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科举落榜士人的出路:开设私塾和回乡教书传播文化

 杂家馆藏 2023-06-09 发布于四川

古代科举考试是一种通过竞争甚至逆袭来改变命运的途径,但在宋代,科举录取率极低,只有不到1%。因此,大部分落榜士人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北宋时期大臣富弻曾告诉宋仁宗,做苦力的人社会地位低微,没有土地,每天勉强糊口,但他们仍然要勉励自己存一两文钱,让儿子将来能够读书,至少能看懂官府公告,避免被人欺负。从中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读书的需求非常强烈。虽然当时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正式教育,但他们仍然尽力去掌握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将这种渴求传递给下一代。

据历史记载,宋代全国的文盲率高达90%,而那20%中大部分也只认识几百个汉字,可谓是半文盲,因此在乡间开设私塾、村学、冬学等机构成为了普及文化的主要途径。这些私塾由落榜士人自发组织,在各地遍布,为乡间孩子提供了基础的文化教育,许多孩子通过这些私塾获得了入学考试的机会。

同时,落榜后的士人也会回家务农或者身兼多职,例如经商、行医等。这些士人往往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在乡间也扮演着传播文化、沟通信息的角色。

此外,回乡教书成为当时落榜士人的主要出路。由于乡村学校普及不足,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需求强烈,因此大量落榜士人开设私塾、家塾,教授乡间孩子阅读、写作、算术等基础知识,并传授他们读书造诣和人生哲学。

这些私塾和村学的教师多数都是落榜士人,而且有时候这些教师对学生的虐待也相当普遍。

其实,在这些私塾和村学里,并不仅仅有落榜士人的子弟,还有不少穷人家的子女。由于寻常百姓难以接受正式的教育,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到这些非正规的小学里学习。然而,这些私塾和村学并不一定比官方的学校好多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可能跟他们的老师一样低下。
除了私塾和村学之外,回乡教书也是落榜士人的出路。这些教书先生大都没有拥有固定的教室,而是经常四处奔波,到田间地头、街道巷口或者村庄里,给孩子们上课。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缺乏文化氛围和教育资金,只有寥寥无几的人能够考取科举中的进士称号,所以这些落榜士人们的教学工作更加重要。

总之,在宋代科举考试受限的情况下,落榜士人并没有仅仅结束在路边摆摊卖货或沉浸在自己的苦闷中。相反,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将文化传播到乡间,提高了许多民众的文化素养,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的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