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风水杂谈:中轴线之变

 自然金鹰 2023-06-0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成都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

据东晋时期地方志《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其对成都是'天府之国'的记载,是目前所见古籍中最早的。

这段话从字面理解看,是描写成都平原土地平坦肥美,潮湿多雨,且旱涝保收,天旱时引水解渴,洪水来时可以泄洪,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功劳,所以称之为天府之国。天府即天上府库,取之不尽之意。

最近重读《华阳国志·蜀志》,读到天府这段,隐约感觉似乎里面还隐藏有其他之意。天府既然是上天的天子府库,怎么会在人间呢?

《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府是天子藏宝物的禁地,这些宝物平时都在天府里收藏起来,只有遇到国家大事,大型祭祀或国葬才会拿出来陈列,礼毕后还要放还天府里收藏起来。

这难道是隐喻成都暗藏有天府的宝物,本身也是一座大型天府?著名地理公众大号“星球研究所”有一篇10万+的文章:“什么是成都?”,文章的配图中有一张从成都东郊龙泉山拍摄成都主城的照片,我盯了照片许久,突然间觉得有点东西。星球研究所的图太棒了!就是有点长就不完全转载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去看看。

图片

照片自东向西拍摄,估计是用几十张照片的合成,望着里面连绵的雪山,自西南向西北再到正北,这些雪山震撼了我的视觉!这就是天府之国!

雪山平原融为一体,成都犹如一座被众多雪山包围巩卫的府库,雪山平原城市就是天府,雪山是成都府库的外墙四灵。这些雪山四灵,各有形象,金木水火土俱全,简直是活灵活现的风水大城。

下面我们就从风水的角度捋一捋成都的中轴线的变易和雪山四灵的关系,简易谈谈成都的风水外局,与爱好成都的多军朋友共勉。


成都中轴线之变易

从地形上看,整个四川属于较为典型的完整盆地,四周由高山和高原所环绕,海拔大约在 2000-7000米,盆地中间则是丘陵和河谷平原,海拔仅约为 300-700m。整个盆地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走向,成都的北侧有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等,南侧则有乌江和赤水河等,北侧的水系较南侧大一些。

成都古蜀国传统的两条中轴线也是顺应着四川盆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走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条是地轴,符合成都的山地构成特点:龙门山-龙泉山两山夹一平原,构成了成都地形的东北-西南走向,也形成了成都古蜀国的地轴走向,即东北-西南。

图片

另一条是天轴,走向为西北-东南。背靠龙门山(东北),面对龙泉山。天轴和地轴的走向互相垂直,相差90°。

地轴北偏东45°,南偏西45°,即东北-西南朝向,两江自西北(来水口)环抱主城,东南流(去水口)而去。西北方向有龙门山,西南方向有龙泉山,两山脉一大一小,却大体平行,都是东北—西南走向,今天的成都城正处在这两个龙山之间 。这两条古蜀国传统的中轴线自三星堆-金沙-汉唐-宋元一直延续使用。这个天轴的方向是西北—东南走向,大约为 45°。

图片

我们再由从龙门山流出的河流看一看,大部分的河流的流向,大体是与山势相垂直,也就是说河流是由西北往东南流。由此可见,古蜀国建立的方位系统与河流也有关系。金沙古城遗址的朝向也是东北—西南设计,这是古蜀国的方位系统。身居成都的古蜀人的方向感,来自离他们不远的大山与江河,并不是传统的二十八星宿。

总结一下以上两条天地轴线,地轴管人丁,天轴管财运。如果按照天轴来布置建筑物,水绕玄武,旺财。而按照地轴来布置建筑的话,白虎高,青龙低,管人丁(青龙高白虎低才是好风水?)。

图片

还有一条是明朝以来蜀王府定义的正南北中轴线。朱元璋之子朱椿封为蜀王,在城中心修建蜀王府,蜀王府按正南北中轴线布局,形成类似紫禁城的东西

对称的庞大建筑群,旧址正在当今天府广场北端和四川科技馆一带。这条正南北中轴线被沿用到现在,也是成都发展天府新区是这条中轴线的延伸。

以上这三条轴线从风水能量上看,最重要的是天轴和地轴,成都老城内的建筑物受到这两条轴线的能量影响最大,而天府新区的建筑物则受到正南北中轴线的影响更多一些。这三条中轴线的能量交换,构成了成都城市的风水特征。

成都平原上的古城与现代成都城的位置,是夹在二个山之间,建城设计的方位取向,应当是顺山势而定,是依地理定势为原则的自然选择。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城址呈正南北方向布列,可能还会给人一种不平和、不和谐的感觉。

图片

如上图所示,正南北走向的轴线(绿色箭头)走到最南边就没有朱雀,收不住旺气,如果是古蜀国地轴走向,朱雀落在新津区的宝资山。《葬经》云:“朱雀翔舞,朱雀不舞者腾去,朱雀源于生气”,意指朱雀在城的前方,从观察者的角度,朱雀要有腾起之意,犹如一个舞者,且朱雀的来源要气旺。

宝资山自西南邛崃山发脉而来,生气旺且足,能够收住成都主城自龙门山发脉而来的旺气。

图片

看到这里似乎明白古蜀国先人的智慧,成都这个地轴线,是古蜀人早就存在的方位感的表现。再来开开脑洞,从卫星地形图看,整个四川盆地并非是圆形,它反而特别像是一座方城,以广元、达州、泸州和雅安分别为北、东、南、西四维,大约也是呈 45°角倾斜。古蜀国方位体系就产生在这样特殊的地理形态中,天、地、人合一,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的发展高度。


天府新区的正南北走向中轴线

快速发展的成都,近年来成为一座有着1600万人口的大城。随着产业、人口的发展,城市空间开始略显局促。天府新区是近十年成都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我们看卫星图,天府大道一路往南延伸到彭山市的边缘上,遇到龙泉山脚下才止住,拐了个弯直走才和成都第三绕城高速汇合。

图片

那么为什么不沿着地轴一直向西南发展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制于双流机场的限制,二是双流和新津之间可发展的空间有限。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把天府大道一直延伸到无可延伸位置,划出天府新区,再造一座新城。

从风水学角度看,没有完美朱雀的天府大道,承接不来龙门山发脉而来的旺气,是十分泄气的。化解的方法设计者其实一直都在实施。就是在天府大道的东侧拦河、筑坝搞一个人工湖泊“兴隆湖”。

《葬经》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龙门山发脉的旺气一路自北往南倾泄而来,在兴隆湖边被人为止住,收住了旺气,围绕兴隆湖边这几年才逐渐产业人口兴旺起来。

图片

兴隆湖只能收住旺气的作用只能管到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至于第二和第三之间的天府大道则只能听天由命了。

今天挖的坑有点深,才把天府之国的中轴线的变易弄清楚。明天继续讲讲天府之国雪山四灵和五行。喜欢的朋友右下角点个在看,谢谢呢。


阳宅风水

斜坡修房居家漏财一场空 | 阳宅风水遵循的原则之一  | 阳宅风水遵循的原则之二  | 如何鉴别两居室的风水优劣,看这一篇就够了

城市宏观研究

风水反弓是应吉还是应凶?| 青龙高白虎低才是好风水?重庆两江四岸太极阴阳风水奥妙之总论 重庆两江四岸太极阴阳风水奥妙之一丁财两旺地 重庆两江四岸太极阴阳风水之二 重庆少为人知的风水新变化

居家風水

專業實用的居家玄關風水調理指南 | 居家玄關风水聚散缓氣设计指南 | 外局水法:干支水在商铺中的运用 

撼龍經 讀書筆記:

撼龍經統論#H1 | 撼龍經 垣局#H2

阴宅研究:

陽順陰逆結真穴的實證-明代馬湖路土司家族墓地

阳宅研究:

陽宅風水的急氣及化解#Y1 | 陽宅風水中急氣的本質及解#Y2  | 影壁的风水作用

進階化  | 白玉为堂金作水  | 商铺风水店门收逆水案例

城市微观研究: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VS红林铂宫利剑 | 南宁五象新区之玉洞片区 | 南宁万X城地产项目风水点评 | 南宁航洋城外墙风水迷局 | 西乡塘楼盘风水 | 南宁五象新区之蟠龙片区 | 南宁西乡塘风水秘局 | 南宁五象新区峦头形势 | 南宁五象新区之龙岗片区 | 南宁六大邪地之望州岭 | 南宁青山大桥与万达茂 | 南宁五象新区之仙葫片区 | 航洋城购物中心内部设计风水秘局 | 南宁六大邪地之柳沙半岛 | 南宁六大风水宝地加强版之民族大道凤岭中心区 | 南宁地铁1号线的穿心煞都在哪?南宁六大风水宝地加强版之青秀山 | 南宁六大风水宝地加强版之仙葫 | 南宁六大风水宝地 | 南宁五象新区分析汇总要点 | 南宁六大风水宝地加强版之壮锦大道 | 南宁外东环之民族大道东延线置业指南 | 南宁六大风水宝地加强版之五象蟠龙 | 广州太古汇建筑欣赏 | 广州荔湾广场跳楼频发,此地风水究竟有多差? | 重庆融创白象街豪宅风水之谜(上篇)重庆融创白象街豪宅风水之谜(下篇)莫兰蒂肆虐与厦门双刃 | 厦门筼筜湖 | 厦门马銮湾之山川形势 | 厦门马銮湾之河流水体 | 厦门马銮湾之来路交通 | 厦门湖心岛风水迷局 | 

广州南沙天后宫建筑群欣赏 | 泉州峦头形势之鲤鱼之形 | 泉州峦头形势之祖山 | 重庆铜元局太极阴阳风水奥妙 | 韩国青瓦台的风水(上篇)韩国青瓦台的风水(中篇)韩国青瓦台的风水(下篇)重庆四大风水城脉浅论 | 重庆楼市地段宏观风水分析(上篇)重庆主城自然地理及人造阻隔的龙吐珠风水格局 | 重庆城的九开八闭十七门 | 

内局户型研究:

厨房 | 门窗居然会影响运势 | 卧室 | 客厅 | 颜色搭配的风水设计流程之客厅篇 | 选楼秘籍之一 | 选楼秘籍之二 | 选户型秘籍之一 | 选户型秘籍之二 | 选户型秘籍之三 | 买房选楼之四大阴地避雷指南 | 圆形建筑的吉凶 | 玄空风水 | 住宅为什么要远离庙宇 | 

外局峦头研究:

玉带环腰水 | 路冲的利与弊 | 再论路桥冲煞 | 门口直冲的吉凶 | 形峦理气须配合 | 城市选宅要点 | 阳宅外的主流支水 | 水口砂与水口 | 水口砂的分类之一 | 水口砂的分类之二 | 砂法总论 | 砂法总论二 | 砂法总论三 | 铜钱风水局 | 寻龙之祖宗山 | 寻龙之父母山与胎息孕育 | 寻龙之一脉三龙 | 太极证穴(上篇)太极证穴(中篇)太极证穴(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