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言中药:清热解毒药:漏芦

 阴阳先生林国良 2023-06-08 发布于福建

漏芦用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称其为“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较全面地记述了漏芦的功效。《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点击加载图片

《本草纲目》云:“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漏芦的异名还有野兰、鬼油麻等。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中药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千燥根。主产于河北、山东、陕西。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本品气特异,味微苦。以切面具裂隙、色灰黑者为佳。切片,生用。

本品性味苦,寒。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的功效。

注意:孕妇慎用。漏芦的主要成分为蓝刺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士的宁相似,小剂量时起兴奋作用,大剂量时则引起痉挛,以后引起全身抑制。对心血管系统可引起血压下降,心收缩力增强,高浓度可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中毒量为常用量的2倍。据报道,有内服漏芦30g通乳引起严重中毒者。

《本草备要》漏芦。泻热,解毒。

咸软坚,苦下泄,寒胜热。入胃、大肠,通肺、小肠。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生肌杀虫。

治遗精尿血,痈疽发背(古方以漏芦汤为称首),及预解时行痘疹毒(取其寒胜热,又能入阳明故也)。

出闽中,茎如油麻,枯黑如漆者真。甘草拌蒸。连翘为使。

现代药理中药漏芦主要含蜕皮甾酮类成分:B-蜕皮甾酮,漏芦甾酮,土克甾酮等。还含挥发油及多糖等。

中药漏芦所含漏芦蜕皮甾醇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免疫细胞功能。水煎剂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还有抗炎、镇痛、保肝、抗疲劳等作用。

版本:v3

时间:2023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