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ACE秀 |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邹荣成 2023-06-08 发布于江苏

远桡入路发展史

远端桡动脉,即位于掌浅弓以远的桡动脉(桡动脉背支),常用的远桡穿刺部位为鼻烟壶区(anatomical snuffbox)或合谷穴;

远桡穿刺技术早在数十年前即已问世,早期被麻醉医师用于动脉压监测,直至2017年,心血管介入医师才首次报道了经左侧dTRA行冠脉介入治疗(Kiemeneji);

2018年以后,国际上逐渐开始应用远桡入路进行神经介入诊疗,而国内最早的经远桡入路行神经介入的回顾性文献见于2022年;

《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介入操作中国专家共识》发表于2023年1月。

远桡入路基本步骤

远桡动脉解剖(Anatomy)

最常用的穿刺部位:鼻烟壶区(90%)

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的径向顶点处。

图片
图片

穿刺前评估(Pre-op Assessment)

改良Allen试验:评估术前尺动脉血运情况从而预测术后手部缺血风险。

然而,大宗病例得出的结论表明改良Allen试验临床价值有限(无论改良Allen试验结果如何,术后手部缺血几乎不会发生)。

RAUST研究提倡术前以B超评估血管状况并指导穿刺(提高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和尝试次数)。

图片

体位(position)

在患者手臂下方放置足够面积的搁手板(radial board);

手腕下方放置手枕;

手部处于休息位;

常规桡动脉穿刺部位最好一并消毒。

图片

穿刺技巧(puncture skills)

提倡以改良的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避免穿透血管后壁刺中掌骨骨膜引起明显疼痛;

穿刺不中时,不要急于实施第二次穿刺,最好将针头留在皮下,用指尖感受清楚针体与桡动脉的位置关系后再调整方向(很多时候,更少的尝试次数=更高的成功率);

绝大多数时候,回血应为喷出或成股流出,若一滴滴流出,警惕误入静脉(不要轻易置鞘);

若回血良好而导丝难以置入,不要轻易退出套管针,可能会丧失仅有的一次成功机会(可以选择旋转导丝方向/J型导丝/PTCA导丝)

注意:一旦桡动脉痉挛或者形成皮下血肿,将大大增加穿刺难度,应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置鞘(Introducing sheath)

有一些RA解剖变异可能会导致置鞘困难或置鞘过程中发生血管穿孔,包括:桡动脉走行迂曲、桡动脉袢(尤其当桡返动脉位于此处时)、高位桡动脉等;

其他导致置鞘失败的情况包括:桡动脉严重痉挛、误入夹层、误入静脉等;

用路图指引上导丝和置鞘,容易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推荐使用长桡鞘(例如Terumo 16cm桡鞘)和薄壁血管鞘(例如Terumo GSS系列)。

导管操作(catheter controlling)

最常用的导管是Simmons 2导管,但不同品牌存在操作手感的差别(柔软程度 Terumo>Cook>Cordis,较硬的导管更易上手);

导管操作的核心是使SIM2成袢,绝大多数情况下,成袢需要利用血管之间的角度:

图片

一旦SIM2的主弯位于上述血管夹角处,回撤导丝并轻轻推送导管即可自然成袢;

成袢后,将管头选入血管应以右手旋转RHV辅以左手缓慢进退管身,有时需顺势而为提拉导管,管头多可自行进入血管。

图片

若操作过程中血管痉挛抱死导管,遵循如下步骤:

①停止操作,并保持导管冲洗状态;

②可再次给予解痉药物;、

③嘱患者放松,可给予镇痛镇静药物。

造影结束时,若SIM2仍以成袢形态待在目标血管中,切勿粗暴拽出导管,以防管头突然上提造成血管壁夹层;

正确方法是置入泥鳅导丝并出头,锁死RHV阀后整体缓慢撤出。

拔鞘(Removing sheath)

拔鞘前建议经鞘管逆行造影,评估有无血管损伤及痉挛;

切勿快速拔鞘,若退鞘时感到明显阻力且患者诉疼痛,更应轻柔缓慢;

拔鞘后可直接佩戴桡动脉压迫器,也可先手动压迫数分钟;

压迫时间:5F普通鞘4h,5F薄壁鞘1.5-2h

图片

病例展示

图片
图片

远桡入路的优势:安全、舒适、高效

安全(Safer)

多数文献表明,经桡入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入路TFA(约1/3)

假性动脉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极低概率;

尺动脉和掌浅弓/掌深弓的存在:手部缺血风险几乎为零。

dTRA相比常规TRA更加安全

穿刺RA背段(掌浅弓以远)而非RA主干,即使尺动脉闭塞,RA经掌浅弓仍可为手部供血;

对于RA主干闭塞的患者,因RA背段接受尺动脉经掌深弓的血流,此时远桡穿刺点仍可能触及搏动,可借此逆向开通闭塞的RA。

舒适(More comfortable)

TFA穿刺腹股沟区,术后时常发生穿刺部位疼痛,TRA尤其dTRA,术后穿刺部位疼痛很少见;

TFA术后至少需卧床一天;TRA/dTRA无需卧床(提高舒适度同时减少并发症);

TFA穿刺点至少压迫8h以上;TRA一般压迫4-6h即可;

配合薄壁血管鞘经dTRA行造影术,术后压迫时间可缩短至90~120min;

dTRA相比TRA,术中手部处于休息位而无需长时间外旋;

dTRA术后佩戴压迫器,不影响手腕部活动;

相比TFA,TRA/dTRA无需暴露患者隐私部位。

高效(Highly efficient)

熟练情况下,TRA/dTRA建立通路所需时间与TFA相差无几;

超选同侧椎动脉往往更加容易;

对于主动脉病变或者主动脉弓严重迂曲的患者,TRA可以更高效建立通路;

提高床位周转效率:无需卧床,不占用床位;术后留观时间短,日间手术。

内容提供专家

图片

沈寅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治医师,讲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至今。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在颅脑外伤,各种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病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专攻经上肢血管入路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曾以一作或共同一作身份在《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World neurosurgery》《Current Alzheimer Research》等多家杂志发表SCI文章。

图片

点击卡片

关注我们

经桡神介协作圈(RACE CLUB)是国内神经介入领域专家、企业机构等自行发起的介入技术交流平台。经桡动脉介入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技术路径,具有安全、快速、直接、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经跨越了心、脑、肾等血管性疾病,备受临床关注。RACE是:Radial Access For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的首字母简称。

协作圈依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开展创新化、学术化的交流与合作,旨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经桡动脉介入的科研、培训及交流等学术活动。协作圈成员思维活跃,紧贴临床,共同探索并发症更少、患者更舒适的经桡动脉入路的神经介入策略。

欢迎神经介入领域同仁共同参与RACE CLUB!一起营造平等互助、医工融合、医企共进的交流新模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