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小看那些五十岁还在折腾的人

 布衣粗食68 2023-06-08 发布于湖南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

似乎很多人把“天命”两个字看得很重。认为过了五十岁,一切都是“命该如此”,要是使劲折腾自己,反而会把现有的东西弄丢,得不偿失。

事实上,孔子五十岁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自己要干嘛,然后诲人不倦,一直到过世前一周,还和学生子贡在谈论周王朝的礼仪变化。

不难发现,“知天命”,却不认命,才有真正的好命。

01

折腾智慧,人生逆袭。

五十岁之后,还能有所作为吗?很多人觉得,应该去老年大学了,还能干嘛。

尤其是女人,也许在五十岁就退休了,最该做的事情,就是跳广场舞,学几个优美的动作,然后去听各种养生讲座,为家人做出更加美味的饭菜。

从平均寿命来看,从五十岁到死亡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二十多年,就是从河东到河西的过程,怎么可以坐在等老呢?

西汉的朱买臣,三四十岁时,靠打柴为生。日子很穷,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挑着柴,还要背书。别人都笑话他,迂腐。

快五十岁时,朱买臣经朋友介绍,到会稽郡当一名差役,借工作之便,去了一趟京城,偶遇了老乡严助。

在严助的帮助下,朱买臣有了一次和汉武帝对话的机会。他把《春秋》《楚辞》讲得头头是道,因此得到了中大夫的官职。

《初学记》记载:“朱买臣孜孜修学,不觉雨之流粟。”

大名鼎鼎的姜太公,七八十岁还能遇到周文王,并成了周朝的开国功臣。他的成功之路,体现在一本《太公兵法》里。

智慧是“无穷尽”的,除非你不愿意去学习了。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某个老人,读书多了,就变成了作家;某个老人,摇身一变就成为了画家。如果你羡慕这样的老人,你就积极折腾智慧,也能做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小学时的格言,其实是终生受用的。

02

折腾金钱,有勇有谋。

人无钱,不如鬼;汤无盐,不如水。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金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否则就会晚景凄凉。

五十岁的人,应该有一些积蓄了,不折腾的话,养老的问题应该是不用担心了。

要懂得,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如果一个人满足于当下的钱,那么就是“钱满了”的征兆,以后就会亏钱。因此,聪明的人,不会让金钱达到“满”的状态。

想要金钱不“满”,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提升欲望、适度花钱。

花钱去做点什么,而不是当守财奴,生活才会因为金钱而变好。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句名言:“尽力的赚钱,尽力的存钱,尽力的捐钱。”

他开启了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巴菲特、比尔盖茨都受到他的影响,后半生开启了捐助模式。

另一个靠石油起家的富豪亨利希·谢里曼则更加神奇,上半生坚持做生意,还喜欢《荷马史诗》里描述的场景。

当他赚了很多钱之后,果断放弃了石油生意,开始做考古的事情,先后挖掘了两座爱琴海古城。最后,他被定型为考古学家。

花钱去做点什么?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后半生会更有意义。如果你只是浑浑噩噩地吃饭、跳广场舞,带着孙子乱跑,会觉得太普通了。

起码你应该想一想,人生有什么理想,花一些小钱就可以实现;或者你可以善良一点,给子孙后代积德积福。

03

折腾爱情,重塑自己。

总有一些人,在儿女高中毕业时,就离婚了。算一算,此时的父母,应该是五十岁左右。

为什么五十岁还要离婚?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丢了老伴,太可惜了。要是后半生一个人过日子,孤孤单单的,那就是悲剧。

很喜欢一段话:“我们之间最大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你在我面前,我却感觉不到。”

和一个自己很厌恶的人牵手,不会觉得手心有温暖,而是觉得很扎手。

一次次被同一个人伤害,还真的不如一个人过。

有一个网络红人苏敏,五十多岁了,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家庭,开启了单人单车旅游模式。她追求独立,不再承受丈夫的各种碾压,不希望自己抑郁下去。

在外奔波多年,她回到家,本以为丈夫会变好,但是糟糕的爱情,仍旧是生命的困扰。

她说:“回来前就怕跟老公见面,之前还抱有希望的,但还是不被理解,大家就分开过好了。”

为什么一直要在破败的婚姻之下生活,为什么一直要低人一等。好的婚姻,是平等的,而不是谁在委曲求全。

如果是婚姻没有达到破裂的程度,也要折腾几次——修复那些不完美的地方。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一个家庭,如果有窗户破了,不去管,就会有更多的窗户破裂,接下来是门也会被破坏。

折腾是为了更好地相爱,为了做自己、爱自己。

04

当然,余生要折腾的东西很多。还有人折腾房子,希望改善人居环境;有人折腾钓鱼的爱好,成为了行业里的高手;有人折腾土地,在家乡创造了业绩。

有道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徒留空名在人间。”

《庄子·田子方》里说:“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不要在五十岁就过分追求稳定,让生命开始倒计时。而是当成下半场的开始,内心蓬勃起来,生命丰富起来。

折腾该折腾的,享受该享受的,才是通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