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三千五百年前的巨大秘密

 小酌千年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史前奇观

早就想去英国,看英文名叫Stonehenge(斯通亨奇)的巨石阵了。

因为我在《艺术人类学》一书中写到过它。

但是到了跟前,还是震撼。

图片
〇 李华摄影

草色青青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突兀地耸立着巨大的环状列石圈。石环直径30.4米,竖立的30块长石上架有横梁石块,使整个圆圈联为一体,形同栅栏,是欧洲巨石建筑遗迹中最宏伟的。

据说,这东西始建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又经青铜时代陆续增建、改筑,历时约一千多年,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考古卷,对此有详尽描述。

平原上的风吹得我们快要站不住,那些巨石却巍然屹立。

三千五百年了,它们想说什么呢?


三石塔之谜

其实,巨石阵是俗称。

学名,叫斯通亨奇环状列石。

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使用的称呼。

实际上,巨石建筑或者巨石文化遗迹有两种。一种是单纯的立石、列石和环石,石和石之间没有物理关联;另一种是叫做“三石塔”(trilithon)的东西,由两块长石上架一横石构成。

英国的斯通亨奇,就有许多三石塔。

图片
〇 李华摄影

那么请问,这又如何?

证明它可能有神殿的性质。

要知道,石环的原料来自北面30公里的莫尔伯勒山。其中最高大的一个三石塔,长石高达9.1米,重约50吨。这样一种巨石建筑,很难设想有什么实用价值,也非人的房间,十有八九是神的殿堂。

那么,它会是哪个神的呢?

太阳神。


圆形之谜

把斯通亨奇环状列石看作太阳神庙,第一个依据是它的圆圈形状。

有理由相信,原始住宅建筑的平面图主要是圆形的。

比方说:

平原印第安人的“梯皮”是圆的。

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是圆的。

喀麦隆穆斯古人的黏土房屋是圆的。

非洲赤道上班达人的住宅是圆的。

游牧民族的帐篷(如蒙古包)也主要是圆的。

这也毫不奇怪。圆形更近洞穴的形状,又是同面积图形中周长最短的,因此更省材料。而且,在原始的圆形住宅中,全体成员以火为中心形成一个团体。每个人与火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每个人都是面对面的。这就会在心理上形成和产生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和亲切感;而当他环顾四周,则会感受到一种柔和、温馨、甜蜜的情调和氛围。

当然,圆屋的形式很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当一堆篝火在旷野燃起,人们围拢过来,很自然地就会坐成一个圆圈;而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熄,也为了使火边的人不致于因前热后凉而不适,就会用一道环形风篱将这堆火和火前的人围住。

图片

后来,这风篱越做越高,也越做越牢,便形成了那圆形建筑物。

但,这样的建筑物一定是封闭式的,只有顶端留着出烟口。

那么,斯通亨奇环状列石呢?

栅栏式。


栅栏之谜

栅栏式围墙,是把斯通亨奇环状列石看作太阳神庙的第二个依据。

封闭式的和栅栏式的围墙都是墙,而建筑物是要有墙的。正是靠着墙,建筑实现了空间的分割,从而将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分隔开来,也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人的世界与非人世界分隔开来。

但,两种方式还是有重要区别。

前者为了保护。

后者为了迎接。

这就有了问题——如果说封闭式的建筑比如风篱(windbreak)是要保护火,斯通亨奇环状列石做成栅栏式,又是为什么呢?

放“火”进来。

只不过,这“火”是太阳。

太阳正是一个大火球。

它和火一样,也是生命的赋予者和生命的象征,血一样热,血一样红,也都与象征着寒冷、恐怖和死亡的黑暗势不两立。

所以,在许多原始民族那里,太阳崇拜和火的崇拜是密不可分甚至混为一体的。纳弗和印第安人常常在太阳被想象为疲倦的冬至这天举行仪式,用火堆和舞蹈为太阳增加力量;南非的贝专纳人则在阴沉的早晨,由太阳氏族的头人在家中点燃新火,让所有成员都取一点回去,相信这样一来太阳就会重放光明。

图片

总之,火时常是太阳的代表。

因此,用保护火的建筑形式来建造太阳神的宫殿,也就并不奇怪。

更何况,太阳本身就是圆的。

看见太阳的器官——眼珠也是圆的。

所以,原始的太阳神庙,就得是圆形。

做成“三石塔”结构的栅栏形,则正是为了迎接光明。

太阳与火不同,它不会住进人替它建造的殿堂里,而只以光照的形式降临人间,并自由出入。所以这类建筑不能像民宅那样封闭起来,而应该是全方位开放式的,栅栏式的墙只起一种空间暗示作用。

实际上,从十七世纪以来,人们就发现,每年夏至时,在斯通亨奇环状列石的石圈中心到出口处的标石的连线上,可以看见太阳正好在标石上方升起。夏至,这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日子,当然也就会被想象为太阳精力最旺盛的日子,太阳神在这一天降临它的神殿,不是非常在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