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象列仙全传》《太平广记》神仙(18)

 zqbxi 2023-06-08 发布于江西

黄公望、冷谦、张三丰、周颠仙、颜笔仙等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297:颜笔仙、郭志空、宋有道

颜笔仙

文字出自:《神仙传》

【白话译文】

高邮人,年轻时很落魄,宋代宝庆初年,在街头卖笔而遇见仙人。那时他每天卖出十支笔就收摊,当时有个官员来访,问他能不能喝酒,他说能喝一斗,喝后完就作揖而去。把笔遗忘在了船上。官员命左右把笔拿去还他,好几个人用尽力气,居然也举不起一支笔来。

他有时把笔送给朋友,剖开笔管,里有必有诗偈,预言这支笔何年何月将会折损,并且预言那人的吉凶祸福,无不应验,因此,大家都叫他笔仙。

九十七岁那年,有一天他在庭中堆积了些稻草,放起一把火自己就跳了进去,在熊熊烈火中大家看见笔仙乘着火云飘然而去。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297:郭志空 或 黄房公(宋有道)

郭志空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三十二 金》记载:

按《山东通志》:郭志空,字超然,章丘人,号长春真人。尝遇异人,秘传真法。遂长坐不卧,善运气或化为灵风,或化为玉液。闻于朝,赐金冠锦服。

按《青州府志》:志空正隆中,游于蒙山,斜山之壑。会世宗闻其仙风,召至阙,问道。乃属其徒道安子曰:尔之缘契在齐鲁山中。道安与王伯和之斜山,开刱云庵一所。世宗赐额曰:栖真观。

黄房公(宋有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三十二 元》记载:

按《续文献通考》:黄房公,姓宋名有道,字德芳,号黄房公,沔阳府人。无云则能以符行云,有云则能披云见斗。故时号披云真人。一日,遇丹阳,授以金丹火候秘诀。行之,能令其身不死。因游东海,世祖封通元弘教披云真人。武宗加封通元至道崇文明化大真人。后莫知所终。或云在燕之长春观坐逝。

按《莱州府志》:披云真人。十二从刘长生脱俗,天性敏慧,道行淑真。开马鞍山一洞,神山七洞,还终南山羽化而去。有偈云:喝散迷云,驱回宿雾。万法无私,千峰独步。其徒以事闻,赠披云真人。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298:李珏(李双玉)、卢六、李贱子、张留孙、吴全节

李珏(李双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三十二 元》记载:

按《续文献通考》:李珏字双玉,蜀之崇庆州人。得黄房公金丹之道。即往邵武之武夷,潜修金丹。道将成,乃回。后至真州玉虚庵,以道授张紫琼。而入青城山,莫知所终。

卢六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三十 宋二》记载:

按《广西通志》:卢六者,上林人。生而性不食肉。一日,往樵大山,见二白衣童子,变幻可骇,因谓曰:汝且去,更十日可来,授汝道。如期而往。端坐石上,无言而化。乡人以为尸解。

李贱子

南宋时人。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五o:李仙者,宋融州(今广西融县)人,名贱子。佣于柳城孙龙氏家为耕奴。性喜眠,龙氏常责之。贱子乃结草为人,驱使耕牛。龙氏惊遣之。嘉泰中化去。雍正《广西通志》卷八七:为人除邪去疫,不假符咒立验。年八十馀卒,葬时举棺甚轻。

张留孙

张留孙(1248-1321年),元朝道教领袖。又名张宗师,是北京东岳庙的开山始祖,名留孙,字汉师。信州贵溪(今江西鹰潭市境内)人,自幼从伯父学道,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是张宗演弟子。

至元十三年(1276年),南宋亡,张宗演应元世祖忽必烈召去大都,张留孙从行。次年,张宗演还龙虎山,张留孙留在大都,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道教都提点之职。后来,他经历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四朝,备受宠遇,历次加封为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开府仪同三司。

张留孙死后,其弟子吴全节继任玄教大宗师。

吴全节画像,元人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

吴全节

吴全节(1269-1346年),元代著名玄教道士、书法家。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饶州(今江西鄱阳)人。

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元世祖,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

吴全节儒道兼修。其师张留孙在向皇帝奏对或与廷臣议论时,必曰:“臣留孙之弟子全节深知儒学,可备顾问。”

元代大儒吴澄称:“吴真人全节寄迹道家,游意儒术,明粹开豁,超出流俗。”许有壬曾奉敕给吴全节的画像写赞语,其中有两句:“人以(公)为仙,我以(公)为儒。”

工草书,善诗,有诗文集《看云录》若干卷,《代祠稿》诗二百余篇。吴澄赞其诗曰:“其诗如风雷振荡,如云霞绚烂,如精金良玉,如长江大河。”(吴澄《吴闲闲宗师诗序》)李存谓其诗“和而庄,丰而安,婉而不曲,陈而不肆,其正始之遗音乎!”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299:吴全节、黄公望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黄公望曾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而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等。著有画论《写山水诀》。

晚清民国王同愈绘《元高士黄公公望像》

【生平】

幼年出继:

黄公望生于南宋度宗咸淳五年己巳(1269年)八月十五日,住平江府常熟县城内子游巷。

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家庭贫困,黄公望十岁左右就出继给寓居在虞山小山头的永嘉州(今浙江温州)平阳县(今属浙江)黄氏为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

据陶宗仪《辍耕录》载,黄公望生父姓陆,义父姓黄。又据武汉新洲《黄氏谱序》中记载了黄公望和元代书法家、文学家黄溍是亲弟兄。元末明初,黄公望嫡孙黄荣曾追随朱元璋打天下有功,后被敕封为昭勇将军,子孙世袭绍兴卫指挥使。

拜师学画:

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黄公望开始学画。大约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到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在杭州时受业于赵孟頫。黄公望在赵孟頫书《千字文》后题诗:“当年亲见公挥酒,松雪斋中小学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公望《天池石壁图》上有翰林待制柳贯题诗,其中一句是:“吴兴室内大弟子,几人斲轮无血指。”

为官充吏:

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黄公望被浙西廉访使徐琰辟为书吏,被诬受累入狱。

关于黄公望充吏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录鬼簿》记载黄公望“先充浙西宪吏,后在京,为权豪所中”(天一阁抄本)。明代弘治《常熟县志·黄公望小传》称他“尝为浙西宪司史”;稍后的嘉靖《浙江通志》则进一步明确记载,元代至元年间,被浙西廉访使徐琰辟为书吏,但不久就辞去。以后的万历《杭州府志》及其他若干记述都引此说。

入道隐居:

黄公望出狱后师事金月岩,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派,并与张三丰、莫月、冷谦等道友交往,隐居在常熟小山头(今虞山西麓)。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

【注:张三丰的生平传奇、诗文、古画,系列连载,详见文末链接。】

黄公望五十至六十二岁期间,多活动于松江、苏州、常熟一带。长期浪迹山川。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居松江时,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

黄公望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富春江北有大岭山,黄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山居图》。此画开始创稿于至正七年(1347年),时断时续,历经数年,至正十年,黄公望已八十三岁高龄,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此图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当时社会上摹本就有十余种之多。但后来被烧成两段,后人分别名之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现藏于浙江博物馆。

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

晚年生活:

黄公望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六,葬虞山西麓。《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道内丹原理和功法。

黄公望死后成仙,后人留下许多传说。如周亮工《书影》:“李君实(日华)曰:常闻人说黄子久【注:即黄公望】……一日于武林虎跑,方同数客立石上,忽四山云雾拥溢郁勃,片时竟不见子久,以为仙去。”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也有“人传子久于武林虎跑石上飞升”的记载。方薰《山静居论画》更谓:“辞世后,人有见其吹横竹出秦关,遂以为蝉蜕不死。

张仙姑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三十 宋二》记载:

按《续文献通考》:张仙姑,南阳人,莫详其所以。人有疾,仙姑辄瞑目潜为布气攻之,俄觉腹热,如火已,而鸣声如雷。虽沈痼者无不愈。徽宗尝召至中都,后不知所终。

张模

张模,字君范,号紫琼真人。元朝饶州德兴(今属江西省)人。据《续文献通考》载,青年后闻道,遂皈依,改名道心。

李玨时寓安仁熙春宫,紫琼求授金丹,太虚不传授,紫琼行市中,施济乞丐钱三十文,太虚见而喜,乃以金丹大道悉付之。次年复会真州,始全火候。后以金丹大道传授给缘督子赵友钦,不知所终。

赵友钦

赵友钦或名敬,字子恭,自号缘督,因此别人就称他为缘督先生。宋末元初道士。他是宋室汉王十二世子孙。籍贯为江西鄱阳。宋朝灭亡后,他浪迹江湖。是一位有重要成就的科学家。其“极聪敏,天文、经纬、地理、数术莫不精通。”

赵友钦年轻时修习天宫遁甲术数,后在芝山村酒肆遇南派二祖石泰传授,他注《周易》数万言,著有《革象新书》、《仙佛同源》、《金丹正理》、《盟天录》。 可惜赵友钦的许多著述已佚,现存《革象新书》、《仙佛同源》,今人只能从其仅存的《革象新书》中了解他的科学成就。

《革象新书》是一部探究天地四时变化规律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他的几何光学实验活动及其成果。研究表明,“他的'照度随着光源强度增强而增强,随着像距增大而减小'这一粗略的定性照度定律内容,在西方 400 多年后才由德国科学家来博托得出'照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律。而且,他那从客观实验出发,采用大规模的实验方法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实践,这在世界物理科学史上也是首创的。比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意大利的伽利略早两个世纪。”

周史卿

周史卿,建州浦城人(现在福建建瓯一带)。北宋元佑初年(1086年),他到京城赶考,途中遇到一个道士,二人相谈甚欢,周史卿因此投身于修炼道术,就放弃进京赶考的机会,返回故里,带着妻子儿女隐居由果山,终日炼丹乐此不疲。后来,名声大噪远近闻名。士大夫经过此地,都上山拜见,以示尊道爱贤之意。

吕吉甫(也就是吕惠卿,字吉甫,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从建安(今福建建瓯)移官至宣州(安徽宣城),路过由果山,吕惠卿当时患有足疾,不能走路痛苦难耐,上山拜见就是想让周史卿帮忙治病。

周史卿请吕惠卿伸出脚来,发功治病,又令人用扇子狂扇,吕惠卿只觉得脚底冒火一般滚烫,直冲心脏。过了很久,热气散去,脚病真的好了。

周史卿在山上隐居二十多年,苦练仙丹,终于快要成功了。当晚,风雷大作,暴雨如骤,周史卿就觉得不妙。第二天早上一看,果不其然,练成的丹药不翼而飞。周史卿苦思不解,就想元神出窍出去寻找仙丹,元神出窍纵横驰骋天宇之间,也比肉身羁绊找的容易。临行前,周史卿再三叮嘱妻子:“我元神出窍要七天之后才能回来,可不是真死了,一定要照顾好我的肉身,绝不能将尸体火化或者损坏了!”妻子自然应允,悉心看守。

周史卿和一个和尚关系很好,和尚听到消息,来祭拜周史卿。见肉身不下藏,便极力劝说周夫人:“修道之人视骨骸为粪土,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可惜的?再说了,我跟周兄一道修炼多年,你还不信我?烧了吧!”周夫人也看自己丈夫的确没气了,就架不住和尚撺掇,哭着喊着就把丈夫的尸体火化了。

第二天,周史卿的魂魄就回来了,一看肉身被火化无可托身,简直都要吐血了(如果魂魄有血的话)!他无法现身,在空中斥责妻子,而后就离开了。

又过了一天,那僧人又来了。周夫人自然恼怒地要责怪他,和尚很纳闷,说自己刚接到噩耗,从外地赶来的,前天还在路上。这下该轮到周夫人吐血了!她意识到,前日来的肯定是妖魔鬼怪幻化成和尚模样,目的就是毁坏丈夫的肉身,不料居然得逞了!

而后,家人将周史卿画像供奉在僧舍,日日香火不断,更妙的是,每日都能在地上寻到四文钱,不知是不是周史卿给供奉的人发的工钱。他家还留有一罐醋,很多人都来舀醋,醋却从没干涸过。本县人刘翔感慨地说道:“果由山浅陋狭隘,根本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很显然,周史卿隐居选错了地方。  

这则故事有点像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元神出窍,归来时发现家人损坏了肉身,无奈之下魂魄四处游荡,发现一个拄铁拐的乞丐刚死不久肉身没坏,只得硬着头皮钻进去。

【提醒:】“八仙”的故事与古画,详见文末链接。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0

张拱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三十一 宋三》记载:

按《续文献通考》:张拱,汴人。宋举进士,不第,卖药宜春门,忽有道士抵,其肆授以枣七枚食之。不饥踰二年,溲矢俱绝,神明气爽,日可行数百里,后游名山,不知所终。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0:洪志

洪志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方士部列传三 宋二》记载:

按《九江府志》:洪志在青牛谷,通经史,善布算,遇异人授六甲荡魔祛疾之术,隐居庐山,常乘青牛,故称。

《有像列仙全传》里还记载他“常携一小篮,篮中脯果取之无尽。”

宋朝·陈舜俞《庐山记》里写道:“古名青牛谷,九江录云:昔有道士洪志,乘青牛得道于此,坛场犹存。唐人杨衡《宿青牛谷诗》云: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盖亦古之名迹,今为耕陇矣。”

岳真人

元时人。明·王世贞《列仙全传》卷八: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其母梦老人皓发冠剑投胎,次日有青气自西北天降至其家,于是真人乃生。长学道,师事太元真人。元至元中封崇元广化真人,大德初升仙而去。

景素阳

元末人。明·王世贞《列仙全传》卷八:襄陵(今山西襄陵)道士。师事梁古宾,居阜山道院。元末兵乱,乱兵欲杀古宾,素阳日:“师老矣,愿以身代。”兵即以刀砍素阳,刀断为三,兵皆晾异,罗拜而去。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2

莫月鼎

南宋、元代道教神霄派主要代表人物。人称“莫真官”、“莫月鼎真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浙江通志》说为钱塘人)。宋濂《元莫月鼎传碑》谓:“讳起炎,入道后,更名沾乙,自号月鼎。”大约生于南宋宝庆(1225~1227)年间。生而聪慧,酷慕道法和神仙家之说。初从四川青城山丈人观徐无极受“五雷法”,继闻邹铁壁王文卿“雷法”书,秘不传,乃委身童隶事之,终获受其书,尽得其术。于是可“召雷雨,破鬼魅,动与天合。”

《神仙传》里记载的“莫月鼎”:

【白话译文】

字起炎,本名洞一,是湖州人,他生的一表人才,仪容秀朗,肌肤如玉,目光炯炯,风度翩翩。他在青城山丈人观遇见徐无极,修学五雷法。又听说南丰有位邹钱壁,精通道法,秘而不传,他就委身童仆,尽心侍奉,最后感动了邹钱壁,终于在死前将道法传给他,从此莫月鼎自称雷师,能役使鬼怪,动静合道。他有时嬉笑怒骂,像有神灵在和他聊天一般。

元世祖曾召见他,当时天色晴朗,万里无云,皇帝说能否来点雷声呢?莫月鼎就拿起胡桃往地下一摔,雷霆应声而发,震撼朝廷。元世祖为之动容。又请他降雨,也如愿以偿。世祖大乐,重赏他以金缯,月鼎把这些贵重的丝织品剪成一段一段的,分赠给贫寒百姓。

莫月鼎爱喝酒,几乎无日不醉,醉后就翻起白眼看天,随之就有阴风飕飕地从袖子里飞出。他曾和朋友在西湖泛舟饮酒,当时烈日如火,他的朋友请他借来一片云遮遮凉,月鼎笑着拾了块果皮摆在酒杯里,顷刻间,有云从湖滨升起,冉冉遮住了太阳。

三才图会.全31册之1-10.王圻.黄晟撰.潭滨黄晓峰重校.清乾隆时期槐阴草堂刊_页面_3579:人物十一卷,莫月鼎【1162x2004像素】

一次藩厘观里的道士们中秋聚聚饮,正在觥筹交错之际,忽然觉得有乌云遮住了月亮,久久不散。月鼎当时正寄居在观中,道士猜想是他动的手脚,忙请他来赴宴,并且郑重向他道歉,莫月鼎用手轻轻一指,立刻云开月现,光华如洗。

在他七十三岁那年,月鼎端坐而逝,当时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而他的脸色红润,宛如生前。

三才图会.全31册之1-10.王圻.黄晟撰.潭滨黄晓峰重校.清乾隆时期槐阴草堂刊_页面_3580:人物十一卷,莫月鼎【1162x2067像素】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3

张三丰

文字出自:《神仙传》

【白话译文】

辽东懿州人,本名君宝,字玄玄,生有异相,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长七尺,须髯如剑。颈上梳着一个髻,手持刀尺,平时只戴一顶斗笠,身披一件破衲,不分寒暑,不修边幅。因此大家都称他“张邋遢”。

三才图会.全31册之1-10.王圻.黄晟撰.潭滨黄晓峰重校.清乾隆时期槐阴草堂刊_页面_3583:人物十一卷,张三丰【1162x2004像素】

张三丰行径特别,动则日行千里,静则瞑目十天,每逢吃喝,升斗立尽,有时候数月不食,若无其事。

元末,他住在宝鸡金台观,不久就坐化在观中。他的好友杨轨山为他置办金棺,刚要入殓,他居然又复活了。

复活之后的张三丰到了四川,在太和山结庵修炼。庵前有古木五株,他逍遥树下,猛兽不敢侵犯,鸷鸟也不敢攻击,人们都惊为奇迹。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3:张三丰

后来他又跑到武当山,对乡下人说:“这座山来日将名扬天下。”二十三年后,他指袖而去,四处云游,永乐年间,朝廷为他在武当山建宫留念,天顺年间又封他为“通微显化真人”,而张三丰确如封号所称,或隐或现,神出鬼没,不知所终。

【提醒:】

张三丰的一生传奇、诗文、古画,武当山真武大帝的传奇,系列连载,详见文末链接。

三才图会.全31册之1-10.王圻.黄晟撰.潭滨黄晓峰重校.清乾隆时期槐阴草堂刊_页面_3584:人物十一卷,张三丰【1162x2004像素】

张三丰全书_页面_007【1770x1471像素】

张三丰全书_页面_008【1770x1471像素】

张三丰全书_页面_009【1770x1471像素】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4

刘道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方士部列传二 辽》记载:

按《保定府志》:刘道秀,安肃人,生知谋道,年二十三,入盘溪山,礼和光道人为师,后归省,见村人暴死,又军市川刘氏妻暴死,皆给符立活。寓涞阳有盗二十馀人,谋夜劫居停家,秀知之,遽使大风欻起,盗因迷失溃去,其灵异多类此。年六十无疾而逝。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4:张中

张中

文字出自《神仙传》

【白话译文:】

字景和,临川人,少遇异人,教以太乙神数,能预言祸福,毫厘不爽。他平素头戴铁冠,因此号称“铁冠道人”。

当时朱元璋为了打天下驻军滁阳,召张中晋见。他对朱元璋说:“如今天下大乱,若非命世之主,不易平定,依我看来,你可以大有作为。”

朱元璋问缘故,他回答说:“明公龙瞳凤目,相貌非常,贵不可言。等到神采焕发,如风扫云翳的时候,也就是你登基称帝之日了。”

朱元璋非常欣赏他,就留他在营中任事,每次一齐出征,他都能察气色来辨吉凶。鄱阳湖一战,陈友谅已中箭身亡,而两军不知情,继续作战,张中望云气发现这件事,就上奏说:“陈友谅已经死了,而他的部下并不知道,还在为他卖力苦战,你何不写一篇祭文,让死囚朗诵出来,则敌军士气一定动摇,我军则可一举获胜。”

朱元璋如他所言做了,陈友谅的部队果然崩溃。徐武宁王在当将军的时候,张中对他说:“你两颊鲜红,目光如火,官至极品,可惜只得中寿,不能长久。”后来武宁王果然封王,富贵至极,却在五十四岁那年过世。

梁国公蓝玉曾带了酒访张中,张中便服出迎,蓝玉不悦,因而戏弄他说:“我有句话,请先生作个对子:“脚穿芒履迎宾,足下无礼。”张中立刻指着蓝玉所持的椰杯说:“手执椰瓢作盏,尊前不忠。”后来蓝玉果因谋反被诛。

张中在京城住了好些年,有一天无缘无故地从大中桥投水而逝,皇帝下令找他的尸体,却遍寻不获。第二年潼关守卫上奏说,某月某日,铁冠道人策杖出关,一对日期,正好就是他投水的那一天。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5:周颠仙

周颠仙

文字出自《神仙传》

【白话译文:】

姓名不详,自称是南康建昌人,十四岁时得了病病,在南昌行乞,前后三十多年,有一天忽然口发狂言,凡新官任,他必前往拜见,并且对新官说:“我来预告太平。”

当时元代承平日久,天下将乱,而周颠已看出将要复兴的征兆。明太祖每次出巡,周颠一定向前遮拜,每次都“告太平”。太祖很是厌烦,下令赐他烧酒灌他,而周颠狂饮也不醉,太祖就想杀他。周颠说:“你能杀死我吗?水火金杖,对我如同无物。”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6:周颠仙

太祖大怒,下令把他扔进大缸,底下烧起柴火,火熄之后,开缸一看,周颠赫然犹存,晏然端坐,毫发无损。太祖命令加大火力,继续再烧,过了许久开缸再看,只见烟雾弥漫,周颠正在打盹,如同大梦初醒,还想睡个回笼觉,容光更焕发了。

太祖无奈,只得让他寄居在蒋山寺中,他在蒋山寺每天都跟和尚有争执,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吃饭了,皇帝一听,立刻命驾前往探视,周颠出来晋见时,一点倦容饥色都没有。皇帝特别在翠微殿设盛宴款待他。

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时,周颠也随军同往,当时张士诚已称帝,朱元璋问他如何是好,周颠仰视天空,久久若有所见,他摇摇手说:“天上没有他的位子。”

朱元璋于是放心攻打,一举获胜。后来周颠隐居到庐山去,下落不明,天下平定之后,明太祖亲自为文,并且刻石碑立在庐山,以纪念这位特立独行的怪人。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6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7:冷谦

冷谦

冷谦为明初道士。生卒年不详。字启敬,或曰起敬,道号龙阳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或曰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或曰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相传元末已满百岁,卒于明永乐年间。

明末清初人姜绍书所撰《元声诗史》记载最详:“仙人冷谦,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元中统(1260~1263)初,与邢台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无书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皇极)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众技皆能通之。至元间,秉忠入拜太保,参中书事,君乃弃释业儒,游于霄川,与赵子昂(孟頫)四明卫王府,睹唐李将军画,忽发胸臆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于时。莅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出示平叔(张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己作。至明百数十岁,绿鬓童颜,如方壮时。所画《蓬莱仙弈图》,尤为神物,图后有张三丰题识,二仙之迹,可称联璧。先生永乐中有画鹤之诬,隐壁仙去”。

元末明初 冷谦 绘《蓬莱仙弈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1024x300像素】

道士行藏不详,现存记载仅见其从事音乐、绘画之事。《明史·乐志》载,吴元年(1364),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属有协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在今浙江杭州市)。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乃考正四庙雅乐,命谦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罄等器,遂定乐舞之制”。

冷谦是明代郊庙乐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遗音》琴谱一卷,宋濂为之作序,书已佚;又著《琴声十六法》,今存。是明初很有影响的音乐家。

元 冷谦 绘《白岳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40x1443像素】

许多中国绘画史籍记载冷谦为元、明大画家,且记载了其相关神异仙迹。试举几例:

一,所传张三丰对冷谦《蓬莱仙弈图》之题识,收入《道藏辑要》的清道士李西月重编之《张三丰真人全集》中有抄录。

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巳疟编》云:冷谦曾“遇异人传异术。有友人贫,不能自存,求济于谦。谦曰:'吾指汝一所往焉,慎勿多取。’乃于壁间画一门,一鹤守之。令其人敲门,门忽自开,入其室,金宝充牣,盖朝廷内帑也。其人恣取以出。”后被查出,官差逮冷谦,谦隐身入瓶中。逮者“以瓶至御前,上问之,辄于瓶中应如响。上曰:'汝出,朕不杀汝。’谦对:'臣有罪不敢出。’上怒,击其瓶碎之,片片皆应,终不知所在”云云。

元末明初 冷谦 绘《鹤庭闲步图》

此外,冷谦还是明代医家,精通养生术,提出六字延年诀,即“嘘、泗、呵、吹、呼、嘻”,于调摄、养生、四季起居、自我按摩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所著《修龄要旨》,后辑入《颐身集》。

冷谦的《修龄要旨》,是明代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有运动健身法,属坐功类,共八段:一闭目冥心坐;二鸣天鼓;三撼天柱;四赤龙搅水津;五搓手热;六背摩后精门;七左右轱辘转;八攀足频。

元末明初 冷谦 (款)《溪山飞瀑图》,水墨纸本立轴(有刘基、张居正等题跋)。西泠印社2012秋拍【839x1200像素】

元末明初 冷谦 (款)《溪山飞瀑图》

款识:

挂冠北阙已多年,喜放篔筜构数椽。芦苇老长方织壁,茅茨不剪仕齐檐。采薇制□为茶供,汲瀑调羹胜酒泉。纵日大观巅顶上,归来满袖白云还。至正癸未秋,与刘伯温订朝白岳,泛舰幻流,由桐江经严台之睦州。路鬬水□,心怀骇骇,辘轳而上于万山之中,至时已十有七天星月矣。历阶而□几十里,始得睹一天门。参谒圣像,眺翫山川,步壶天五老峰,僊洞珠帘。远峰岌岌而参天,穿云森森而列前。询及乡人,答以黄山计一日程可至其间。于是乘兴悠游,见怪松奇石,巍峨峭壁,飞瀑温泉,丹台鼎灶,瘦僧异兽,猿唫鸟语,留我心身,遏我神思。援萝及巅,长江一线,金陵了然,南北无几。四隅八荒,悉障目前。而刘曰肯悮入仙山□吟咏不已。于是强余模写,余□勉涂云。黄冠道人冷谦作并题于朱砂庵。

钤印: 冷谦之印(朱)

题跋:

1.斯画斯题,我亦神驰。钦哉敬哉,二人仙师。万历四年春,后学张居正赞。钤印:江陵张居正印(朱)

2. 茆檐无事日长闲,中有山人□记年。观瀑已知秋过雨,听松欲拂夏云还。餐霞拟似神僊举,种竹情同君子坚。莫问朝来新历日,□花红近野桥边。青田刘基题。钤印:刘基(白)

边跋:

1. 冷谦字启敬,一字起敬,湖南武陵人。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载有谦画《蓬莱仙奕图》卷,后有张三丰跋,称其宋时与赵孟頫\\游于四明史卫王府弥远处,见唐李将军思训画,遂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窠石无异将军。元至正间已百余岁,明永乐间居南京,以负酒券运官库钱偿酒佣,成祖捕之,画一舟壁间,全家遁而仙去。是谦当生于宋理宗端平时,此画作于至正癸未,已逾百岁。据其自记为约刘诚意同游白岳而作。诚意年谱生于元至大辛亥,是时年三十三岁。诚意为朱明开国元勋,世传其数术之学,多得之异人,谦殆其一也。神仙墨戏,非比画史之多。仙奕图外有汉文帝《劳军细柳图》卷,绢本设色,载胡敬西清札记,亦有张三丰跋文句,全同仙奕图,而年月差异,敬已疑其伪托。此幅画笔,如春蚕吐丝,兼有王右丞家法。后来以王李二派,分南北二宗,殊不知当时固无甚同异也。题记字体有大令遗风,一种天真烂漫之趣,自非修养中决不能有此境界。诚意题句亦飘飘欲仙,宜其为江陵赞赏也。国初藏吴中惠氏,旧有签题,为惠天牧学士手笔。嘉道间归长洲陶凫芗,太史梁载红豆树馆书画记续编二,不知何时流入长沙市中。余一见惊异,不惜以千金帖换之。先是于庚子得宋仙人白玉蟾手书道德宝章,至此又获此画,因于藏画楼别构一轩庋之,顽曰“仙居楼”。更属装潢家重以原绢褾之,而志其详于幅侧云。光绪乙巳孟秋处暑,后学叶德辉谨记。钤印:叶德辉(朱)

元末明初 冷谦 绘《溪山飞瀑图》,83×40.5cm,西泠印2006年春社拍

2. 冷谦山水条幅壹轴。钤印:惠士奇(朱白)

签条:仙人冷谦山水立轴。依原装重褾,仙居楼宝藏。光绪乙巳孟秋,叶德辉题。

鉴藏印:王氏珍藏(朱)阜青李氏珍藏(朱)停云阁收藏印(朱) 

说明:刘基、张居正、惠士奇题跋,叶德辉题边跋并题签。

作者简介:

冷谦,字启敬,一字起敬,号龙阳子、黄冠道人,今湖南常德人,寓浙江嘉兴。元中统初与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在元末至正间,寿已百数岁。明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世传其画门、入瓶、隐壁、仙游,事甚诡异。张三丰谓其尝游霅川,同赵孟頫\\观大李将军思训画,顷然效之。不月余,其山水人物窠石等无异将军。其笔法傅彩比将军尤加纤细、神品幻出。

跋者简介:

1.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今浙江青田)人。元统元年进士,累仕皆投劾去。入明佐太祖定天下,擢御史中丞,封诚意伯。洞彻性理之学,尤精天文、兵法,善行草。工画山水,有蜀川图,亦精画梅。

2.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明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严嵩、徐阶均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官至首辅,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工书法。

3. 叶德辉(1864~1927),字焕彬,直山、直心,号郋园、西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民国间,曾任湖南教育会会长。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

4. 惠士奇(1671~1741),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江苏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

元末明初 冷谦 绘《松鹤秋云图》,1359年作,立轴 纸本,嘉德2009年四季第十八期拍品

周玄初

周玄真(1328年-?)元末明初神霄派道士。或作周元真,字玄初,又作元初、原初,自号鹤林先生。

浙江嘉禾人。十二岁于嘉兴紫虚观出家为道士,师事杜道坚弟子李拱端,受劾召鬼神之术。复从曹桂孙受灵宝大法,又从步宗浩得五雷秘文,祈雨疗疾皆有效验,享誉元明之际。洪武元年(1368)京师旱,左司郎中刘允中迎至京师祈雨,设雷坛于治城山,大雨倾盆,解除京师旱情。

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召天师张正常和周玄真入朝,赐宴于光禄寺。洪武四年(1371)又召至京师,赐坐并咨问雷霆所以神速御用。回答说:〝天地之音无逾阴阳者,因其运转,故有神,神与人合者也。雷非人无以知雷之天,人非雷无以知人之天,天人相孚,本同一理尔〞。获得明太祖的赞赏。授领神乐观事。周玄真最初主持丹霞道院,后住持常熟致道观,在丹霞密林中构筑来鹤轩,披鹤氅衣,手执黄庭经一卷,焚香默坐,人称鹤林高士。弟子郭本中、步履常编有《鹤林集》一书。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8:周玄初、任风子、沈野云

任风子

一般资料都说他是金朝人,但此处《有象列仙全传》似乎说他是明朝人(“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号)甲子冬端坐而尸解”)。

“任风子”故事详见上一篇,附:马致远创作的元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剧情概述与古籍版画,讲述神仙马丹阳度化屠夫任风子的故事。

沈野云

明时人。明·王兆云《湖海搜奇》卷上:沈野云,名道清,德清(今浙江德清)人。明成祖闻其名,召见,令致云物。野云举一小瓶嘘之,云气充满一室。厚赐遣归。悬一牌于背云“卖雷雨”。时方旱,太守延之,食猪头、饮酒,即长卧,至午,乃命取四碗,于一碗书一“云”字,三碗书“雷雨”二字,掷之,有顷而雷雨大作。

而《两浙名贤录》云野云字道宁,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神异典》卷二五七引《嘉兴府志》:名道宁,号野云。居郁秀院,邋蹋不检,颈有烂疮,人号为“沈烂头”。其师厌之,逐去复来,杖之亦不怨。一日忽大叫,自谓得道。时大旱,烂头日:“我来便有雨。”人怪之,令登坛,果大雨。由是号道人。永乐初兴大狱,建文诸臣株连者数万。道人至都下,诣诸王府化馒头,有施一万者,徐纳袖中,未尝满;道人至狱,向诸囚施馒头。锦衣系道人于狱,问所自来,云是嘉兴。乃遣人至嘉兴,而道人固在,须臾不见,于是摄观主至京,而狱中所系依然为烂头。于是都人竞往谒问祸福,皆中。仁宗封为至道高士,礼送还山。

海上老人

雍正《畿辅通志》卷四八:金时人。隐姓氏,住渤海条山洞中,时与当地耆老相游息。金末大乱,老人引诸老人海,煮石而食,甚甘美。次年诸老皆肥泽而归。

明时人。即“王士能”,见该条。

王士能

以下皆引自《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列传三十三 明一》条目:

按《续文献通考》:王士能,初生海州,后徙居济宁。生元至正甲,辰入成化,癸卯涉一百二十馀岁。

自幼慕长生之术,游四方入蜀,闻雪山中有异人,因往访之,及至,见一老人被毡衣,卧深洞中石床上,颜如婴儿,卧侧惟干面一囊,时取啖之,或掬饮涧水一二升。

士能伏拜不起,遂依之朝夕左右居。数日,食尽,老人出囊中面遗之,苦涩不可下。士能乃采山果野菜自给。如此三年,老人苦其志。一日,谓曰:子可语道矣。因授之术,且曰:他日非其人,勿轻授。

士能摄形炼气辞其师,仍还济宁,僻居一处卧榻,外无长物,遂不火食,或啖枣数枚,或菜数茎饮水少许,与人谈皆静坐寡欲之说。其初州人不识也,久而人渐异之。

指挥王宣原籍海州,往访得其姓名,大惊曰:吾祖尝言叔祖讳士能者,少好道,出家不知所终,翁是乎。询之,历历尽合,遂日往候焉。人慕而馈之,拒不纳。

又指挥朱显欲业其术,士能谢之曰:非吾徒也。显惭退,因疏于朝,宪宗敕山东守臣以安车载入京,赐宝镪而遣之。

当被召时,学士程敏政适以公事至,因往问之,士能曰:老仆无能,为朝廷过听而召之,仆岂知道,但习静日久,今大败吾事矣。敏政问及元宋国初事,士能曰:一身之外,皆非所知也。又三年丙午,苏州杨南峰亦以使事过济宁访之,时士能著素白衣坐一木榻,因叩其所以寿,士能曰:无他,但平生不食肉,不娶妻,不识数,不争气而已。弘治辛亥羽化。

按《畿辅通志》:海上老人,隐姓氏,住渤海条山洞中,时与山左右耆老相游息。遇金乱年,荒饥死者众,诸老忧切不释,老人曰:从吾入海,以度年艰。入海煮石而食,甚甘美,次年,诸老皆肥泽而归。

按《山东通志》:海上老人,不知姓字。洪武壬午过济。永乐间,复至成化。乙巳,济南卫指挥朱显奏闻,赐名王士能

按《兖州府志》:士能白发被额,肌肤如童。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3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