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690、叔叔夺了侄子皇位

 梦想童年594 2023-06-09 发布于江西

公元1399年7月,燕王朱棣杀害了朝廷大臣张昺、谢贵,连夜夺取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城,随即聚集将士,宣布起兵。

朱棣起兵可不是说要反对朝廷,夺取皇位,那就成乱臣贼子了,怎么能够服众呢?朱棣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说皇帝身边有黄子澄、齐泰这样的奸臣,祸乱朝廷,国家有难,他要清除奸臣,维护朝纲。

朱棣还煞有其事地搬出了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以表明起兵的正义性和合法性。《皇明祖训》确实有这样的规定,说朝廷如果有危险,藩王有责任带兵救援,除奸逆,靖国难。

朱元璋是汲取元朝皇帝危险时无人救助的教训,才规定了这一条,没想到却被朱棣利用了。因此,朱棣与朝廷的这场战争,被称为“靖难之役”。

朱棣集合将士们,正在慷慨激昂地进行动员,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房顶上瓦片纷纷坠落。朱棣脸色聚变,觉得太不吉利了。

一旁的姚广孝赶紧说:“贺喜大王,这是祥兆!大风聚起,表明飞龙上天;灰瓦坠地,意味着将要换成黄色。”

姚广孝的话不知道是否有人相信,但起兵大计已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是凶兆还是吉兆,朱棣都非要造反不可了。

朱棣为自己的部队起名叫“靖难军”,似乎是正义之师。朱棣打着铲除奸臣黄子澄、齐泰的名义,本想直接挥师南下。大将张玉建议说,应该先肃清北平周围,稳固后方,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向南进军。

朱棣觉得这个意见好,便采纳了,派兵分别攻取北平周围的密云、怀来、通州、蓟州、遵化等地,还向北占据了居庸关。这些地方本来就属于燕王管辖,守将大都是燕王的部下,因而多数自动归降,使朱棣的兵力大增。

北平周围,只剩下建文帝派来的宋忠部队了。宋忠忠于朝廷,是不会归降的,但他原来是锦衣卫的头领,不会打仗。这个时候,宋忠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为了激励士气,欺骗将士们说,朱棣把北平城内将士们的亲属全杀了。将士们果然都红了眼睛。

朱棣得知以后,把将士们的亲属召集起来,让他们向宋忠军队喊话,劝他们投降。将士们见宋忠欺骗了他们,十分气愤,又见亲属在朱棣的手里,于是跑过来一大半。

宋忠弄巧成拙,涣散了军心,自然吃了败仗,自己也做了俘虏。宋忠不肯投降,被朱棣杀害。

朱棣很快稳定了北平一带的局势,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大量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又派人去北方招募了数万蒙古兵,使军队总数迅速扩大到十万人。不过,这比起朝廷的几十万大军来,还差得很远。

建文帝得知朱棣公开起兵造反,十分愤慨,任命老将军耿炳文为大将军,组织了三十万军队,向北攻打北平。

耿炳文很早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大功,是开国功臣,在第一批封侯的时候,被封为长兴侯。可惜耿炳文年纪大了一些,已经六十六岁了。

耿炳文对朝廷忠心耿耿,依然老当益壮,他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十三万兵马先行,让人组织后续部队随后跟进。耿炳文没想到朱棣在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十万兵马,有些轻敌了。

耿炳文率军很快进入河北,到达真定一带,将部队分别驻扎在真定、莫州、雄县,准备稍事休整,然后攻击北平。

朱棣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见耿炳文军队远道而来,十分疲惫,又驻军分散,于是集中优势兵力,夜袭莫州和雄县。两地兵马没有防备,大败溃散。耿炳文得知以后,急忙率军增援,不料又中了朱棣的埋伏,损失惨重。

耿炳文见朱棣很会用兵,不敢轻视,不再主动出击,而是固守真定城,等待后续部队。朱棣军队包围了真定,奋力攻城,但连攻三日,没有任何进展。朱棣见耿炳文用兵老练,无懈可击,只好撤兵走了。

建文帝派出老将耿炳文,本以为能够马到成功,不料得到战败的消息,不禁有些懊恼,闷闷不乐。

黄子澄建议说:“耿将军英勇,但毕竟年老,恐怕会误了大事。李景隆正值壮年,又是名将之后,可以让他替代耿将军。”李景隆熟读兵书,能说会道,深受建文帝宠信。于是,李景隆当上了大将军,接替了耿炳文的职务。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他倒是年富力强,可惜没有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朱棣听说由李景隆领兵,哈哈大笑说:“这小子,既无能,又自负;外表强硬,内心软弱;不会治军,更不会打仗。看来,当年的赵括之败,又要重现了。”

建文帝却对李景隆寄予厚望,交给他五十万兵马,授予他遇事专断之特权。李景隆出征那天,建文帝携百官为他送行,并且行“捧毂推轮”之礼,亲自为他推车。

建文帝认为,此去必定会高奏凯歌,于是颁布了一个妇人之仁的诏令,不许伤害燕王,有伤害者治罪。建文帝是不想落一个弑叔的名声,但这个命令极大地束缚了朝廷军队的手脚,将士们不敢放手搏杀,使得朱棣几次化险为夷。

李景隆受此皇恩,十分感激,一心要破贼立功,报答皇上。朱棣却压根看不起李景隆,与他玩起了猫戏老鼠的游戏,把李景隆耍得团团转。

朱棣令姚广孝和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率主力转到外线作战,专打李景隆军队的薄弱环节,歼灭了大量敌人,并使敌军疲惫不堪。

朱棣采取诱敌深入战术,把李景隆吸引到北平城下。李景隆大喜,急令攻城。可城中防守严密,城池坚固,当时正值隆冬,城中用水浇城墙,城墙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根本无法攀爬。李景隆在北平城下碰得头破血流,损兵折将,一筹莫展。

朱棣见李景隆军队已经疲惫,时机成熟,于是下令大举反攻。朱棣亲率精锐骑兵为先锋,连破七座营寨。由于建文帝有不许伤害燕王的诏令,谁也不敢向他射箭,朱棣如入无人之境。张玉、朱能等大将也身先士卒,带头冲杀。李景隆军队抵挡不住,纷纷溃逃,李景隆一直逃到德州才站住了脚跟。

李景隆这次北征,历时数月,屡战屡败,损失了一半的兵力。而朱棣却借机收编降兵,兵力扩大了一倍多,接近有三十万兵马了。

李景隆不甘心,请求再战。建文帝仍然对李景隆抱有幻想,又给他拼凑了六十万大军,让他再次北征。李景隆就像败家子一样,不把家业败坏完不罢休。

公元1400年4月,李景隆率领六十万大军,再次宣誓北伐。这一次,朱棣采取迎头痛击的办法,双方在河北境内的白沟河展开大决战。结果,朝廷军队惨败,部队溃散,李景隆一口气逃到了济南,比上次逃得还远。

白沟河之战,是“靖难之役”的转折点,影响极大。李景隆丢失了几十万军队,而朱棣的实力则进一步增强,由战略防御转向了战略进攻。朱棣击溃了朝廷军队,乘胜攻打济南,企图打开南下通道。

李景隆兵败的消息传来,朝廷震惊,大臣们纷纷要求处死他。黄子澄捶胸大哭,说:“大事去矣!我推荐李景隆误国,万死不能赎罪。”建文帝觉得,即便杀了李景隆,也于事无补,只是免去了他的大将军职务,把他召回了南京。

不少人认为,朱元璋把功臣宿将杀戮殆尽,致使没有良将对抗朱棣,才让朱棣轻松篡夺了皇位。确实有这方面因素,如果蓝玉不死,足可以抵挡朱棣,但并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当时,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们,除了耿炳文以外,还有朱元璋儿时伙伴郭英等人,即便在年轻将领当中,也有铁铉、盛庸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可惜建文帝不会知人善任,没有发挥好他们的作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朱棣率得胜之师,围攻济南,不料却吃了败仗。济南守将是位年轻的将领,只有三十多岁,名字叫铁铉。铁铉是色目人的后裔,国子生出身,精通经史,胸有谋略,此时担任山东参政。

铁铉正在外地筹措军粮,听说朱棣向济南进军,急速赶了回来。济南城内只有盛庸的一支军队,兵少将寡。盛庸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年轻将领,铁铉与他歃血盟誓,决心死守城池,报效朝廷。

朱棣看不起没有名气的铁铉、盛庸二人,派人招降。铁铉心生一计,假装畏惧,表示愿意献城设降。朱棣大喜,率众人入城。

不料,朱棣刚进城门,预先安置在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落下,可惜早了一秒钟,只把朱棣的马头砸得粉碎。城中将士趁机杀出,燕军没有防备,吃了大亏。

朱棣大怒,挥军攻城,守城将士十分顽强,奋力抵抗。铁铉、盛庸亲上城头督战,燕军攻城多日,没有进展,白白丢下一片尸体。

朱棣更加恼怒,调来大炮轰城。铁铉想了一条妙计,他把朱元璋的画像和神牌挂在城墙上,朱棣和燕军将士见了,只得下马跪拜,哪里还敢开炮轰击呢?这样,燕军连续攻城三个月,济南城岿然不动,朱棣只好撤兵返回了北平。从此以后,朱棣南下进军,再也不敢经过济南了。

公元1400年10月,朱棣率军再次南下,绕开济南,从德州向西南进军,经临清到达聊城。不料,盛庸早就做好了准备,军中配备了大量火器和毒弩,准备迎头痛击燕军。

朱棣仍然亲自率军冲锋,盛庸故意打开阵脚,将燕军诱入,然后四面合围,使用火器毒弩猛打,致使燕军损失惨重,朱棣的第一猛将张玉也死于阵中。聊城之战,朱棣遭受惨败,只好又退回北平。

盛庸是朝廷军队抗击燕军的主要将领之一,曾经多次打败朱棣,还一度收复了德州等地。这一时期,朝廷军队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实力已衰,也难以向北攻击朱棣,双方处于相持阶段。在战争期间,藩王们大多数做壁上观,谁也不帮,乐得坐山观虎斗。

为了打破僵局,朱棣的谋士姚广孝提出一条重要建议,说:“不要理会山东的盛庸,也不要攻占城池,可集中兵力,直捣南京,只要攻占了南京,其他地方就会望风而降,大事可成。”朱棣觉得是个好计策,高兴地采纳了。

公元1401年12月,朱棣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再次南下。这次不走山东了,而是向西绕了一个大弯,经河北馆陶渡过黄河,再向东南进军,攻占了江苏沛县,直取徐州。

徐州守军闭门死守,朱棣也不攻城,继续南下。建文帝听说朱棣大军迅速南下,有些慌乱,急令附马梅殷率重兵镇守淮安,阻击燕军。可是,朱棣虚晃一枪,没有去打淮安,而是进逼宿州。建文帝又派徐辉祖率军北上,抵御燕军。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朱棣的大舅哥。

徐辉祖率军与朱棣在宿州灵壁一带展开决战,结果大败。燕军擒获朝廷军队三十七名将领、一百五十多位朝廷大臣,降者不计其数。灵壁之战击溃了朝廷军队主力,此后燕军再也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

形势十分危急,建文帝急令盛庸南下支援。盛庸率部日夜兼程,赶到淮河,设下防线,企图阻止燕军过河。但盛庸军队数量不多,又经过长途跋涉,兵力疲惫,结果被燕军击败。燕军渡过淮河,连续攻克泗州、盱眙、扬州、高邮等地,占领了江北地区。

公元1402年农历6月3日,朱棣率大军从瓜州渡过长江,击溃盛庸的军队,攻占了镇江。这个时候,朱棣胜局已定,朝廷人心惶惶。有人提议弃城逃走,有人主张死守待援,也有人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6月14日,朱棣率军抵达南京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献门投降,迎接朱棣入城。

朱棣入城之时,宫中起了大火,火被扑灭以后,发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了。据太监说,这是皇帝、皇后和皇长子的尸体。朱棣将他们安葬。

朱棣随后登基称帝,他经过三年奋战,成功地从侄子手里夺取了皇位。朱棣虽然属于篡权,但明朝仍然是老朱家的天下,换汤不换药。

在朱棣篡位夺权过程中,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件,就是方孝孺被诛灭十族。那么,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请看下一集,方孝孺未被灭十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