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全景图

 换个姿势1 2023-06-08 发布于安徽

好多家庭不是知识分子,或者是初代知识分子,对孩子教育没什么概念,我给孩子教育画一张全景图供大家参考。

幼儿时期:0-5岁,人的性格形成的阶段。

孩子将来勇敢还是懦弱,爱运动还是爱思考,保守还是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做还是喜欢口头说,做事有没有专注力,自私贪婪还是善良宽容...,都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

这是教育最重要的时期,是火箭发射的第一级,这时候跑偏了是永远纠正不回来的。现在的家长也都特别在意幼教,这方面其实没少费心,不过,经常会用力过度。

这阶段最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善良,这关系到你们家庭的未来,教他尊老爱幼远比让他背唐诗三百首重要,你的晚年生活幸福不幸福,在这个时候就决定了。别看你现在对孩子寄以厚望,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等你老了到时候其实不是这想法。很多家庭孩子后来都没有成多大的才,但是家庭和睦,生活也挺幸福的。

其他三个我认为重要的方面是:好奇心、专注力和安全意识。

好奇心主要是玩培养出来的,上课其实挺扼杀好奇心的,再有趣的东西,被灌输给孩子的时候,都不再有趣了。

专注力主要是不要打扰他,当他专心的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别叫他吃水果,我知道你很爱他,希望表达,不过等他玩好了以后也表达也来得及。很多家里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拉粑粑看的大过天,这样的家里孩子是不会有专注力的。养人毕竟不是养猪,学习永远比吃重要,饿了他会来吃的。另外,教他的东西给他的玩具也别太多,眼花缭乱了就没法定心玩一件东西了,如果能坐在那里一声不吭的玩一个玩具半个小时,这孩子的专注力就差不多成了。

很多家庭以为孩子胆子大好,其实胆子小点不是坏事,孩子有自我保护意识是很重要的,越是重要的事情,往往风险越大,胆小点的人才能去干,傻大胆上去一定闯祸。安全教育一定要从小做起,刚开始有自主行动能力的时候就要开始教。如果到了五六岁了,孩子还在家里登高爬梯,从沙发背上往下跳,以后有点风险系数的事情跟他基本就无缘了,老师也不敢让他去试啊。

另外,什么背古诗、算算术之类的,你这时候教他会学得贼快,不过,你千万别得意,这时候孩子的学习模式根本跟长大了以后不同,他什么都能模仿的,你以为他是背住诗了,其实他只是在模仿背诗,根本不知道啥意思,跟鹦鹉差不多的。不管他这时候能背住多少首,到八九岁的时候就会忘得差不多,能记住其中几首就阿弥陀佛了。

这个时候是形象思维形成的初期,那些符号化的东西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就算记住了,他认的也不是字,而是一张图片。

这时候撒尿和泥比背诗词歌赋重要,如果这时候动手玩得少了,下一个阶段探索世界的发展就会慢,等到初中高中物理化学课一上来,差别就出来了。

5-9岁,是孩子感性认知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有些家长为了孩子上个好幼儿园好小学,拼命的教孩子一堆超龄知识和技能,确实能够让孩子在入学时有特别优秀的表现,看起来跟天才似的,不过,这个世界真的没那么多天才,这时候真的别太在意成绩,有些东西错过了一辈子也补不回来。

我就说说你会错过哪些东西:孩子需要探索世界,需要对事物的运动和现象有感性认识,而这些探索更需要的是动手能力,而不是书本知识。如果没有工具使用的体验,等到了初中,物理化学一上来,马上差别就体现出来了。这里说一下,其实女孩子是完全可以学好物理化学的,但是就是这个阶段对女孩子的教育和训练经常忽视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的看中考试成绩,而女孩子又往往比较听话,服从性好,很容易被引导教育,造成的结果就是在这个阶段女孩子的成绩大面积的强于男孩子,后果就是中学以后知识一深入,到了需要感性体验做基础的地方,比如几何、物理、化学、地理、生物...,这一系列课程上来的以后,女孩子马上就跟不上了。实际上动手能力强的女孩子完全没问题的,我有个家里当男孩培养的女同学,理科都很强的。而且,一旦进入青春期,性别意识一起来,女孩子就更不愿意当假小子了,你这时候不及时的带她多动动手,多建立一些对物质世界的感性认知,五六年级以后就完全没机会了。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美的认知。这方面我爸和我都有弱点,我们可以做出性能特别棒的东西,但是就是丑,从根子上说就是我们小的时候受到的美学教育少了,审美上真的不行,这方面女孩子会比男孩子强一些,毕竟人家会臭美嘛。

所以,孩子还是应该在这个阶段受一些艺术熏陶,现在大多数家长也都知道这个,但是再课程选择上很盲目,乱七八糟的课程给孩子报一堆,看上去很忙,也很happy,但是其实对孩子长远来说意义其实不大,我总结一下孩子在这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应该学一些机械的东西,乐高就挺好,航模就更好,其他一些木工、手工课程也挺好。应该学学绘画,主要是素描,儿童画之类的瞎画当然也有用,但是只有素描会系统的教孩子透视,等到高中立体几何一上来你就知道学素描和学儿童画的区别了。应该学学音乐,主要是钢琴,二胡古筝之类的当然也不错,不过只有钢琴会系统的教孩子乐理。

还有一个误区家长必须清楚:学比成果重要,别一让孩子学乐高,就要去打比赛,比赛没成绩升学没加分就不开心。别一学钢琴就逼着孩子去考级,考级不过当不了特长生就不开心。

学习是需要兴趣支撑的,培养孩子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给他们压力,压力之下再好玩的东西也不好玩了,不要追求一定要学多好,见过、学过、玩过,意义目的就达到了。还记得我们的目的是啥吗?培养感性认知,感性的东西你就别非去量化考评它。

好多孩子从小学钢琴,结果被妈妈逼得恨死钢琴了,有朝一日可以不碰钢琴的时候就绝不再碰了,你说就算考级过了,特长生当了,对孩子将来有多大意义?小学一二三年级的成绩千万别太在意,千万别为了要在小学拔尖把孩子其他方面的机会都给剥夺了。孩子的教育是长跑,不带起步就开始冲刺的,谁犯这种傻,跑不出几百米就会吃大亏。学校教育在这个阶段也不是不重要,但是要清楚学校教育在这个阶段的目的和意义: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很多孩子不好好做作业就是这个阶段没养好。但是,爸妈也一定要知道,学习习惯是孩子的习惯,得孩子自己养成,你每天盯着他做作业,最后养成的不是他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而是你一不看着他他就玩的习惯。作业要他自己做,如果他放学了知道自己做作业,考试成绩不好也不是事儿,如果他作业全是你盯着做的,每次都双百也是白搭,一到你管不住的年龄就掉下来。其实小学一二三年级的知识真没多少,而且也很容易补上去,成绩不好也不可怕的。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符号,什么数字啊、拼音啊、汉字啊,给你阅读创造基础,这些都不会字典都查不了就瞎了。但是达到能查字典的程度很容易的,说实在的,只要孩子能查字典了,小学一二三年级就算合格了,字全认识,但是不爱查字典,这学上的就得打个问号。

我自己小学一年级休学二年级搬家三年级才正经上学,就认识不了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自己查查字典其实学得比老师教得好。能查字典了,能自己看书了,这个阶段学校教育就算成了,成绩,不重要。

9-14岁,其实你能够教育的最后阶段了。

高中以后你他好还是不好你还能咋样?打得过他吗?只能靠他自己了。所以,这个阶段如果还没有培养出他的自主性和自制力,那就只能靠社会去教育了。

小学高年级以后,学校教育开始重要了,这个时候的成绩就不是无所谓的了。但是,各科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从这个阶段开始,发展方向从感性思维开始向理性思维过度,符号化思维在幼儿时期会约束了孩子,但是到这个阶段就成了基本能力,如果这时候没有训练好符号化思维,后面基本就没戏了。

数学很重要,而且从这时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甚至以后,都是一整个环环相扣的体系,任何一环没跟上,后面的东西就会懵逼。这不是什么升学的问题,是贯穿人生发展的大问题。孩子数学上要是有什么没学明白的,真的赶紧下手,要不自己干预,要不找人,有问题及时处理掉,否则问题堆积起来,后面就没法弄了。其他的课程对于升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除了升学方面以外,其实并不致命,小学初中语文不好的孩子,高中忽然变好的多了,后补是有机会的。学校教育以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自主性和自制力。

其实这些都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磨炼出来的,再一次次试错中训练出来的。有不少孩子高中以后翻盘,其实都是试错到位了的结果。具体方法就是培养兴趣以及提供支持。兴趣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如果他见识够多,那么到了这个时候应该会表现出对某个方面的兴趣。而家长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的掌控力其实已经逐步减退了,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当然,孩子的想法基本上都是错的,不过,去跟他讨论对错并无意义,他不会听你的,你把正确答案告诉他,他是不会接受的,他能接受的只有他自己是错的结果。所以,加速他的试错过程对他的发展有利。

试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资源,说白了,就是要有钱,要给他一定的零花钱,不仅仅是买根冰棍,应该够他去做一点事情。不要管他怎么花的,其实问了你也是生气,绝大部分都花在了无聊甚至有害的方面了,都是瞎花的。但是,就这个瞎花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他就在这个过程中试出了什么是错的,他知道的错的办法越多,就离正确越近了。瞎花的钱比花对了的钱更有意义。如果在这个阶段成功的培养出了他的自主性和自制力,能够自己做决策,决定自己要去干什么了,这个阶段就算成功了。

15-18岁,

这是人生最重要的高中阶段了,这个阶段决定着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长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削盘水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