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2162 《成都》,一点小震撼

 读书当玩 2023-06-09 发布于湖南

连着几天,循环只放赵雷唱的《成都》。这样做,已经好多回了。

我喜欢上《成都》,是今年天天听QQ音乐之后。与儿子喜欢《成都》,相差了五六年。

最早听到赵雷唱《成都》,是在湖南电视台“我是歌手”节目。

当时,觉得这歌的歌词特别平民化,淡淡的愁,淡淡的思念,淡淡的际遇,淡淡的流露,展现了流浪歌手那不尽淡淡飘摇的同时,也把那些小年轻与大都市喜怒哀乐的际遇与无可奈何的情感,展现到淡淡的类似聚集在成都小酒馆情境里去了。

兴许是我不太习惯民谣式歌曲表达,并没有对这首歌有特别的好感。

开始对这首歌提起兴趣,是五六年前春节前,儿子在全民K歌翻唱了《成都》。

儿子基本不发朋友圈。唱的这首《成都》,他发到了朋友圈里。

听说,好多儿子的朋友给点赞了。大多的人说儿子唱得很好,有赵雷原版的味道。

我反复听了儿子唱的这首《成都》,有点小震撼。

我觉得,赵雷写的《成都》这首歌,既是个体的深刻体验,也是时代群体感受的某种表达。

反复听这首歌,从中可以寻觅到大多数年轻人在都市打工与飘泊,在水泥丛林中走街穿巷,以一己之力去无穷无尽拼搏的心音;可以咀嚼出这些年轻人,去争得都市可以安身的认可,并通用无数次周而复始努力与忍耐,所表达出这个群体约带悲情的时代旋律;或者说品味这首歌,可以想象出这样民谣方式唱出来的歌,对于当代都市的年轻人,就像承载命运的一条船,每个年轻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加点佐料,然后化成几瓶小酒,在成都小酒馆里,升腾为一场时代的微醺。

并不是因为儿子唱这首歌,唱得如何好。而是从歌声中听出了儿子来到广州的那些年,缺失老爹的必要关照(用儿子的话说,陡然放手,人就像在大海中飘摇),一任在广州飘摇。想象得出,当时的儿子,就像赵雷,带着流浪式歌手经历与心历,“余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儿子大学毕业,同儿子谈过一次话。问他到底是想去广州,还是想留在长沙。

我告诉儿子,我的意见是留存长沙。

长沙是个幸福度很高的城市,广州是个竞争度非常高城市。

儿子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广州。

虽然,儿子的选择不是我的意愿。

但我只要把话说在了前面,儿子最后的选择,一定会尊重的。

儿子大学快毕业时,开始谈恋爱前,我同儿子也谈了一次。讲了两个意思。

一个意思,人的一生重中之重,关乎一辈子幸福的选择,就是选择好一个好的人生伴侣。这人生伴侣的选择,必须慎重再慎重。因为人生的伴侣,比爹娘与儿女伴随自己的时间,都要长。

另一个意思,就是最后你选择什么人,哪怕是个叫花了,只要你选定了,我都同意。

儿子终于在广州工作。

这么些年,儿子能够在广州立住脚。让我这个做爹的,心底时着实佩服。

儿子选择广州,就意味着今后全部的路,都得由他自己走。

正如儿子所说,自从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后,老爹一下子,就把他放到到大海里飘摇,什么也不管了。

儿子在广州第一次买房子,让我去看看,当个参谋。我告诉儿子,你看中了就行。

儿子看中了一套房。我让广州的朋友专门去帮助儿子看了看,并提出了意见。

最后,儿子决定买。

我就把首付款给了儿子。装修,也是儿子一个人自己设计,自己找施工队,整个过程全部从头到尾完成的。

第二次换房,我也没有去看。整个过程也是儿子自己完成的。

儿子在广州近二十年,非常有意思的是,所工作的单位主要领导,差不多都是我过去的同事与朋友。其中好几个同事与朋友,都是过去谈得来,玩得好的。

可能有很多人不相信。我没有给这些朋友打过一个电话,让他们特别去关照儿子。

我同儿子讲,在广州这样一个特别讲效益的环境里,任何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如果给朋友与同事打招呼,反而给朋友与同事增添压力与麻烦。而且,求人帮忙,次数与作用都是有限。一切一切的路,都要靠自己走。

我让儿子只要记住一条,任何时候,不管是谁,在什么条件下,都需要干活的人!

好些年前,眼见得儿子一夜间,头发掉了的一把。

当爹的见了,真的是心里在流泪!

我知道儿子也是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可是,能说什么呢?

你选择了广州,广州就是个让人一把一把掉头发,甚至是一夜变成白头发的地方。

这样的经历与坎坎坷坷,迟早都会经历。

平时,我很少给儿子电话。儿子也很少给我电话,也从不让我给他办事。

我觉得儿子长大了,走任何捷径都是暂时的,独立成长一定是最大的关怀。

除了守望,只有守望。

守望中,一些无语的期待,成趣;一些的等待的距离,成美。

好在这些年,好多的亲戚朋友,对我儿子都很友善很关心,给予了关心与关怀。

在此,对这些亲戚朋友表示感谢,并以期善缘得善报。


这么些年下来,我觉得儿子好多经历,像赵雷唱的《成都》的歌词:“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时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从在小酒馆的门口”。

我觉得儿子已经打磨出来,找到了活在广州的工作与生活的调子。

这些天,成天的听赵雷的《成都》,想学着唱到歌里去。

最终,唱不进去,唱得不伦不类。

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代人,与赵雷及儿子这代人的代沟。

学不好,唱不好《成都》没关系,不影响我喜欢这首歌。

喜欢这首歌,一是觉得这歌从人手机飘荡出来,好像不是赵雷唱的,而是五六年前,我儿子唱的;二是我想学着唱这首百听不厌的歌,是想唱到歌里面去,领会一下儿子在广州打拼的“余路还要走多久”的心历;三是我喜欢柳暗花明的这句,“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202364日星期日上午11点 清乐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