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 | 一个连普通话都不标准的闽南人,却发明了汉语拼音……

 引水思源 2023-06-08 发布于福建

汉语拼音的领路人

文/梁水源

原载《人民政协报》(2023年06月08日 第 11 版)

现如今,汉语拼音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学习汉字、学习汉语的工具。但是万万想不到,在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中,有一位连普通话都不标准的闽南人,他就是卢戆章先生。

1854年12月,卢戆章出生于福建同安县古庄乡。他自幼聪颖,9岁入学,18岁参加科举,县考名列前茅,府试却落第,从此不入科场。卢戆章在邻村英埭头执教时,恰逢“西学东渐”,受西方文化影响尤深,故与科举制度进一步决裂。他说:“求学期于济世,寻章摘句胡为哉?”

1874年,卢戆章南渡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1879年回厦门后,寓居鼓浪屿内厝澳。因他既会厦门话,又懂英文,所以“西人习厦话,华人习英文,均奉以为师”。在鼓浪屿,他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帮助翻译《华英字典》。彼时,外侮内患,国难当头,这激发了正直知识分子的爱国思想。卢戆章注意到4亿中国人80%以上是文盲,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离,平民读书识字困难重重的现实。于是,他更坚定音字改革的决心,益发猛进不懈。为了实现改革汉字的宏愿,他致力于研究漳泉十五音和话音字,于1892年写成了厦门话的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一书,书中拟订了他称为“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的拼音方案,提出了“语言一律”的思想。

《一目了然初阶》出版后,卢戆章在鼓浪屿乌埭角和厦门二十四崎脚召集船工、小贩开班教学。他为了鼓励大家习识,还通过考试给予奖赏。实践证明,学习这种切音字,只需半年时间就能简单写作。一时十分风行,连外国人来学的也不少,都称赞简便易学。由于他热心推行,“有从而问字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事实上,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创造性地采用了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卢戆章的大胆尝试为“汉语拼音方案”的广泛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98年,时在工部虞衡司任职的安溪人林辂存上书,请求将卢戆章的字学新书颁行天下。光绪皇帝钦批“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调取卢戆章等所著之书,详加考验具奏”,但因戊戌政变被耽搁。1905年,卢戆章把经过修订重写的《中国切音新字》专程送到北京,请求推行。但学部与外务部互相推诿,最后译学馆的文典处审查后,拟了一通3000多字的长批,称:“该书疏谬略有数端,自难用为定本通行各省”,就给驳回了。

这次打击,让卢戆章明白恳求朝廷推行的路行不通,于是他改变策略,努力向社会宣传。回厦途经上海时,卢戆章再次修订内容,以《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的书名出版,并制订官话、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广东等6种切音字方案。1913年,全国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卢戆章被委派为福建省的会员,年过六旬的他,仍不辞辛苦参会。回厦门后,卢戆章又先后出版了《中国新字》《中华新字》二书。1920年,读音统一会会长吴稚晖写信向主漳的陈炯明推荐卢戆章说:“闽南欲作文化运动,不可无此君耳!”于是,卢戆章应陈炯明的聘请,到漳州教授注音字母。回到鼓浪屿后,虽已年迈,但卢戆章仍每天教一大批人学切音字,“有从而问学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把他倡导的汉字拼音,付诸实践。后来,林辂存曾题赠一联,印在《北京切音教科书》的封面:“卅年用尽心机,特为同胞开慧眼;一旦创成字母,愿教吾国进文明。”

1928年12月28日,卢戆章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75岁。




新视频上线

闽南文化------



作者/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梁子等。退役军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杂志社签约作者。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读者》《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公开发表超过3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