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惊!患者肺里惊现一只蟑螂。这事儿,其实可以展开聊一聊

 Dr老爸的育儿经 2023-06-08 发布于四川

前几天,一位朋友发了这张X光片给我看:


外加一段绘声绘色的故事:

据说印度某患者因胸痛去医院照X光片,结果发现,他的胸腔里面有一只大蟑螂!

医生大惊失色,嘱患者去国外手术取出蟑螂。患者为了求生,变卖家产,到了美国,美国医生看了片子后,不紧不慢说道:“你的肺里没有蟑螂,这只蟑螂是X光机里的。”

当然,这肯定是个搞笑的段子,这张图片,估计也是P出来的假图。

不过,我想借此说明一个问题:

辅助检查,其作用,是辅助,其结果,必须经过医生的思考与评价,否则,闹出真正的笑话可就不好笑了。

例如,本次疫情的核酸检测。


01

新冠核酸检测

我估计,大家都被查过核酸,某些地区,都搞过好多次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核酸检测,它的结果靠谱么?

用棉签在咽部、鼻腔等部位刮一刮,可以刮下一些脱落细胞,如果这些细胞里面或外面有病毒,也会被一起带出来。


然后,利用化学制剂破解细胞或者病毒的外壳,提取遗传物质,DNA或RNA。

不过,病毒很小,其遗传物质的量也很少,不容易被检测到,所以,还要利用技术手段扩增它,也可以理解为大量复制它。

当复制出的病毒遗传物质片段足够多时,就能被设备检测到,即为核酸检测阳性。

由此可见,如果新冠核酸检测阳性,那患者取材部位存在病毒的可能性就很大。

例如,咽拭子取样,如为阳性,则说明患者咽部存在病毒,这一般不会错。

但是,有病毒存在,不一定发病,或许敌军只是来骚扰一下,很快就被免疫系统击退。

而且,如果存在死病毒,也可能出现检测阳性,因为我们查到的,只是该病毒遗传物质的片段。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那就更不好说明问题了。

有可能,取材的部位恰好没有病毒,或者数量太少,即使经过大量复制,也难以被检测到。

就算一个人被新冠病毒所感染,出现肺炎、腹泻,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现,也不能说他的咽喉、鼻腔处一定有病毒!

所以,核酸阳性,很大可能是真阳性,但也不是100%;核酸阴性,则有比较大的几率是假阴性。


02

肿瘤标志物

再聊一种常见的辅助检查吧,肿瘤标志物。

大家体检身体的时候可能也查过,就是抽血查一些指标,如果增高,则有患上某种癌症的可能性。


这项检查还是有些意义,不少癌症患者体内确实有某种或某几种肿瘤标志物增高。

但是,很多时候,虽有肿瘤标志物增高,却并非癌症,特别是轻度的增高。

可这个名称,肿瘤癌症,真的很吓人!

前段时间,我一朋友的孩子因下肢疼痛,在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其中就包括肿瘤标志物,而且,某项结果,还真的升高了。

妈妈看到这样的检验结果,当然无法保持淡定,四处求医,反复检查。但作为医生,我们都知道,这点异常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03

重点来了

所以,本文想表达什么主题呢?

很多患者、家长到医院看病,都热衷于做各种检查,只要看到检查结果正常,就无比高兴,看到红箭头,则紧张万分。

辅助检查增多,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过去只能依靠医生看、听、摸,甚至猜测的问题,自从有了各种检查,就像给我们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让医生变得耳聪目明。

因此,我支持多做检查。但是,对于结果的解读,必须要依靠医生脑子里面的医学知识与逻辑能力作出综合判断。

检查结果正常,孩子不一定就没问题;结果异常,孩子也不一定就有问题。

1+1=2,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不适用于我们的真实世界。

前段时间,有经验的自媒体朋友好心告诫我,信息时代,大众的需求是迅速获取有用的信息,没人还有耐心去开动脑筋,必须简单明了,直接说,该怎么做!

我也根据建议去看了看他的推荐,什么“只要做好这三点,孩子就能怎么怎么样”;“1分钟看懂血常规报告”;“只要这项检查阳性,你就要怎么怎么”,等等,都很火。

可惜,世界并非如此简单,思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否则,脑子越不用越生锈。

判断自己的脑子是否已经生锈,可以回忆一下,你在看到本文开头蟑螂那个事儿时,是怎么想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