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乐”唱作才女王菀之的翻唱《晴歌集》,会是什么味道?

 愚人音乐坊 2023-06-07 发布于四川

《晴歌集》是王菀之首张翻唱专辑。

2
013
 王菀之《晴歌集》

年前的今天,香港唱作才女王菀之推出了翻唱专辑《晴歌集》,由东亚唱片发行。

这张专辑会取名为《晴歌集》,除了有“情歌集”的谐音梗之外,还有一层含义在里面。上一年王菀之出演了TVB电视剧《老表,你好嘢!》,剧中她就扮演了一位叫“吴芝晴”的歌手。所以《晴歌集》这张翻唱专辑是把电视剧中的概念延续到了唱片里。在剧中王菀之扮演的歌手翻唱了许多他人的经典作品,故此该专辑仍然是以翻唱曲为主。但是还收录了一首王菀之的个人创作、献给哥哥王建之的歌《哥歌》,这首歌就是电视剧《老表,你好嘢!》的插曲。

专辑的选曲基本是以上世纪8、90年代的“港乐”经典歌曲为主,很多歌原唱所在的专辑我之前都和大家介绍过。坊间对王菀之这张翻唱碟的评价褒贬不一,很多人说专辑里面的编曲太多向原版“致敬”的地方了,缺乏新意;也有人说王菀之当时遇到了创作瓶颈,但又急于发片,才会出这张翻唱碟。就个人而言,对于翻唱版本编曲模仿原版,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经典的歌能成为经典,其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值得推敲的,在不确定创新是否会翻车的前提下,保留一些大家熟悉的原版素材是正确、稳妥的做法。话说回来,翻唱、翻唱,主要是看唱得如何。

说整张专辑只有一首《哥歌》是原唱也有点儿“冤枉”王菀之了,毕竟专辑里重唱张学友的《我真的受伤了》那就是王菀之的作品,属于资源回收。而且我一直觉得这首歌王菀之的版本更符合歌曲中塑造的人设,就是邻家少女的小心思。让张学友唱稍微有一些油腻、且不适……虽然我以往对张学友的专辑评赞有加,但是不妨碍《我真的受伤了》是我心中张学友不那么打动我的歌之一。不过,假设没有张学友唱红这首歌,王菀之估计也不会被那么多人知道。

专辑中另一首来自张学友的作品《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就还得听张学友自己的诠释了,王菀之终归不是以唱见长的歌手,演绎这类“大歌”略微有些吃力。关于《我真的受伤了》的故事参见:从周杰伦为张学友写过的那首“禁歌”说起。关于《你的名字我的姓氏》的故事参见:关于“爱与交响曲”,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事儿……

专辑中比较好的改编,愚以为是翻唱郑秀文《Chotto等等》、和翻唱张敬轩《迷失表参道》。专辑中最有辨识度、且王菀之在演唱上面处理最为得当的两首。最重要的是,这两首歌本来都是不具备“HiFi属性”的歌曲。

《Chotto等等》是郑秀文在华星时期的老歌(别急,很快会讲到这张专辑……),原唱是日本歌手大黑摩季《チョット》。王菀之的没有郑秀文那股天后的霸气,反而用了细声细语的方式把这首歌唱得充满“诱惑”

《迷失表参道》 是张敬轩赴港发展的第二张大碟《酷爱》当中的歌,常石磊的作品。关于这张专辑的故事,参见:《酷爱》是一张很不“张敬轩”的专辑。王菀之版的编曲保留了原版的迷幻色彩,让整曲充满了氛围感,难得看见王菀之“妖娆”的一面。这首歌也是这张准翻唱专辑的主打曲目,还拍了MV。值得一提的是,MV还请张敬轩担任男主角、著名导演麦曦茵执导。

放眼华语乐坛,翻唱别人的歌,还把原唱请来担任MV男主角。这种情况会不会只有王菀之这一次?

《晴歌集》里其他的歌基本上都是在翻唱碟里常见的曲目了,前面提到,大多保留了原版编曲的设计,只是在一些乐器和音色的选择上面有所改动,使其更符合二十世纪10年代的审美风格。

其中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是翻唱蔡龄龄《细水长流》。之前有朋友特别私信我给我推荐王菀之这个版本,在此感谢。这首歌真正的原曲是“西语歌王”Julio Iglesias《Lo Mejor De Tu Vida》。这首歌被非常多的香港歌手在翻唱专辑、演唱会上面重现,可以说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香港流行音乐作品之一。加之原唱者蔡龄龄英年早逝,使得其更加多了一份怀旧的情结。关于蔡龄龄、和收录《细水长流》的专辑的故事,参见:十年前的今天,她结束了简单的一生。

讲到这儿,我先下一个“暴论”:只要香港歌手的翻唱专辑选了《细水长流》,就肯定不会让你失望。正如,林振强填词的歌,也永远让你失望一样。

2013年有两个香港歌手先后翻唱了黎明1990年的老歌《如果这是情》。一个是王菀之、一个是李克勤。李克勤那张翻唱专辑的企划比较特殊,是全碟翻唱玉置浩二作品,所以入选这一首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王菀之翻唱的原因可能就单纯是觉得这首歌好听吧。我每次介绍这首歌都会聊一下它背后的八卦,就是它本来要给另外一个歌手唱,但是那位歌手坚持要做原创大碟,于是就给了黎明。后来黎明越来越红、那位歌手离一线的位置越来越远……时隔多年,那位歌手终于在一张翻唱专辑里唱回了《如果这是情》,而且是那几年密集地发翻唱专辑,也唱过《细水长流》……

听罢两首本世纪的翻唱,也可以跟随黎明的《亲近你》,整理一些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的“冷知识”。

翻唱谭校长的《幻影》,可能是香港流行音乐史上最“玄幻”的作品了。正如《我真的受伤了》一样,我喜欢谭咏麟绝大部分作品,但唯独get不到《幻影》这首歌的美感在什么地方,所以就不多介绍了。关于《幻影》这首歌背后的“玄幻”、“灵异”事件参见:四十年前的今天,《迟来的春天》竟藏着许多未了事……

《First Love》来自香港乐坛早期的“优质偶像”陈百强

《但愿人长久》作为翻唱部分唯一的国语作品,反倒不是太大的惊喜,个人感觉王菀之的演绎致敬的更多是王菲、而非邓丽君:

《晴歌集》作为一张翻唱专辑,没有沾染大部分同类型作品的“HiFi属性”已是最难得的一件事了。编曲在保留原版标志性设计的前提下,尽量做了减法,只靠王菀之干净的嗓音、朴素的演绎,也能够将人声与歌曲的情感合二为一。相比动不动就改成Jazz版的翻唱碟,更能体现王菀之本身的嗓音特质、和音乐偏好。更兼有冯翰铭、何山、何秉舜、伍仲衡几位制作人保驾护航,已经是近十年“港乐”领域比较有诚意的翻唱专辑了。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下课。如果这张专辑里的歌,勾起了你的回忆,欢迎私信跟我交流。


℗&©愚人音乐坊 20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