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什么叫演戏用力过猛?(浅谈电影表演)

 星期五文艺 2023-06-09 发布于山东

(【知乎精选问答】系列为「星期五文艺」针对网友提问而写;内容涵盖影视文化相关及社会热点等;部分文字较首发文稍有改动)

星期五言:

搞懂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电影演技”的概念。然而演技概念对于观众来讲何其难定义——它因人而异,完全是主观上的认识。举个例子:

白骨精站在孙悟空面前,怎么变都是妖精,对方一眼就能识破,可站在唐僧面前呢,穿套破衣服就是无产阶级,提个篮子就是个劳动者,掉一滴眼泪就是弱势群体……怎么演怎么真!

文:野人五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既然演技视观众主观而异,那就压根不存在用力猛不猛的问题,更别说真不真了。
如此是不是谈演技就没有意义了呢?
当然有:唐僧若被白骨精善意骗了感情也罢,算是自我情感释放了。可万一对方行骗后还得吃你,那就赔大了,搞不好还要连累了其他人呢,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故此我们非但要谈电影演技,还要谈它的本质。而说到本质,那就不得不从演员的角度说事了。
作为电影演员,首先“演技”应该是个理念上的问题,即:
演员应该把角色演的更像,还是应该成为角色。
注意这里所谓的“成为角色”,应该界限在电影拍摄以及思想意识范畴内。并不是要将其上升到现实层面,比如演员演杀人犯就要在现实中去体验杀人,演孤儿就要跟家人断绝关系(不上升到现实中的行为)……这里说的是演员要去学会像杀人犯、孤儿一样思考,要在对着镜头的时候达到“忘我”
与“成为角色”相对的另一个理念:把角色演的更像,那就是纯粹的“技巧(或手段)”了。
在此种理念下,演员不需要相信自己就是“角色”,也不必“忘我”,他只要让观众看起来“像”或“真”就可以。问题是,观众层次不同,怎么界定?这就需要电影人去拟定市场受众群,拟定行业标准,以及将概念灌输给受众群
在此动机下,往往鉴于效率和成本 ,表演者只需找到一些“标签”式的东西,如穿戴、表情、话术风格就好,如前面提到的白骨精骗唐曾时的装扮,如好莱坞大片里的英雄形象标准化塑造,再比如说咱抗战剧里的鬼子、汉奸……在“演戏者”的心目中,一切角色都是由符号堆积起来的形象
带着这种表演理念的影视剧其受众群往往有以下特点:
凭标签、符号识别事务;只相信群体不相信个体;唯物而不唯心;被动接受创作者思想(这一理念在舞台剧范畴则会产生另一种职能和效果,需区分看待。此不展开)
理清以上概念,我们再来看“演戏用力过猛”这一问题——
对表演者来说,但凡他(她)在开机状态下意识到“表演火候”、用力过猛、表演技巧这些概念的时候,证明他的表演理念就是“演”,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装”。无非就是装的像不像,能不能骗过观众了(调度、节奏把握等问题另当别论,这是电影理论上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里,无论观众(包括拍摄组)怎样反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演员本身在演的过程里跟他(她)演的角色是分离的,是两条心的。进一步说,现实里的角色和电影里出现的角色可能完全不符,最多也就是外表某些符号元素相同罢了
如此总结:就演员而言,只要自己没有一个“成为角色的意识”,那他只要“演”,就是“过”,因为演员给“表演”下的概念就是“装的像”而非“成为角色”。
反过来从观众角度怎么看“演的过不过”这一问题呢?更简单,当观众觉得演员演的不像的时候,其实就是专业里说的“穿帮”,造成的效果是看者“出戏”。
从某个角度来讲,看者(观众)出戏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他们在丧失了观影沉浸感的同时,也识别了电影的真假,把电影与现实区别开来,对电影产生相对客观的批判,以及养了成一种“非标签化”识别人格的思维。
一句话:“演的过不过”对演员是一种理念与动机,对观众则是识别真假的能力。
(本文结束)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