹原作长途爬涉,不远万里奔赴去看画展,真是令人钦佩啊! 而那些北京的同学,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他们可以轻松地实现去现场观摩,与古人对话,和宋画亲密接触,着实是让人羡慕嫉妒啊!

图片

       这几年因为yq原因,不能观展,不能参加面授,失去好些较为直观的学习机会,幸而现在资讯发达,网络覆盖,我有良师益友,可以拥有更多途径去了解,去学习宋画。

图片
图片

      花鸟画作为传统绘画中的重要一项,考其源流,作为正式学科,可以说是始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兴盛于宋。宋代经济繁荣,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承接了唐及五代的丰厚基础,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加之帝王贵戚大多喜嗜书画,推动了画院和画学的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画家,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瑰宝。宋代绘画崇尚写实,至徽宗朝更是已经登峰造极,花木果蔬,折枝丛艳无不精妍,动人心弦。宋画,令人爱不释手,内心感动,看着这美好的折枝,灵动的雀儿,想像那千年之前,曾经在怎样的一个天气,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立于案前,他是一挥而就,还是像我这样苦苦思索,反复描绘呢?😁

图片
图片

      感谢历代的画者与藏家们,这“神品”般的宋画,不仅仅是绘在这一幅幅缣素上,更绘在了我们心中,让我们不论处于生命中的那个阶段,心中还能常开着一枝花,摇曳着一片叶。

图片

       有人说,宋画太难学了,其实只要你心中有爱,请紧握手中之笔,假以时日,定会有所感获,终会绘出我们心目中的“宋画”,也绘出你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图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