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的诗境与抱负(一)

 书柜茶室 2023-06-09 发布于上海

曹操的代表作《观沧海》融情入景,抒定情怀。这首诗成就很高,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以山水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写景诗,开山水诗之先河,为后世山水诗、写景诗的繁荣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品读曹操的这首诗就不得不了解他当时的军事战况。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这次北征乌桓得胜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实现统一中国这一宏愿的基础。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树木丛生”四句,表示树木百草,生长得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日月之行”四句,通过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阔气势。诗人抓住大海平静时和起风时的状态、对海边山岛巍巍耸峙的雄姿及草木繁茂的景象予以大笔勾勒,构成了一幅色调苍茫、气象雄伟的图画。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

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