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北宋院体画发展,看其花鸟元素艺术特征,构图为何具有重要作用

 llljjgg 2023-06-07 发布于河北

前言

院体画,也称“院画”或者“院体”。指宋代翰林图画院或者自此之后的宫廷画家的绘画风格。细腻、工整。代表了最高统治者对美的定义和标准。

文章图片1

宋徽宗赵佶执政期间所特有的北宋院体绘画风格也被称为“宣和体”,尤以花鸟画为盛。

特别是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期的翰林图画院主攻院体花鸟画。此时是北宋院体花鸟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院制度也最为完备,画家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名家辈出。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其院体花鸟代表了中国花鸟写实技法与绘画意境的巅峰,对自此以后的中国美术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一、色彩特征

北宋时期院体花鸟画色彩可以概括为重彩及淡彩两种形式。重彩顾名思义就是色彩浓烈且艳丽,主要出现在北宋前期;淡彩则指设色淡雅、幽静,主要出现在北宋前期。北宋时期院体花鸟画色彩主要是从由奢华富贵之风逐渐向清新淡雅过渡。

文章图片2

北宋前期院体画家代表人物之一黄居寀继承其父作画特点,为迎合宫廷贵族华贵奢靡的需要,绘画作品填彩浓厚华丽,多以红、黄、蓝等色为主,风格华丽细腻。主要代表作品主要有《芦絮锦鸡图》、《玉堂富贵图》、《梨花春燕图》等及一些花卉作品。

除黄居寀外北宋前期院体画家还有高文进、周文矩等人,其绘画作品中花鸟色彩皆与黄家父子同出一派。

北宋中后期经崔白、吴元瑜、宋徽宗赵佶等人的创新和改革,色彩较前期富丽堂皇之风大为不同,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自然之美,开创了一种清淡典雅的风格,色彩风格呈现更加多样化。

二、造型特征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主要受“黄家富贵”的影响,绘画技法以双勾填彩为主,用笔极新细,造型多以追求逼真为佳,画面效果一丝不苟。无论是花草还是鸟兽,画家关于其造型的把握都是十分精准且又传神的,栩栩如生。

文章图片3

谢赫六法中指出绘画要“气韵生动”,一幅画既要生动形象又要兼具气韵,“生动”是“气韵”的前提。

北宋中后期,特别是经崔白、宋徽宗赵佶后,画家们更加注重对灵动自然的追求,即对传神的表达,此时的花鸟画造型不但形象生动,又颇具灵气之美这一思想也影响了北宋后期,包括南宋,乃至元、明、清等时代的一大批画家。

三、构图特征

构图也被称之为"经营位置",早在六法当中构图就被认为是一幅绘画作品表现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在中国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宋院体花鸟画在画面构图布局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韵律,成为中国花鸟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宋徽宗赵佶在花鸟画的构图布局方面独具匠心,为其后南宋山水画构图布局的革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折枝式”、“纵横穿插式”和“留白”三种形式是北宋时期院体花鸟画构图的主要形式。

文章图片4

“折枝式”构图是北宋花鸟画最常用的构图形式。折枝式构图主要来自于“折枝花”,也就是取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中最美或最独特的一部分来绘画,达到处一隅而知全局、观滴水而知沧海的效果。这种构图形式主要起到装饰作用,能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也使画面表现更加灵活多变。

相对于“折枝式”构图,“纵横穿插式”构图形式篇幅略大,画家通过对所绘之物进行处理后,使画面物象以“之”字形或“S”形等来排列,前后、左右之间相互穿插,从而表现出前景、中景、远景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感。

“留白”,虚虚实实,丰富内涵;计白当黑,以少胜多,在很多绘画作品中都可以发现“留白式”构图的身影。

大多数画家偏爱通过“留白”的形式来传达心中的意境之美,特别是在山水画和花鸟画上。

文章图片5

所谓“留白”就是“虚虚实实”,画家通过“空白”的形式,以“白”为画,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观念来实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是尺幅不大的北宋院体花鸟画却能让观赏者产生共鸣和对美的感悟的原因。

四、隐喻特征

北宋院体花鸟画是画家与万物的对话。画家将个人感悟、人生理想、志向追求等通过绘画的形式寄托于画面当中,表达了画家高尚的情操、对现实的无奈、对安逸生活的追求等,暗喻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宋徽宗赵佶所作《瑞鹤图》,在政治上无有做为的皇帝希望通过仙鹤以洪泽国运,百姓安居乐业;又如其所作《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借此将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锦鸡,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作为,来使得国泰民安、人物康阜。

再如《红蓼白鹅图》,宋徽宗赵佶赋予白鹅高尚的人格情操,同时红廖花随遇而安,生命力旺盛,整幅画面皆是作为国家最高统帅的皇帝对和谐社会的思想诉求。

文章图片6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特殊的偏爱。因着斑斓的色彩、奇异的外形等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被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它们画到纸上,穿到身上,戴到头上,拿在手上,装饰到家里。

北宋院体画中大量描绘了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鸟元素,比如《瑞鹤图》、《芙蓉锦鸡图》、《梅竹聚禽图》、《牡丹白鹭图》等等,蕴含了画家对生命和生活的一些吉祥渴求。

五、诗画意境

以诗入画,就是以“虚”寓“象”,主张立象尽意,做到引而不发,意在言外是其最大的审美特点。无论是小而观之,还是大而广思,都能做到毫发毕现,风月无边。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审美使得北宋院体画家能在方寸之间用笔墨渲染超乎天地的意境之美,传达出高于画面本身的精神追求。

文章图片7

《瑞鹤图》以全景式构图将飞鹤布满天空,改变了北宋前期常规的构图布局格式,气势恢宏,充满意境,为中国绘画的构图结构带来了新的可能。

画面中以一字型宫殿屋檐将画面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层仙鹤以灵动的姿态飞翔于深空之下,下层主要使用平涂的绘画技法来渲染平和的祥云与宫殿,一动一静相互呼应使画面自然活泼而又兼具皇家威严,既表达了对美好寓意的向往又充满了恢宏大气的诗画意境。

以诗题画分为画内题诗和画外题诗两者形式,两种形式皆是将诗句题写到绘画作品上。宋徽宗是为画题诗风气的先行者,在他很多传世绘画作品中都可以发现以诗题画的特别之处。

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独创的诗、书、画、印、押结合的绘画形式为其后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自宋徽宗以后这种绘画创作形式就成为了画家们竞相追随的普遍现象。

文章图片8

以诗题画分为画中题诗和画外题诗两种表现方式。这种形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绘画内容,又能又弥补画面中的空虚与单薄,均衡了画面物象经营位置与留白之间的连接空间感。

《腊梅山禽图》画面构图十分简约,画面内容集中在右半边,除一支含苞待放的梅花枝与两只停落栖息的鸟外留下了大量空白,此时画家在左下角题了一首短诗。
正是这四句诗词均衡了物象间的位置和空间关系,其一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其二既平衡了画面的空白又传达了画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使得整幅画面构图饱满而又充满自由的无限遐想。

《腊梅山禽图》中诗的前两句中“矜逸态”表现了鸟的安闲自得,“弄轻柔”将初绽的梅花的独特韵味传达出来;后两句中“丹青”和“白头”则象征着坚贞与不渝,表达了画家对朋友之间友情信念坚定不催的意志力。

文章图片9

总结

在熠熠生辉、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绘画长河中,北宋院体画是北宋乃至整个中国绘画历史发展长河中寥若晨星的一枚艺术之光。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通过设计被赋予了现代的、时尚的、艺术的新面貌。

北宋院体画也当然如此,其细腻工整、灵气生动、含蓄婉转、浓烈华贵、野逸淡雅、形神兼备、美好寓意、思想情感、诗画意境的艺术表现力也被越来越多的首饰设计师所关注。

文章图片10

二者结合既能为北宋院体画的弘扬和传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又能为日渐浮躁的设计和设计市场注入亘古而又醇厚的精神灵魂,两者的结合既各取所需又相辅相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