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特勒的失误:如果不调走霍特,德军或许能拿下斯大林格勒

 James5291 2023-06-08 发布于北京

在“蓝色行动”第一阶段顺利完成的时候,1942年德军内部上下都洋溢着一股乐观的气氛。

彼时,南线德军刚刚在哈尔科夫消灭了30万苏军,把苏军像撵兔子一样追着打,苏军毫无还手之力。 无论是希特勒还是一个普通的德国士兵,都认为他们将顺利的完成蓝色行动最初制定的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这两个目标。

我们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为此欣喜若狂。

看看,前后不到三个月,就把苏军从哈尔科夫一路打到了沃罗涅日,看以后谁还敢说他不懂指挥?

兴奋之余,希特勒还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当在南部战场上,主攻顿河-斯大林一线的德国第六集团军和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已经成功击溃了面前的苏军,使苏军陷入了大溃退之中,但在罗斯托夫地区却仍热有着苏军的重兵集团存在。

于是在7月13日,希特勒便下达命令,让原先在中部地区的第四装甲集团军从B集团军群调到A集团军群,配合克莱斯特的坦克部队合围盘踞在罗斯托夫地区的苏军。

这样一来,在德国两个装甲集团军的合围之下,罗斯托夫地域内的全部苏军肯定难逃一死。

然而,希特勒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那就是按照“蓝色行动”最初的计划,只有在B集团军群占领斯大林格勒,保证进军高加索部队的侧翼安全以后,A集团军群才会进攻高加索地区。

如果第四装甲集团军被调走,那么仅靠第2、6集团军和匈牙利的一个集团军,德军能用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将大大缩减,尤其是宝贵的机动力量,倘若B集团军群未能攻占斯大林格勒,那么战役走向必定会向着不利于德军的方向发展。

德国想要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地点取得胜利,最后的方式是先攻占其中一个,而不是分兵同时攻占两个目标,如此一来,南线德军的兵力劣势就会被无限制的放大。

最先预感到这种危险的是当时B集团军群的司令博克。

在得知希特勒让霍特南下的命令之后,博克在7月13日中午就发了一封电报,指出了这个决策将给南线德军带来多大的风险。

在博克看来,德军尽管在最近几个月的攻势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由于机动部队太少,德军并没有像巴巴罗萨计划初期一样大规模合围苏军的主力部队,很多苏军部队都只是受到重创,然后便乘着铁路线往斯大林格勒方向撤退,在哪里他们可以得到大量兵员、弹药、武器装备的补充。

莫斯科战败的经验已经让博克这位老元帅深刻的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永远不要低估苏联的抵抗力量。

简单来讲就是:别浪,打稳一点。

但这时的希特勒已经听不进去博克的谏言了。

希特勒原本就对博克未能拿下莫斯科心有不满,自己不追究他的责任已经够好了,但是没想到在他居然在自己已经带着德军赢得这么多胜利的时候,跳出来唱反调。

当场表示很愤怒。

好啊!

你不是说苏军主力没有被歼灭,我现在分兵有危险吗?那我就追究你在这之前没能歼灭苏联重兵集团的责任。

于是希特勒当即下令解除博克的职务,由魏克斯来接替博克的职务。

由此,费多尔·冯·博克,这位论战略眼光在德国国内仅次于曼施坦因的一流名将便退居幕后,再也没能回到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军队。

本来希特勒任命魏克斯来接替博克的职务,就是因为博克反对让霍特的部队南下,作为被希特勒调过来的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哪能不懂希特勒心里怎么想的?于是便按照计划,让霍特率军南下,并且带走了原先属于第六集团军的一个军。

霍特的南下,成功的给了苏联南方面军巨大的战略威胁,迫使苏军从罗斯托夫撤退,德军由此占领了罗斯托夫,打开了通往高加索的通道。

随后A集团军群便紧随撤退的苏军,一轮南下,开始进攻高加索地区。

而在这个时候,斯大林格勒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7月16日,德国情报部门向希特勒发出第一次预警,斯大林决定调用一切力量来守住斯大林格勒,苏军重兵集团正在往斯大林格勒方向集结。

7月18日,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得到确切情报,证明苏军已经在往斯大林格勒集中重兵。

德军统帅部的注意力马上就从高加索地区转移到了斯大林格勒上,因为攻占斯大林格勒对于整个南线作战行动是太重要了。

从地图上看,如果德军想要保证A集团军群的侧翼,就必须要占领斯大林格勒,而如果斯大林格勒在苏军掌握之中,那么苏军重兵集团一个突击就可以完全切断A集团军群的补给线,把A集团军群困死高加索地区。

希特勒一眼就看出这一点,马上就把攻占斯大林格勒放的目标放在了第一位,命令前线部队尽快出发占领斯大林格勒。

而这时,B集团军群的第二集团军和匈牙利第二集团军都部署在北线,用以抵挡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右翼部队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能够用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只有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

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如果德军能在苏军援兵完全到达之前就占领斯大林格勒,那么第六集团军依靠着顿河作为天然防御体系,就能以很少的部队牵制住苏军的重兵集团,使得B集团军群可以调动更多的部队去配合A集团军群攻占高加索油田。

相反,如果德军没能占领斯大林格勒,那么一旦B集团军群的防线被德军突破,A集团军群就将遭遇灭顶之灾。

作为德军内部的战役专家,保卢斯虽然性格上可能有点犹豫,但战役眼光一点也不含糊,在明白斯大林格勒对于A集团军群的重要性以后,当即决定尽快发起攻击。

7月22日,在援军尚未到齐的情况下,保卢斯就对斯大林格勒发起了进攻,意图在苏军结束混乱状态之前一举拿下斯大林格勒。

在这个时候,保卢斯手里只有36万人,其中有2个装甲师和2个摩托化师,共计290辆坦克可用,而其余的坦克都被霍特带去了南线,用于攻占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因此少了1/3的装甲力量。

而此时防御斯大林格勒的苏军虽然还处于溃退之中,但铁木辛哥积极调配援军的努力之下,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部署总兵力已经高达54万人,单靠一个第六集团军其实已经很难攻占斯大林格勒。

7月22日,保卢斯按照计划发起进攻,他把自己的主攻方向集中在了中部,因为这里距离斯大林格勒最近,只要能击败正面防守的苏军,他的部队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斯大林格勒。

因此,保卢斯动用了手上全部的机动兵力,外加6个步兵师对在正面防御德国第六集团军的两个苏联两个集团军发动猛攻。

此时,防御斯大林格勒正面防线的恰好就是苏联第62和第64集团军,也就是日后跟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缠斗的那两个集团军。

保卢斯在最开始的战斗中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第62集团军的右翼,集中了6个师的优势兵力对62集团军只有3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防御的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很快就突破了第62集团军的阵地。

而在南线,保卢斯最初布置的南路突击部队也在7月25日投入战斗,以3:2的微弱兵力优势,猛攻苏军第64集团军的防线,也很快击退了苏联第64集团军。

但由于少了1/3的机动力量,保卢斯没能完成合围这两个集团军的目标,因此苏联第62、64集团军虽然在保卢斯的猛攻之下,伤亡惨重,但是并没有被包围歼灭,而是一步一步往斯大林格勒方向撤退。

保卢斯的进攻行动自然不可能瞒过苏军,在保卢斯发起进攻的四天以后,也就是7月26日,在斯大林的严令之下,苏军决心以第1、4坦克集团军,还有第21、62、64这三个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对保卢斯的进攻部队发起全线反击,以求击败保卢斯的部队,守住斯大林格勒。

但由于时间问题,直到7月27日,真正能用来发起反攻行动的只有第1坦克集团军下属的第28坦克军,以及第4坦克集团军的一小股先头部队,可就算只有这些部队,苏联能用来反击的坦克数量也高达550余辆。

于是,保卢斯不得不拿手里只有300余辆坦克,苏军的550辆坦克。如果霍特的部队还在,那么保卢斯也许可以通过一次华丽的反击,一鼓作气的击溃苏联反击部队,拿下斯大林格勒,但霍特此时却还在遥远的南方,保卢斯的部队只够维持防线并不能发起反击。

就这样,德军迅速攻克斯大林格勒的计划落空了,保卢斯未能占领卡拉奇的桥头堡,也就没办法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我们甚至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了。

从整体战略上来看,德军尽管自第二次哈尔科夫以来就不断取胜,成功的给予苏军重创,德国士兵的平均技战术水平也要高于苏军。但是德军战线却拉的过于漫长,兵力不足的问题日渐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德军未能迅速占领斯大林格勒,用可以最大程度节省兵力的防御作战来取代在斯大林格勒残酷的消耗战,那么南线德军被补给方便、兵力充足的苏军压垮就是早晚的问题。

事实也正是如此。

8月7日,重新发动进攻的保卢斯攻占了卡拉奇桥头堡,但是由于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机,给了苏军重整防线的时间,保卢斯的部队一直到8月底才彻底肃清在卡拉奇桥头堡的苏军,消灭3.5万人,缴获270辆坦克和600门火炮。

而这时,攻克斯大林格勒最佳的时机已经没有了。

在此之后无论保卢斯如何猛烈的进攻斯大林格勒,他得到的也只是在残酷巷战中不断升高的伤亡数字,而不是占领斯大林格勒。

战争,最终脱离了德军的预设轨道,变得无法操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