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归隐山林,辞别王维,写下一首诗

 读书工 2023-06-08 发布于浙江
孟浩然可算得上是我们的一个启蒙老师,人们在出生周岁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背诵他的诗歌“春眠不觉晓”了。孟浩然一生勤奋努力,但是求官不得。他决意离开京城长安,归隐故乡鹿门山,于是写了一首诗告别好友王维。

《留别王侍御维》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诗的题目是赠别王伺御,当时王维任监察御史,唐代称监察御史为伺御,所以孟浩然在诗歌里也这样称呼他。王维是孟浩然的好友,同是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诗歌的首联"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写出了自己进士考试落第后的艰难处境。当然还不只是科举落第这段时间,甚至整个前四十年都不顺利。

孟浩然用功读书,广结朋友,还请人引荐,该努力的都努力了,跑遍了长安城,也一无所获。“寂寂”就是孤独落寞。别人的冷眼相对和自己的孤独伤感,使他已经对仕途完全失去了信心。
所以就有颔联的“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这里“芳草”是指回归田园过隐居生活,不再去低三下四地求人,不再去过问政治,铁了一条心像陶渊明一样回家种田。
这里的“芳草”,就是孟浩然心中的理想世界,就是避秦的世外桃源。孟浩然诗中的言外之意,参加进士考试,追求功名利禄,本身就是错误的。

现在觉悟还不晚,只是可惜这样就要离开长安,离开好朋友王维,还有张九龄。对于王维和张九龄,他们不但是朝中高官,而且还是当时诗坛上的高手。
孟浩然曾经干谒过张九龄,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之句。后来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时,还不忘招孟浩然为幕僚。
颈联“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是对当时用人制度的愤愤不平。孟浩然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但是当权者没有谁来提携他。所谓的知音,关键时刻也帮不上忙。“当路”指当权者,“假”有提携之意。

孟浩然曾经在王维的住宅里遇见过唐玄宗,他还献上了诗歌《岁暮归南山》。可惜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惹怒了唐玄宗,导致自己进入仕途的希望完全落空。
当然孟浩然也是很有个性的。李白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荆州韩朝宗赏识孟浩然的才华,有意在皇上面前举荐他,但是孟浩然竟然因为与朋友饮酒爽约没有到场。
说到知音,李白也算一个,他非常崇拜孟浩然,但李白没有地位。张九龄任丞相,可谓位高权重,但是由于有李林甫、杨国忠以及杨贵妃等人的存在,张九龄自己不得不谨慎行事。

所以诗歌尾联以“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结束,表达诗人回归田园告别王维之情。京城如此热闹繁华,但对他孟浩然来说,只不过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梁园虽好,并不是久留之地。
所以他决意要回到故乡去,那里有鹿门山,有岘山。就像晋朝的陶渊明一样,“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关闭门户,与世隔绝。只是这样就不得不告别王维,从此两人再也难得相见。
孟浩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最后落得个一辈子布衣,隐居山林。诗歌虽然是辞别王维,表达了深厚的朋友之情。但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失意后的牢骚和愤愤不平,以及那种无可奈何。

李白有诗赞扬孟浩然说,“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看来这些是朋友之间的溢美之词。从孟浩然告别王维这首诗来看,他之所以归隐,并不是不想做官,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使他无能为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