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少婉 | 歙县乡村的向“新”而行(纪实报道)

 金鸽子文艺 2023-06-09 发布于安徽

歙县乡村的向“新”而行
(县委办公室)
 文  /  冯少婉
2022.06.09

  写一写“歙”香味美的农业产业升级

求变是时代的主题。
人们惊喜地发现,“歙采缤纷”集市的热闹场面持续在朋友圈刷屏,各种特色“选品”如山芋干、毛峰茶、贡菊等频繁在集市上“露脸”,一改往日摆在货架上等待售卖的姿态,从田间地头直接来到游客市民身边。有些食品如豆黄粿是现做现卖,色香味俱全,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拍照打卡。
酒香也怕巷子深。


当文旅复苏的东风吹起来时,前有甘孜州文旅局局长骑马舞剑一身白衣,化身“网红”展示家乡美景,后有淄博凭借小烧烤的亮点,火爆出圈。
为了抓住疫情放开后首个小长假的客流,歙县继成功注册“歙县山核桃”“三潭枇杷”“大方茶”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拍板推出“歙采缤纷”系列公共品牌,甄选、集合各区域的优质农特产品及手工艺品,通过在徽州古城内持续举办夜间市集,培育徽州艺术品交易市场、文房四宝市场、“徽墨歙砚一条街”等旅游商品市场,以及电商直销、农业研学、农业旅游等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打造,贴心实现地方特产、手工艺品与消费者的“面对面”接触、“手把手”体验。

有了产业化和文化buff的加持,歙县逐步从初级的卖产品向卖情怀、卖体验、卖质量转变,翻看一季度的成绩单,超预期的数据也在支撑这种复苏。
当然,有一个前提是不能变的,那就是持续开展“两强一增”行动,因地制宜实施良种推广和农业机械化应用,确保了粮食生产的质和效,夯实了种粮安全的“压舱石”,方能端稳农民生产的“金饭碗”。

  写一写“歙”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提升

有空来新安江的岸边走一走,看一看排闼的绿水青山,听一听争鸣的虫鸣鸟叫,闻一闻雨后的花香水雾,会有一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惬意和放松。
连续两轮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压力之下,歙县生态保护的制度不断完善,成效显著——以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抓手,先后投入40多亿元,实施一大批生态环保类项目,新安江水环境质量、流域空气质量等主要生态指标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生态“答卷”绿意盎然。
有“面上”发力,也有“点上”突破。


为全面做好“水”和“岸”文章,歙县整合资金7150万元重点打造卖花渔村、坡山村、绵潭村等6个示范村庄,并按照3A村庄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提升人居环境,设计打造网红打卡点,丰富产品加工、农业体验、场景演绎等新业态,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新安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这样的旧貌换新颜,需要政府的治理智慧。


近年来,创新推出的“歙”美五小园建设,更是结合工作实际和市民需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小财政”办“大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保留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充分发动群众就地取材、发挥创意,利用房前屋后的边角地块,打造独具特色的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竹园、小茶园等“五小园”,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能点缀美化环境。
村中的古井、墙角的菜洼地、庙院的围栏、种满荷花的池塘,用废弃青砖铺就的小路,甚至容易被人遗忘的污水处理点,都被做成“景点”,在乡野里走一圈,可谓处处有惊喜,步步见新鲜。

  写一写古“歙”新韵的乡村焕新

皖南村落人如诗,烟雨江南景如画。
肥梁、瘦柱、粉墙、黛瓦,以及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构成了古建筑的“筋骨肉”,四水归堂的天井布局,容纳了古徽州的风水地气,精美细致的砖、木、石三雕,传承徽州工匠的“精气神”。
走在歙县的乡土巷弄里,偶尔邂逅一幢静谧的祠堂,或矗立的牌坊,那高高挂起的灯笼下方,手工艺人在忙碌地刻字、抛光。


歙县的传统村落数量位列全国县级第一,还有名镇1处、名村5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3785处,历史建筑297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目前,已对全县167个中国传统村落进行全面的挂牌保护,同时,为鼓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徽州古建,焕发古城生机,积极推出了一批批“活化利用”示范村——
不信,去新安江边的阳产村走走,进村就能看到独特的土黄泛红楼群,那充满生命力的色彩取自红壤木材,楼群分布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去依山傍水的渔梁村走走,蜿蜒的江水与千年古坝笑迎八方来客,培育的民宿业态成熟精致,“睡在渔梁古坝,住进徽州文化”成为众多游客的梦寐以求。
去棠樾村的牌坊群走走,深切感知传统“孝悌”文化的同时,还能在时令季节沉浸式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在农家乐的锅灶中吃到鲜香的笋干、腊肉和火腿,成了都市游客心心念念的“向往的生活”。

(网络配图)

打好古建这张王牌,对歙县很重要。
一边是代代的接续传承,通过“修旧如旧”、推敲细节,用脚步、用知识、用执着留住“乡愁”和家乡那“四角的天空”,通过科学解读古建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使其成为可信的史料,融入历史、文化和社会研究之中,产生更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边是“数字画笔”,将传统村落资源和自然山水、红色旅游、非遗项目等资源相结合,差异化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摄影写生、疗休养等产业。
毕竟,脱贫摘帽不是乡村发展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精彩回读 —— 

冯少婉    ▏ 热爱的意义 (散文)
冯少婉    ▏ 徽州人的“留守”(散文)
冯少婉    ▏ 千山暮雪 不记来时路 (散文)
冯少婉    ▏ 出走半生,归来怎可能是少年 ( 杂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