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压岁钱,大家准备怎么处理?作为儿科医生,我严格按照权威推荐做……

 Dr老爸的育儿经 2023-06-08 发布于四川

春节过后,孩子们的腰包一定鼓起来了吧。

现在的孩子,压岁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别看年纪小小,个个财大气粗。

有了钱,小屁孩们的气势就完全不同了。

昨天,小熊在餐桌上问外公:“外公,你买菜需要用钱吗?”

外公说:“当然要用钱买喽。”

小熊接着问:“那外公你有钱吗?”

外公连忙屈服:“我没钱。”

小熊听了,趾高气昂地说:“我有,我有很多钱!”

妈妈试探着问:“那你愿意给外公一点钱,让外公给我们买菜吗?”

小熊可一点儿也不熊,一副大款面对叫花子的语气,大声说道:“行,给一百,够不够?”


悄悄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年前的圣诞节,小熊收到了一个存钱罐作为礼物,他爱不释手,将压岁钱统统存了进去,我和熊妈偷偷将里面的红票票全部取了出来,换上一堆零钱进去。

狸猫换太子,神不知鬼不觉


当然,这个策略只能用来骗骗小熊,对小丫姐姐可不能如此

那么,对于小丫姐姐,该怎么做?

别急,有专业推荐可做参考:


01

先看看别人的建议


美国儿科学会曾在其官网上发布过这篇文章:Managing Money(金钱管理):

其中的观点来自美国儿科医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非常值得我们中国父母参考借鉴,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点:

先说明一下,这六点针对的年龄范围是小学至初中,太小的孩子,不懂金钱的意义与用法,所以,并不完全适用于小熊这样的熊孩子。

1、提供金钱

建议定期提供一定量的金钱,用于孩子零花。

比如可以每周给一次,或每月给一次,但一定要固定时间和数量,这样能给孩子一个明确的预期,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从而学会合理计划、合理分配。

对于较小的孩子,比如5、6岁,刚开始明白金钱的含义,建议少给一些,每周给一次,否则,他们可能会把一个月的零花钱在一天之内全部花光;也可能在面对“巨款”时手足无措。

而较大的儿童,如果对花钱已有了一定经验,则可以一月给一次,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学会合理分配。

美国儿科学会强调,不能让孩子全部用家务劳动来换取金钱,而应把它作为一种额外的奖励方式。

通过打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打工——自己挣钱自己花是美国父母常用的方法,这一方式也越来越被国内的家长们接受和推崇。但是,凡事皆应有度,有研究表明, 每周工作时间超过20小时的青少年,学业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这一点对我们意义不大,因为我们的孩子从早学习到天黑,没时间工作

2、怎么用钱?

孩子们刚刚拥有可以由自己全权支配的金钱时,其反应往往出乎爸爸妈妈们的意料。

如果给他们20元钱,一些孩子会认为自己发了一笔横财,恨不得把超市里的东西全买下来;但另一些孩子可能会是“吝啬鬼”,一点钱都舍不得花。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做到:让你的孩子既能体验到把钱花好的乐趣, 又能体验到浪费金钱带来的失望。

过度干涉是中国式父母普遍的操作模式,勤俭节约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因此,很多父母如果看到自己孩子在花钱上大手大脚,或者买了明显在价格上不值当的物品时,往往反应过度。

殊不知,犯错误是孩子取得进步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如果他们浪费了自己的零花钱,自然会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喝西北风;如果这次买东西吃了亏,下次再买时,甚至再下次、再再下次时,总会明白过来。

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成功的喜悦,也必须要经历失败的痛苦,作为父母,大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吧。

3、谈论金钱

东方传统文化可能会有羞于谈论金钱的一面。但是,要让孩子树立良好的金钱观,这一做法必不可少。

举个例子,如果你9岁的女儿喜欢上一件昂贵的衣服,那可以与她谈谈,如果要买下这件衣服,所花的钱是她多长时间的零花钱,同样的钱可以买些别的什么。

交流了这些信息后,再让孩子来作出选择。如果她愿意并且以她的财力能够负担,那她当然可以买这件昂贵的衣服。不过,她应该知道:自己有选择权,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独自承担其后果,就算后果是花掉自己一整年的零花钱。

从广义上讲,和孩子谈论金钱,不仅仅是语言,也可以是行动。例如,和孩子一起去商场超市购物,当着孩子的面比较物品的价格和质量;让孩子看看你怎么付款、怎么使用优惠券,等等。

4、清单与预算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让他在一次购物前先列出需要购买物品的清单;继而,可以让他计划出一周甚至一月的预算。

这样做的重要性,只需看看目前数量庞大的“月光族”就知道了。

我们成年人也常常有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是去超市买一箱牛奶的,但是,到了超市后,看到面包还新鲜,就买了一点;再看到多肉植物很可爱,又买上几盆;然后发现拖鞋打折了,那必须买几双。

结果,回家后才发现,自己买了一大堆并不需要的东西,但是没买牛奶。

所以,在无限的购买欲望与有限的金钱之间,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作出良好的平衡。他们需要知道,有时必须作出取舍,如果确实需要额外的金钱,那就得通过工作来取得。

5、网络购物

对于网络购物,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只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如果家长自己就是剁手达人,家里堆满了未拆封的包裹,那就需要先反思自己,再去教育孩子。

当你的孩子需要网络购物时, 可以鼓励他在线选择,但决不是通过浏览购物网站来创造本来没有的需求

6、慈善

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对这一点并不是很重视。

但美国儿科学会认为这非常重要,在基督教的背景下,他们认为:一个致力于慈善的家庭才是一个被上帝祝福的家庭。

所以,其建议是:鼓励孩子找出他想要去帮助、支持的慈善对象及其原因,然后找到适合的捐款方式。

虽然我们中国家庭多数没有基督教信仰,但是,和孩子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慈善,也是培养孩子爱心与分享的良好方式。

02

再回到我们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回到压岁钱的问题。

我认为,既然是给孩子的压岁钱,那钱的所有权人当然是孩子。但是,由于孩子是未成年人,家长应有监管的权利与义务。

那么,在家长的监管下,这个钱应该怎么处理?

我的建议是:

1、把压岁钱作为一年的零花钱,按每周或每月分配给孩子。

这样,既能让孩子有一定的金钱可供支配,也不至于让他们在年初是大富翁,年末却成了穷光蛋。

如果压岁钱太多,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其中一部分储蓄起来,让他们同时学习储蓄与利息等观念。

2、至于已经给予孩子的钱,不要过于干涉,放手让他们去尝试怎么用。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Managing Money(金钱管理)这篇文章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句话是这个:

如果一个人必须等到成年才能学习理财,那么,他很可能永远学不会。


03

最后,说说我家的情况

小丫从小就收到了不少压岁钱,可以说,小小年纪,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富了。

作为家里唯一的富婆,甚至在某些急需现金的时候,我和丫妈还向她贷过款

我专门带小丫去银行开了属于她自己的账户,并与她讨论要不要做一些投资,如股票、外汇、贵金属,等等。

关于财商的童书,如《小狗钱钱》,我也早就与她共读过了。

就是这本书,强烈推荐。

但是,小丫仍然对于金钱没有什么概念。

或许是先天对于数字就不敏感,或许是平时没有怎么花钱,她有什么需要,想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她,所以,对于金钱,小丫真的很弱智。

记得小丫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排练节目,小丫和另外两名同学晚一些出来,我在校门口等他们。

想到孩子们辛苦了,我就带着他们去附近的小卖部,让他们每人选一支冰激淋。

三支冰激淋,老板说一百多元,对于一向很low的D爸来说,确实感到有些意外,冰激淋怎么这么贵?

老板立刻解释,这是什么什么品牌,所以贵一些。

小丫没什么反应,我估计她是不知道,对于冰激淋来说,这个价格算不算贵。但是,另外两个孩子马上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要这种冰激淋了,换个便宜的。

虽然我告诉他们,没关系的,喜欢这种就买它,但那两个孩子坚决不同意,表示太贵了,普通的就行。

其实,那两个孩子家庭条件都很好,他们不愿意买这种冰激淋应该不是经济条件上是否买得起或客气的原因,而是对于金钱,对于价格有自己的看法,觉得不值。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与同龄孩子相比,小丫的财商为负

于是,我和丫妈好好沟通了这个问题,最后提出的方案是:小丫目前拥有的钱她存着不动,我们每周再给她20元钱,并且鼓励她把这个钱花完。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丫学会花钱,在花钱这个过程中理解金钱,理解价格。

不过,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难,现在的孩子真的什么都不缺,就连这点钱也花不出去

我们又想了个办法,引导她将用不完的零花钱存起来买一件她喜欢的“大件”。

虽然,这一步一步,让我绞尽脑汁,不过,教导孩子认识金钱、学会用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比得上学业成绩。

所以,还得继续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