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个军团2个纵队,86000人的红军,长征后仅剩六千,人都到哪了?

 新用户41015886 2023-06-07 发布于上海

1945年8月11日,也就是苏联对日本宣战后的第三天,朱德总司令发布了“第二号命令”: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吕正操所部、张学思所部、万毅所部、李运昌部即日由现在的驻地,向东北开进。

进军东北,绝不是临时决定的,而是毛主席考虑已久的设想。早在1944年11月,毛主席在六届七中全会上就说过:“中国的国土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还要准备几千干部到满洲去。”1945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再一次强调:“要准备20到30个旅,15万到20万人,脱离军区,将来开到东北去。”

东北究竟能不能去,中央此刻也没谱。8月29日中央给晋察冀、山东分局的指示中说:“晋察冀和山东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部队可用东北军和义勇军等名义。只要苏军不坚决反对,我们就可以非正式地进入东三省。不要声张,不要在报纸上发表消息。进入东三省后,不要坐火车进占大城市,可走小路控制广大乡村和红军未曾驻扎之中小城市,建立我之地方政权和地方部队,大大地放手发展。

毛主席之所以盯住东北,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在东北也没有统治的基础。谁捷足先登,谁就取得了打天下的主动权。所以,在听到苏军出兵东北的消息后,朱德就下达了第二号命令。

接到命令之后,驻河北、辽宁边境的李运昌部,是距离东北最近的一支部队。尽管李运昌并不知道这个命令政治、军事背景,这位1925年黄埔四期学生,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党员,曾经在刘少奇领导下,在满洲省委搞过地下工作,所以对东北是十分熟悉的,李运昌召集部队召开紧急动员大会,立即行动向东北进军,会议确定:由李运昌率领13000名官兵以及2500多名地方干部,分三路开始向热河、辽宁和吉林进发。由曾克林和唐凯率领16军分区的12团、18团以及朝鲜支队等共计4000多人,从抚宁出发,向锦州、沈阳等地前进,这支部队又称为是挺进东北的前梯队。

为了加快进军东北的步伐,曾克林考虑到山海关有日、伪军2000人驻守,他们拒绝向八路军投降。山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称之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城墙高大坚固,八路军只有枪没有炮,不占优势。于是决定置山海关于不顾,跨越长城,攻取前所车站,切断山海关敌军的退路,而这个车站只有400多人,虽然戒备森严,但是士气不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他们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曾克林胸有成竹,当即向伪军发出最后通牒,果然,不费吹灰之力,400多人无条件投降,缴获步枪200多支,机枪十挺以及一批军用物资。彻底切断了北宁铁路山海关至锦州的交通,山海关的日军据点陷入了孤立状态。

而这时,他们收到情报,苏联红军有一支分队从赤峰方向而来,注意与苏军联系,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曾克林非常高兴,决定组织部队和军乐队迎接苏军,苏军分队大约60人,乘五辆汽车后面拉着大炮,手持武器。因为语言不通,苏军以为他们是日伪的杂牌军,示意缴械投降,机枪也对准了他们,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于是,他们指着自己手臂上的镰刀、锤头图案,伸出手臂他们看,并比划着说:“我们是共产党。”苏军的戒备心明显放松了些,但还是听不懂,他们想到了一个主意,听说各个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音译的。于是曾克林就比划着说:“毛泽东,毛泽东,毛泽东。”当苏联军队听到“毛泽东”这三个字时,招呼一个稍微懂点汉语的蒙古人过来,费了老半天劲,他们才明白,原来是八路军遵照毛主席、朱德的命令进军东北,配合他们军队收复东北失地的。

曾克林考虑到,如果这个时候直接进军锦州、沈阳,那么山海关就成为他们后顾之忧,而且对后续部队也非常不利,决定立即杀过回马枪,攻克山海关。苏军的这支小分队,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有重火器和汽车。于是,曾克林向上级请示:让苏联军队配合他们攻打山海关,我军担任主攻,苏联配合行动。

苏军除了留少数部队在前所车站之外,绝大部分随他们一起进军。曾克林决定先礼后兵,来一波政治攻势,于是,向敌人下达投降的最后通牒,派人送了过去,但他们仍然是顽固不化,拒绝投降。各部队迅速展开,冲向山海关。苏军集中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封锁天下第一关城楼的制高点,18团趁机冲到了城门下。一时枪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在枪林弹雨中,战士们搭起软梯,奋力地登上城墙,敌人顿时阵脚大乱,见势不妙溃退到城中,凭借着街道房屋展开巷战。苏军指挥官指挥着迫击炮轰开了城门,后续部队和苏军一拥而入,穷追猛打,使得敌人丧魂落魄,有的跪地投降,有的弃枪逃跑,日军抵挡不住向秦皇岛方向溃逃,伪军见日军都逃跑了,不敢抵抗,纷纷缴械投降。

山海关被攻克下来了,曾克林又带领部队沿铁路向锦州前进,与驻锦州的苏军会合后,留下1个团守卫锦州,然后,带上4个连,乘坐火车向沈阳进军,到达沈阳车站,苏军守卫部队神经顿时紧张起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中国的部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把住站台不许他们下车。曾克林带人到苏军沈阳卫戍司令部接头,遭到苏军司令的一顿责问:“你们是什么军队?从哪里来?谁叫你们来的?”曾克林本来耐着性子向他解释:奉延安总部命令前来接收东北。不料这位司令一口拒绝,将曾克林等人赶回了火车上。曾克林不得已决定以硬对硬,来到苏军司令部,见到苏军司令,把袖子一卷,露出胳膊上刺的五角星和镰刀、斧头标记,大声喊道:“共产党,毛泽东!”一位苏军政工干部看出了门道,听曾克林诉说了他们的来历和任务。毕竟大家都是共产党,苏军的态度缓和了,同意他们下车进入沈阳市区。

曾克林整顿队伍,穿上缴获来的日本黄军装,扛上枪,列队走在沈阳的大街上。被日本人奴役了十几年的东北人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队伍。

曾克林成立了沈阳卫戍司令部,自任司令。当时沈阳还很混乱,大批日本军人和侨民等待遣返回国,苏军则忙着拆卸军工厂的机器设备,当作战利品装上火车,运回苏联。大批工人失业,整天游荡在街头。曾克林命令扩充部队,只要到街头一喊,马上就有成群的人报名参军。不到十天功夫,部队就从不到1000人迅速扩充到20000万。

苏军把日本关东军的一个军火仓库交给曾克林帮忙看守,结果曾克林下令开仓取枪。只要长着手,想拿多少拿多少,很快搬出3万支步枪, 300挺机枪和100多门炮。这一下,把苏军惹恼了,因为根据苏联和国民党签订的条约,东北的大城市都要交给国民政府,不能交给八路军。允许曾克林部进入沈阳,已经很照顾了,没想到曾克林在沈阳咋咋呼呼大干起来,这样会刺激国民党和美、英等国,使苏联处于被动难堪。

苏军下令,要把曾克林他们赶出沈阳,曾克林也不吃这一套,说是奉中央命令来的,你们管不了,要想让他们离开,必须有延安下命令才行。苏军没有办法,便向苏军在东北的最高指挥官华西列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两位元帅报告。

而这时,周保中听到有人告曾克林的状,他才知道有八路军到了沈阳,非常激动,立即指示在沈阳的冯仲云前去与曾克林联络。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中,周保中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才是第一个到达东北的。1945年6月2日,驻扎在苏联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国际88旅”旅长周保中,被苏联远东司令召去,向他传达了苏军即将对日作战的意图。

1940年,在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开展小分队游击活动。3月19日,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在苏军远东边防军司令部,讨论越界过江野营整训问题,苏方原则同意东北抗联的请求。不久,按照抗联党委统一部署,战略转移开始,第一、二、三路军陆续越过中苏边界进入苏联方面指定区域,组建南北野营,由苏军提供后勤供应和军事训练。 1941年8月初,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苏联成立,周保中任旅长。1942年8月1日,东北抗联被整编为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第88独立步兵旅,周保中任旅长。

根据苏军的要求,周保中对抗联干部进行训练,在远东战役开始前夕,将他们分配到苏军各部队中,担任向导,向苏军详细介绍东北各城市的地理情况、关东军的军事配备、特点等有价值的情报。在出发前,他们收到斯大林的来电:“东北是你们中国人民的东北,苏联红军的任务是解放东北,建设东北的任务是你们的。待命。”由于周保中与中共中央早已失去联系,没能将这些情报通报到延安。在苏联的刘亚楼、卢冬生等人,也因为没有通讯的原因,无法及时向中共中央汇报。

1945年8月11日,周保中按预定方案召集部队登舰,跨过黑龙江返回国内,同时担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他们跟随苏军打回东北后,迅速分散为许多小组,进驻到东北各地57个城市。苏军担任卫戍司令,抗联的人就担任副司令。周保中任长春卫戍副司令,李兆麟担任哈尔滨卫戍副司令……周保中与苏军元帅保持着密切联系。因为他们在苏联住了几年,被编入苏军序列,所以苏联人很信任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