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诗“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和“正是”哪个版本最佳?

 wunianyi 2023-06-07 发布于天津

图片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中的“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还有另一个版本写作“正是橙黄橘绿时”。据介绍,宋魏庆的著作《诗人玉屑》等书选用了“正”字版本;而点校本《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中,出现此句时均使用了“最”字,其可信度和文献价值更高。

同时,这句诗的大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如果用“最”字,语气上会比“正”更加强烈,可能更能贴合作者想表达的情绪。

“最是”还是“正是”,哪个版本最佳?

图片

【最】=【冃(mào)+取】,

】字从【冃】和【取】两个相反不同角度相互定义,这就是【最】字内的汉字思维。

【冃(mào)】—象帽子形,带在头顶之上,为覆盖在人头顶上高处的帽子。由此而构成合体字“冒、帽、冕、冠”等。

图片

【取】=【耳+又】,会意合体字,耳又为取。又手取耳倾听,集聚耳朵听取声。【取】指人又手聚耳集中认真听取。本义:1、听取,倾听,聚耳听取;2、采取,手又取物行为。拼字:【取】=【耳+又】

从“冃”角度思考,【冃(mào)】在【最】表达【取】聚集中之人头之颠顶点,这就出现头顶上之“极”限义,相应组词“最好、最高、最美、最是”等形容 “极”限程度之字词义。

与之相对,从【取】角度思考,【最】又有“聚集、集中”之义,由此构成合体字如“撮、嘬、蕞”中均带有此义。

冃(mào)取为【最】,人头顶上【冃】之集中聚【取】高处为【最】高处。

【最】

本义:1.极处,最处,最极高处。

           2.集聚于最极处。

“最”字不仅仅“头顶之冃(冒、帽)”,也有“集聚在一起”——

“最”字在“最是橙黄橘绿时”句中不仅可以理解“最好”,同时可以理解为 “聚集”了“橙黄橘绿”之景色。

“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聚集'橙黄橘绿’一起的秋景”。

图片

【正】=【一+止】,足【止】前进所对【一】之方向为【正】对。

图片

【是】=【日+正】,日正为【是】,日正对之时为【是】,指日正对为是时。

【正是】只是【正】对【是】的语气重复、强调一遍。【是】字本身就包含有【正】对之义。

而相对而言,【最是】语气要强烈得多,【最】之的“极”限程度,【最】之“集聚、集中”于一点的极限程度。

可以看出,从解文字内涵角度:当然“最是”字为佳。“最是”远远要比“正是”在诗中韵味更十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