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644、两都之战元朝混乱

 梦想童年594 2023-06-09 发布于江西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经历了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等五任皇帝。这五位皇帝,都崇尚汉文化,实行以儒家思想治国,因而保持了元朝六十多年的稳定发展。这是元朝正常的发展趋势,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元朝是会兴旺强盛的。不料,蒙古贵族保守派突然发动政变,刺杀了年轻有为的元英宗,扶持不懂汉文化的泰定帝上台,改变了元朝发展走向,大开历史倒车,元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泰定帝即位不久,封自己年幼的儿子为皇太子,明确了他的继承人身份。泰定帝在位五年,他连汉话都听不懂,无法治理一个庞大的元朝,导致矛盾丛生,趋于激烈。

公元1328年7月,泰定帝在巡游上都时病逝。当时右丞相倒剌沙在上都主政,把持大权。倒剌沙是泰定帝在漠北时期的旧臣,长期受到宠信。可是,倒剌沙也不懂汉文化,更不会治国理政,只知道专权跋扈,作威作福,排挤贤良,反对汉化。泰定帝死后,倒剌沙为了专权方便,迟迟不让年幼的皇太子继位。可没有想到,这给了别人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元武宗过去的旧臣燕铁木儿见有机可乘,赶紧派人去请元武宗的两个儿子,打算拥立他们为帝。

元武宗传位给弟弟元仁宗的时候,曾经有过约定,将来要元仁宗把皇位传给武宗的儿子,可元仁宗食言,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元武宗的两个儿子十分不满,后来分别流落到漠北和江南。元武宗系的宗王贵族以及旧臣们,全都忿忿不平。

燕铁木儿从少年时期就跟随元武宗,关系十分密切,后来担任枢密院事,掌握兵权。他见泰定帝死后,专权的倒剌沙迟迟不立新皇帝,皇位出现了空缺,便与元武宗系宗王和旧臣联络,在大都发动政变,囚禁了泰定帝的亲信,控制了朝廷,然后分别派人去漠北和江南,请元武宗的长子和世㻋、次子图帖睦尔回来,让他们登基当皇帝。

次子图帖睦尔当时在江南,路途较近,最先回到了大都,于是,燕铁木儿等人拥立他登基为帝,被称为元文宗。元文宗成为元朝第七位皇帝,时年二十五岁。

在上都的右丞相倒剌沙,见大都发生了政变,元文宗上台,顿时慌了手脚,于是,匆忙扶立八岁的皇太子登上皇位,被称为天顺帝。按时间算,天顺帝是元朝第八位皇帝,不过,他在位时间很短,而且徒有虚名。

这样,元朝同时出现了两个皇帝,一个在大都,一个在上都。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两都之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朝廷出现了两个皇帝,蒙古贵族和朝廷大臣自然也分成了两派。上都的天顺帝虽然年幼,但似乎属于正统,因而支持他的人多一些。当然,也有不少人在犹豫观望。

倒剌沙仗着人多势众,首先发兵南下,攻击大都。上都军队起初比较顺利,一举攻破居庸关、山海关、古北口等险要关口,进入关内,向南挺进,进逼大都,似乎处于有利状态。

大都兵力较少,但燕铁木儿执掌兵权,他紧急征调河南五万兵马来援,又在都城召募新兵万余人。燕铁木儿在大都部署好防御以后,亲自率主力北上,迎战上都的军队。

上都军队入关以后,兵分四路,分别攻打通州、檀州、蓟州、涿州等地,企图合围大都。但四路兵马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不能协调一致。燕铁木儿具有军事才能,富有谋略,他看准了敌军这一弱点,并不分兵抵御,而是集中优势兵力,力图各个击破。

上都的军队和大都的军队同属于元军,彼此有不少熟人,因而并不想打内战,更不愿意以命相博,往往是一看对方人多,扭头就跑,跑不掉时便投降,所以,战斗并不十分激烈。这有利于燕铁木儿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溃敌军。

结果,上都的军队打了败仗,纷纷逃了回去。燕铁木儿乘胜追击,收复了居庸关、古北口等地,向北挺进,进逼上都。形势急转直下,又对元文宗一方有利了。

眼见元文宗一方占了优势,一些犹豫观望的宗王贵族纷纷倒向元文宗,天顺帝一方的人也不断倒戈。东路蒙古元帅以及齐王等人,也纷纷表态,公开支持元文宗,并派兵攻打上都。

燕铁木儿等人的军队包围了上都,守城将士皆不愿意拼死抵抗,不少人投降或逃散。倒剌沙见大势已去,只好献上皇帝玉玺投降。为期两个多月的两都之战,以元文宗的胜利而告终。

倒剌沙投降以后,被押至大都,最后仍被处死。那个小皇帝也被杀了。可怜的天顺帝,只当了两个月挂名皇帝就丧了命,一点也不顺。

两都之战结束了,可是没有想到,元文宗与哥哥和世㻋的争斗又开始了。请看下一集,兄弟相争弟杀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