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身的目的,不是无欲无求

 布鲁斯邓bdtcis 2023-06-08 发布于江苏

修身是我的人生课题之一。我在这个课题上,走过了重重误区。最主要的是,是我误以为,修身就是要克制个人感情,喜怒不形于色,这才符合君子(稳重人格)的形象。阳明心学“不动心”的说法,虽然诱人,但我在2017年到2019年这三年里,还是对这个说法充满疑惑。

我内心有深深的恐惧:真的要“喜怒不形于色”才算数?我本能地认为,如果没有感情的流动,我的内心也就“死”了。恐怕我的做法,是违背本性的。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可以成熟得晚一些,这不要紧。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都不相同,有的人很欣赏“老顽童”。我呢,当然希望自己成熟稳重,但要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之后。在三十多岁的年纪里,我确实很浮躁,内心比较着急,焦虑是我的情绪常态。既然我是这么一个性格,那么,在岁月磨炼我的性格,让我变得心平气和之前,我的内分泌让我容易激动和冲动,为什么不遵循这个规律呢?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的内分泌旺盛,我们成天想着某一些事,脑子都被那些事给占据了。等我们到了四十岁以后,内分泌水平下降,必定不会再频繁想到那些事。这就是不同年龄阶段的规律。我认为,在现在这个文明时代,我们有更大的容忍度,让一个人能够服从他的内分泌,冲动而浮躁,做出各种鲁莽行为。等五六十岁,激素水平下降了,再稳重成熟,那也不晚。按照平均寿命八十多岁,六十岁才算是成熟,也很正常。我见过好几位五十多岁的,还偏激冲动,有着比小伙子还尖锐的思维。以前我不理解,现在我理解了。他们心态还年轻。

我想说,我在修身这条路上,走了歧途。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就试图像五六十岁那样沉稳,那是违背人性规律的。当然,你也可以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不再激动了,但这样的话,你就会失去三十多岁的人应有的激情和活力。稳定必然压抑激素分泌带来的冲动,让你显得“少年老成”。压抑久了,你就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那么,我们修身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觉得要分年龄。我分享我的不堪过往经历,就是想让后来的人少走一些歪路,不要误入歧途。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态和精神面貌,这是有些遗憾的。三十岁的人,二十岁的心态和冲动浮躁,这个反倒值得欣赏,因为你拥有无畏的勇气和激情,你还像个二十岁的小伙子那样不信邪,相信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经历一番毒打和磨砺后,要么,你服软了;要么,你真的做出了一番成绩。管他呢,人生是个过程,人生是一场体验,为什么要将自己塑造成无欲无求,金刚不坏的模样呢?那样等同于从来没有年轻过。

以上的讲述,或许有些空洞。我们需要去具体做一些事。今天下午,我瞄准一个目标(一个小任务),坐在电脑面前,花了两个半小时,将之完成了。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刚开始有不良的心理活动,到了后半阶段,心态越来越好。及至将事情做完,竟然有成就感。这大概是心理学家说的“心流”体验吧。有一定挑战性的事,当你做完,交付成果,你会有成就感。工作就是这样充实我们的内心的。

具体来说,是搞一幅创意作品;谱写一首歌,歌词或是曲子;做一份策划书;写一个广告创意;做一个手工工艺品;跑5km以至10km

用这些我们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方式,释放我们的体力、精力、创造力,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修身就是要放到这样具体的事情上,不是为了修炼一个不动心的金刚不坏之身,不是为了无欲无求。相反,是激活我们的大脑,认同我们的欲望自由流动。欲望即活力,欲望即驱动力,欲望即生命。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活力,也就没有了生机。这是我今天下午的体验。

当我沉醉于漫无目的的思辨中时,我觉得有些厌倦,有些累,有些空洞。这不是我想要的。当我做那件具体的事时,我的活力被激发了。我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路。这样讲,会不是太抽象,太空洞呢?

多年以来——至少十年以来,我都在追寻这种良好的感觉。不是情感被压抑,欲望被否定,不是自我谴责,也不是听他人的批评和否定。是情感自由流动,欲望自然生发,不断地自我鼓励——你可以的,你行的,你能做得到,屏蔽了的外界声音——不论是批评的还是赞美的。赞美的声音虽然令人愉快,但我仔细想了想,我也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那样的赞美,偶尔听一两次也罢。我要去征服的目标,还在远方呢。

过去我当然经历过很多次今天下午这样的事。我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经历类似的事,不断地反复激活我昏昏欲睡的大脑。这是我个人的人生课题。我因循我的本性,我的个性特征,而得出这个结论。至于对其他人有没有参考价值,我就不知道了。

我确实有过太多漫无目的、毫无生机和乐趣的枯燥人生时刻,我觉得那都是人生的浪费。现在想来,实在是太遗憾了。

鉴于人生是有欣赏、否定、赞美、批评、理解、误解等等搅拌综合而成,那么,遗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觉察到了修身的误区,也就是避开这些误区的开始。

修身的目的,不是无欲无求,而是:

择一人,宠爱一生;

择一业,热爱一生;

择一使命,奋斗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