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前我国渔业品牌现状有哪些值得留意的方面?

 天然植提 2023-06-08 发布于山东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产资源的大国,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近年来渔业行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发展步伐放缓。尽管如此,我国的渔业发展仍然保持了稳中求进的趋势。

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和2021年水产品行业现状分析的数据,我国在2021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了29,689.7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达到了15,158.63亿元。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690.29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5,394.41万吨,捕捞产量为1,295.89万吨。我们的水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3以上。同时,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市场。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不断攀升,从1990年的人均11.5公斤到2021年的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了47.36公斤。

尽管水产品作为我国动物产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居民食物消费的大宗动物性食品中,水产品的消费份额占比远不足于猪牛羊肉等传统大宗肉类,仅为猪牛羊肉消费量的一半。除了受到传统饮食观念的影响外,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和各类渔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不足有密切的关系。未来,我们将会因努力推广水产品优势和品牌效应,把水产品消费份额逐步提高至更高的水平。

我国渔业品牌的发展现状

  • 我国渔业品牌的总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目前,全球前十大渔业巨头的总收入比重超过排名前一百的海产品企业的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然而,在这前十大渔业公司中,缺少中国品牌的身影。这表明,尽管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但并非水产品的贸易强国。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水产品仍以贴牌为主,以初级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此外,从每年更新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品牌价值地理标志100强、农业行业10强企业等榜单上来看,涉及渔业的品牌上榜率也相对较低。

  • 渔业品牌影响力存在地域性特征。我国的渔业龙头品牌仍以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为主,如山东省、辽宁省、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同时,海洋渔业品牌的影响力高于淡水渔业品牌的影响力。此外,我国大多数水产品品牌的影响面较为有限,由于消费者更关注水产品的新鲜度,品牌效益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多数渔业品牌只有在特定区域内才能建立市场覆盖面,大多数渔业品牌并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品牌。

  • 渔业品牌的产业链耦合度不高。渔业涉及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从上游的种苗、养殖、饲料、渔药,到中游的水产加工,再到下游的水产销售。目前,我国的渔业品牌建设多集中在水产品加工企业。少有渔业品牌能够形成“苗种+养殖+加工+休闲”的渔业全产业品牌链。此外,发展品牌渔业、数字渔业和多业态融合也很少,这也限制了品牌附加值的扩大。

  • 除了上述情况,我国渔业品牌还面临其他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品牌后续建设资金不足、品牌新品研发能力有限、品牌管理能力缺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品牌建设在我国渔业转型发展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整理自品牌建设助力渔业绿色发展[J].智慧农业导刊,侵删致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