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天就能吃猪肉,细胞培养肉再进一步

 食研汇FTA 2023-06-07 发布于浙江

你敢信吗?现在8天就能生产出猪肉。

最近荷兰一家叫Meatable的食品科技公司,实现了一个新的技术突破:8天内就能生产出养殖猪肉。

这是怎么做到的?还是利用黑科技,这家公司分离出了单个动物细胞,可以复制出肉的正常生产过程,也能孵化出真正的肌肉细胞,最关键的是,这些过程只需要8天就能实现。

这个黑科技的诞生,意味着细胞肉行业再次获得了新的突破,随着细胞肉风口的来临,细胞肉的全面普及,或许真的不远了。


都有哪些企业在做细胞肉?

目前,细胞肉还并未被大众所熟知。

毕竟,细胞肉以成熟的食物形态出现在市场上,还不过10年的时间

细胞肉顾名思义,用细胞制造的肉,不需要农场,不需要养殖,而且还能直接根据具体需求生产某个部位的肉,直观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很多企业都在投入研究细胞肉,希望未来能够实现普及化,踩中细胞肉的风口。

细胞肉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公司在某个动物身上提取出干细胞,再放进专门的培养皿里,等待细胞生长成熟,就成了细胞肉的原料,还可以与植物蛋白等材料混合制成混合细胞肉。

目前细胞肉赛道已经有不少玩家,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世界有100余家研发细胞肉的公司,当年就增长了20多家,快速增长的赛道,自然少不了资本的青睐,最近几年来已经吸引了超19亿美元的投资。

一家名为Good Meat的公司,已经在新加坡获得了上市的许可,新加坡也是全球少数允许细胞肉上市的国家,这一行动对于细胞肉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突破,意味着离商业化更近一步。

估值已经10亿美元的美国Upside Foods公司,则是继续扩展规模,一边建立自己的生产研发中心,持续提高年产能,另一边,开始与生物医药公司ABEC合作,预计开发更大规模的生物培养罐。

中国也有很多入局细胞肉的公司,比如在上海创立的CellX,主要的研发方向是整块的细胞肉,计划与高端餐厅合作,走高端餐饮路线,在今年已经获得了1亿元的A轮投资,该公司表示,其产品仍然处于原型的开发阶段,一切还在研发当中。此外还有极糜生物、周子未来等公司,也相继获得资本的融资,目前还大多处在研发阶段。

细胞肉赛道,大有可为

目前这些细胞肉公司,都做了哪些切实的突破?

目前,对于细胞肉赛道的玩家来说,技术依然是各个细胞肉公司首要的攻克难点。

比如MeaTech公司,研发了生物3D打印技术,并将此技术运用在细胞肉领域,打印出了全球最大号牛排,还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牛排产品,以及不断扩大肉类范围,提供比如鸡肉猪肉等牲畜到海产品等各种肉块。

再具体来看,无血清细胞培养液也是公司们重点研究的方向,Future Meat就培养了无血清培养,这种新技术下,细胞培养速度可以提升几倍,这种培养基也可以回收再利用,并且只要一次提取了干细胞,就可以不断的进行复制。

GOOD Meat公司也会使用无血清细胞生长培养基,此材料下培养出的细胞培养鸡肉甚至会推向高级餐厅,产品类型也越发多元化,从汉堡到沙拉、烤串等都可以使用,不少产品也获得了市场的好评,有消费者表示口感很好,下次还想要继续尝试。

图源:GOOD meat官网

其他企业亦是专注技术以突破生产效率。比如超技良食仅用11天就培育出黄羽鸡肉排,这要归功于研发出了分泌生长因子超级辅助细胞系统。

产品场景的多元化,也是许多公司在探索的方向,比如国内的极麋生物,不仅研发出了纯动物细胞培养的肉产品,这款肉还可以匹配多个烹饪方式,包括蒸、煮、炸,都不会破坏肉的质感,而且在色泽、风味上与传统鸡肉并无太大差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般创新之下,产品的成本依然不容忽视。极麋生物CEO曹哲厚曾对外表示,在突破技术的同时,极麋也在不断降低成本,已经将培养基的成本降至百元以下,仅为市面上同类型产品的3%。

图源:极糜生物官网


可见,效率和成本,依然是目前现阶段细胞肉公司专注突破的两大痛点
         
细胞肉的商业化,依然存在挑战
         
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细胞肉市场规模预计能达到250亿美元,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市场潜力巨大,对于细胞肉公司来说,意味着有望吃到未来市场的红利。
         
但目前细胞肉赛道,在商业化上依然存在一些难点。
         
第一,比如在商业化普及上,细胞肉还没达到大众化的程度,很多人对细胞肉并不熟悉,市场接受细胞肉依然需要时间,首要是价格上还没法替代普通肉,有业内人士表示,细胞肉的制作成本,预计还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降到与普通肉同样的水平,这也是目前很多细胞肉公司商业化最大的难题。
         
第二,很多细胞肉公司还处在原型开发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将产品推向市场,官方对细胞肉领域的准入门槛的设定也比较高。
         
全球只有新加坡和美国两个国家公开批准细胞肉上市销售,但要求也比较高,比如美国市场规定细胞肉要想上市,必须要获得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管理局的认可,中国在细胞肉准入方面的法规并不算成熟,还需要等待时间的发展。
         
不过在这些难点上,很多公司已经有了相应的行动,比如在技术上不断消除壁垒,加快细胞肉生产过程,降低制作成本,提升细胞肉的口感等。
         
比如以色列细胞肉公司Future Meat,对外表示在口感提升的前提下,已经将牛肉成本降到了每磅7.7美元的价格,牛肉的培养时间越来越快,对于行业也是一种信心的提振。
         
总之,随着越来越多细胞肉公司在技术上的突破,官方对细胞肉市场态度的越加开放,细胞肉的未来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