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景的“碳中和”观:风机降本与减碳并不相悖

 wan0425 2023-06-08 发布于江苏

碳中和变革,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工业体系的重大变化。

对于这场如火如荼的碳中和变革,有些人报以迟疑的态度,有些人则选择主动拥抱;有些企业将减碳看作成本与负担,有些企业则认为这是一个机遇。远景,就属于后者。

日前,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发布了《风机碳足迹与低碳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作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可再生能源、电池、智能物联网等零碳全栈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远景以风电起家,在风电领域更是贯穿了碳中和的理念。

远景智能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表示,该报告旨在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风机碳足迹情况,明确与国际标准一致的风机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全面精准地计算风机碳足迹数值,探究影响风机碳足迹的因素,以及为未来如何降低风机碳足迹提供参考路径。

远景以“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为使命,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成果显著:与奔驰合作生产了全球第一款零碳电池,发布了零碳绿码,并在内蒙古成功打造了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

目前,公司正计划以此为基础,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与合作伙伴一起,走向更远的碳中和的“星辰大海”。

1

降本与减碳的悖论

碳足迹,是一个比较形象的称谓,指人类的某种活动或某种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直接或间接碳排放的衡量指标。

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中1.5℃的温控目标以及践行我国“3060”战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风机发电过程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但如果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从原材料到风机制造、运输及报废等过程中,还是会涉及到不同程度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邱林告诉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说。

根据《远景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在风机全生命周期中,原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最大,占风机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总量的49.3%,其次是风场建设环节,约占40.1%,运维阶段占比最低。

在当前全球气候问题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在电池和光伏产品的碳足迹要求之后,发达国家正在以生命周期碳排放为基础,要求风机主机厂提供风机的碳足迹信息,以纳入其采购决策。

对此,邱林认为,未来,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驱动下,未来风机碳足迹可能会作为出口的一个评价标准。对于风机制造商和供应商而言,如何减少风机的碳足迹并提供相关的碳足迹报告,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然而,对于当前的风电行业来说,现在提减碳似乎并不是好时候,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较大。

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自2022年起,我国风电建设成本快速降低,机组市场价格也进一步下降。这虽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招标市场价格曲线持续下行的走势,让风电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尤其是整机企业倍感压力。一些企业认为,如何降低成本已经让企业业绩承压,如果再推行减碳,势必会进一步挤压产品的利润,影响行业正常发展。

但远景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实当你做过大量的产品碳足迹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产品碳足迹的高低其实和产品的成本是正相关的,”邱林告诉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当你的产品碳足迹越高的时候,需要的能耗越高,成本就越高。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减碳和降本并不相悖。”

另外,当前风电降本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风机大型化,单机容量、叶片长度纪录被不断刷新。报告认为,提高风机发电小时数以及风机的大型化是降低风机碳足迹的有效途径。这些参数的提高,意味着风机的捕风能力、发电效率的提高,而采用更高效的风机,可以减少单位电量的碳排放。

邱林表示,风机大型化,能实现较低的度电碳足迹。“所以我们看到风机的度电碳排放趋势,也是从过去比较高的阶段不断下降,之前是40—50克二氧化碳每度电,现在是10克甚至比10克还要低, 2022年远景的EN-171/6.5风机的度电碳足迹已经降到了5.56 gCO2-eq/kWh 。”

2

破解碳足迹计算难题

不仅是在欧美,我国也在大力推进碳足迹相关标准的制定。

2022年8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同年10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强调开展能源装备重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研制。

国外要求叠加国内倡导,以及风机降本的驱动,许多风电企业开始加入“减碳大军”。不过在当前,全球尚未构建一个统一完整的、各国互认的风机产品碳足迹计算标准,这成为风电企业减碳的另一阻碍。

“我们看到了国际国内对风机碳足迹的需求,但无论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还是客户,当他们想要了解风机碳足迹的时候,没有相关资料,也没有相关统计报告或者数据库。”邱林告诉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远景《风机碳足迹与低碳发展报告》的发布,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痛点。报告明确了与国际标准一致的风机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全面精准地计算风机碳足迹数值,为产品减碳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路径。

“在计算风电碳足迹时,远景考虑的是全生命周期,包括了风机的制造以及风场的每一个环节所带来的能耗。”邱林表示,“一般来说,计算风机产品的碳足迹,难点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活动数据的采集,另外一个就是因子库的选择。”

针对活动数据的采集,远景推出了“方舟能碳管理系统”,通过与供应链合作,采集生产制造每一个环节的能耗、碳排等。同时,在当前相关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碳数据造假门槛很低,远景能源则采用了物联网、云储存等手段实时更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了解到,远景目前正在开展与100余家重点供应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这些供应商也会通过方舟能碳管理系统来收集碳排放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去分析产品的碳足迹。邱林透露,“未来远景生产的每一台风机都有碳足迹的标签。”

因子库的选择,是影响碳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有待完善的地方。邱林表示,因子库是由碳排放因子搭建的数据库。“像我们针对风机产品的碳排放因子库,就是涵盖了风机各个不同原料,甚至是不同生产过程涉及的能耗使用的因子。”

通过在因子库选取因子,加上现场收集的原材料用量、能耗用量,可以相对准确地计算风机碳足迹。

“我们自己在计算的过程当中,会根据国内的生产的工艺和实际的生产的水平去计算出相应的因子。如果国内有一个成熟的数据库,就会大大的减少碳足迹计算的误差,实现更加精准的计算,远景也致力于建设这样的因子库。”邱林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