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敏求辨治双重癌验案二则

 循天园 2023-06-08 发布于广东

国医大师潘敏求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在双重癌及多重癌的防治方面也颇具造诣,并有其独特的见解。其着重于准确把握扶正与祛邪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体观辨证用药,临床收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双重癌验案两则介绍如下。

医案一 肝癌合右乳腺癌

贺某,女,48岁,2015年12月16日初诊:诉“肝癌术后2年,右乳腺癌术后3个月余”。患者于2013年11月上旬因肝区隐痛就诊于某市中心医院,经相关检查后,考虑为肝癌,于11月30日行右肝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肝)切面见一个1.8cm×1.5cm×1.5cm大小肿块,镜下为肝细胞性肝癌(中分化),后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异常征象。2015年8月,右乳触及一肿块,约蚕豆大小,就诊于某市中心医院,行右乳肿块穿刺:涂片中找到癌细胞。于9月11日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免疫组化:ER(90%+),PR(90%+),CerbB-2(-),腋窝脂肪中淋巴结10粒,均未见癌转移(0/10),术后口服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现见慢性病容,神疲乏力,右乳手术伤口处隐痛伴麻木感,胃脘部隐痛不适,口干欲饮,晨起口苦,食纳欠佳,夜寐安,小便频数,夜尿2~3次/天,大便溏,1~3次/天。舌红、苔薄白,脉细。

诊断:(脾肾亏虚,瘀毒未尽型)双重癌。

治则:健脾益肾,祛瘀解毒。

药予脾肾复方加减:黄芪20g,白术10g,茯苓10g,灵芝10g,巴戟天10g,菟丝子10g,淫羊藿10g,生牡蛎(先煎)30g,夏枯草15g,全蝎粉(冲服)3g,莪术9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鸡内金5g,重楼9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水煎,每天1剂,分2次温服。

2016年3月2日二诊:患者服上方60剂,诉胃脘部隐痛缓解,乏力好转,稍口干,纳食好转,夜寐欠安,大便成形,1~2次/天,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守初诊方,去巴戟天、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加山药10g,枸杞子10g。水煎,每天1剂,分2次温服。

12月14日三诊:诉左耳鸣,夜间及晨起口干口苦,失眠多梦,手心发热,双下肢酸痛,纳可,大便调,夜尿1~2次/晚,月经2~3月一行,舌淡、质干,苔薄白,脉细。于某市中心医院复查:癌胚抗原(CEA)26.87ng/ml;谷丙转氨酶(ALT)60u/L;胸部+全腹CT示右肺小结节(4mm),肝癌术后改变,慢性弥漫性肝病,子宫肌瘤(20mm×17mm);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上方去全蝎粉,加鳖甲(先煎)15g,田基黄15g,骨碎补20g,夜交藤30g,麦冬10g,连翘10g。

2017年8月30日四诊:潮热自汗出,精神一般,易疲乏,纳寐可,大便难解,小便可,现已绝经。舌暗淡、苔薄白,脉细。8月21日复查:CEA、AFP、CA153(-),ALT44u/L。CT:右乳癌术后改变,右肺中叶小结节同前。彩色B超:甲状腺左侧稍低回声结节(0.5cm×0.3cm),TI-RADS3级,慢性弥漫性肝病,子宫肌瘤同前,左乳小叶增生,左乳增生结节同前。

上方去淫羊藿,加生晒参10g,女贞子10g,土贝母6g,炒栀子6g。

此后患者每3~5个月复诊,2019年2月20日末次就诊,一般情况良好,未见特殊不适,复查结果大致同前,守方加减继服,并继续维持内分泌治疗。

医案二 右肺癌合原发性肝癌

申某,女,76岁,2013年10月24日初诊。诉“右肺鳞癌术后10个月余,原发性肝癌术后20天”。患者于2012年11月因体检发现右中肺肿块,肿块大小2.2cm×2.5cm。于12月12日行右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中肺肿块)中分化鳞癌,术后未行其他特殊治疗。2013年9月底发现右肝肿块,肿块大小44mm×39mm。于10月4日行右肝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肝肿块)中分化腺癌,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功能:白蛋白32.1g/L、ALT52u/L、谷丙转氨酶(AST)42u/L。现见面色暗沉,术区伤口疼痛,时感腹胀明显,纳食差,偶干咳,无咳痰,偶感胸闷,无胸痛,四肢皮肤瘙痒,体虚乏力,口淡无味,无口干口苦,寐可,小便正常,大便溏,1次/天。舌暗红、苔薄白,多津,脉弦细。

诊断:(肝郁脾虚,邪毒内结型)肺、肝双重癌。

治法:疏肝健脾,补肺解毒散结。

药予肝复方合肺复方加减:生晒参10g,黄芪20g,白术10g,茯苓皮15g,灵芝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枳壳6g,大覆皮15g,陈皮15g,桑白皮15g,白鲜皮10g,鸡内金5g,谷芽15g,麦芽15g,田基黄15g,鳖甲(先煎)10g,重楼9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30剂,水煎,每天1剂,分2次温服。

12月5日二诊:服上方40剂,现有舌红、苔薄黄,脉细。

初诊方去谷芽、麦芽、鸡内金、白鲜皮,加莪术9g,紫花地丁15g,继续治疗。

2014年1月9日三诊:气色转佳,无明显腹胀腹痛,无胸闷胸痛,术区偶感隐痛,入睡时咳嗽,纳寐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上方去茯苓皮、枳壳、大覆皮、桑白皮,加茯苓10g,炒栀子6g,锁阳10g,巴戟天10g。

4月3日四诊:未诉特殊不适,纳食可,夜寐不安,入睡困难,二便正常。复查肝功能:白蛋白36.4g/L、ALT42.2u/L、AST40.5u/L。

上方加酸枣仁20g,夜交藤30g,生牡蛎(先煎)30g。

此后患者每2~4个月复诊1次,门诊调整处方,多次复查CT、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守方治疗,患者已存活6年余。

按 重复癌又称多原发癌,双重癌是其中的一种,是指在一个机体中,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我国重复癌好发于消化系统,女性多于男性。根据其发生的不同时间,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一般以半年时间来界定。诊断标准为:大于或等于2个病灶,每个肿瘤组织学表现均为恶性;每个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排除彼此互为转移或复发的可能。目前考虑与重复癌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个体的肿瘤易感性、家族的相关遗传史、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且肿瘤患者应用放、化疗治疗,本身也是致癌因素。因此,医源性因素与重复癌的发生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则医案中,结合其舌脉,辨证为脾肾亏虚、瘀毒内结。潘敏求认为,该病治疗上应该注重以补益脾肾为主,同时把解毒散结、活血祛瘀放在重要位置,方药予经验方之脾肾复方加减,以补脾益肾、祛瘀解毒,扶正与祛邪合用,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其中药物加减尽量照顾肝、脾、肾三脏之间的关系,整体辨证用药。

医案二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已有明显好转,后再经中药治疗2个月,病情好转。同时潘敏求在顾护脾胃功能的同时,不忘补肾固本,在整体观下辨证施治。两案患者服药至今,均无复发转移之征象,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均得以保障,临床收效显著。

潘敏求指出,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治疗双重癌及多重癌的基本原则,这类患者在经历首次患癌后,注意力多放在首发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上,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但双重癌与癌症转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性质,不能盲目下诊断,需要医者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从整体上把握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全面促进疾病向愈。(张彩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  傅剑锋 潘博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