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和亲公主远嫁蒙古后,为何均无法生育?皆因当地有一恶习

 文史馆 2023-06-08 发布于辽宁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男性是主宰,而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即便尊贵如公主,也可能沦为和亲的政治牺牲品,用一生的幸福去交换两邦的长久安宁。

而和亲公主们个人荣辱、幸福与否根本没人在意,毕竟在掌权者眼中,牺牲几个女子的终身幸福,换来一段时期的国泰民安,是绝佳之策。

像汉朝时的王昭君远嫁匈奴,唐朝时的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到了清朝,从努尔哈赤开始,将近300年的岁月里,就有400多位和亲公主嫁去了蒙古。

和亲公主们身上肩负着维系两邦和平的重任,繁衍子嗣对家族和民族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和亲公主们嫁到蒙古后,却大多无法生下子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水土不服

很多人说是因为水土不服,因为公主们从小在宫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嫁去生存环境比中原恶劣得多的蒙古,生活饮食各方面的习俗又相差很多,公主们一时间很难适应。

而且远离故土的哀愁和对新环境的畏惧,也让和亲公主们终日郁郁寡欢,导致疾病缠身,不但影响怀孕,甚至有些和亲公主嫁过去没几年就离世了。

传统陋习

除了水土不服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蒙古人的一个传统陋习,他们跟匈奴人一样,当蒙古大汗死后,继任者不但可以继承汗位,还要继承他的遗孀。

王昭君当年就是先后嫁给父子三人,弄得自己积郁成疾,30多岁就病死他乡了。和亲公主们也跟当年的王昭君一样,只能被迫接受这样的命运,而她们所生下的子嗣也会随着前任大汗的离世,被继任者杀死或遗弃。所以和亲公主们根本不愿意生下子嗣!

据史料记载,大多数和亲公主跟王昭君一样,都没有逃脱再嫁的命运,很多都是积郁成疾,在异域他乡香消玉殒了,至死都没有机会重返思念的故土。

而她们去世后,又会有新的和亲公主步她们的后尘,重复着她们悲惨的命运。

王昭君已然是个悲剧,但她起码在历史上留下了"落雁之名",大家都称颂她为大汉和匈奴之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清朝的那些和亲公主们,有的甚至连名字和故事都没有留下,就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从这点上来说,不得不佩服明朝,它是公认最有骨气的一个王朝,无论遭遇怎样的危机,哪怕大军围攻首都,哪怕皇帝不幸被俘,他们也从未想过用女人去换取和平。

明朝皇帝中没有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在外族入侵时,一直秉持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称臣”的祖训,永远不妥协退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