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九零零年,山东青岛德国摄影机上的岛城仍是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子

 泊木沐 2023-06-07 发布于辽宁

这是一系列山东青岛在1900年代的旧相片。这张图片是由一位德国人拍摄的,他是一位在青岛的摄影记者。青岛,又称“胶澳”,是墨县的旧称。“澳”的原意是近海弧形地带停泊船只的地方,而“胶澳”则是指胶州湾内停泊船只的地方。在胶澳河口,有一个叫“青岛村”的村庄,原名“胡家庄”,是明朝一个叫“胡氏”的土著,后来改名为“青岛村”,因为青岛村的前面有一片岛屿。民国时期的《胶澳志》记载:「青岛村原是渔民的聚集地,约有三四百家人家,多以捕鱼为生,而今天后宫和太平路,则是30多年以前人们在此停泊渔船,晒网子的地方。章高元在此驻守,逐渐变成了一个城市。”一八九九年,德皇威廉二世又将“胶澳”改成了“青岛”。从那以后,世界上就有了一个青岛。

让我们跟着这些德国人走进一个多百年以前的青岛吧。

一九○○年,青岛村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小镇。德国人侵占青岛时,有500余年历史的青岛村,由于人口众多,分为上、下两个村庄。村里的人既是渔民,也是农夫,还是商人。按照德国人对青岛人的描述,在他们看来,这里的人都是善良的,遵守法律,不喜欢打架。

青岛村,1900。那时,青岛村的房屋都是用石块垒起来的。青岛村人盖屋子用的都是本地出产的石材,那时候青岛村人觉得这些石材一毛钱都不值钱,后来德国人来到这里,才变成了崂山上有名的石材。

1900青岛村,此山名为“西岳”,西岳即为“太平山”,德占时代被称为“伊尔迪斯山”,其上修建有炮台和碉堡等防御设施,因此被称为“西岳”。在这座小山的脚下,有青岛的首个海滨公园——会前湾。那时,青岛村的渔民们就把小舟停在了海岸,生活在了大山里。

1900青岛扫帚滩村,今天的扫帚滩村位于华阳路,内蒙古交界处。当时的沙把滩还很狭隘,只有一条街道,两边都是些年久失修的石头房屋,只有寥寥数人在街道上走动。

一九○○年,在青岛的扫帚滩村,从前的女人和孩子都在一间屋子前面,他们看见德国的摄影家前来拍照,很是奇怪,就跑过来一睹真容。这幅图片是在村庄被拆迁之前,扫帚滩村的第一幅图片,也是它的最终一幅。

最后,谢谢各位的观看,也请各位给我的内容点个赞,我会继续保持更多的原创,各位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跟我说,我会继续提高。本文所载的所有照片均来自网络,如有涉及到您的版权,还望与我联系,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