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观察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趋势解读

 文旅融合 2023-06-09 发布于四川

2023年5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认定并完成公示,确定江苏省宿迁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南省琼海博鳌东屿岛旅游度假区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IMG_256

目前,我国旅游度假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以6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和以700多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基础的度假区梯队,在度假区标准和管理办法指引中不断完善发展。下面,我们将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01定义与主要类型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什么?

从定义上来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China National Tourist Resort),指的是符合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相关要求,即「以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康养、休闲、娱乐等度假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有明确空间边界和独立管理运营机构的集聚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国字号”品牌之一,与5A级景区除了概念上有所区别外,其设立目的、功能构成、运营管理等内在逻辑也有所不同。5A级景区侧重于观光旅游,以游客入园量和门票收入为支撑;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则兼具观光游与休闲度假游,主要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体,更加注重配套服务和综合业态。

IMG_258

结合国家标准(GB/T 26358-2022),目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覆盖海滨、草原、温泉、康体运动、医疗保健等类型,尤其以自然生态度假资源为主,如山地、湖泊、森林、温泉、山地、海滨为主。6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布于23个省直辖市,其中湖泊和山地型旅游度假占据绝对优势,温泉和滨海旅游度假区异军突起。现有度假区大体可分为山地型旅游度假区有12家,湖泊型有21家,温泉型有7家,滨海型有10家,森林型度假区2家,冰雪型度假区2家,古镇庄园型3家,综合型6家。

02发展趋势分析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内度假旅游的核心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时代特征、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度假区的发展方向也在转变。

IMG_259

01

文化赋能:由享受自然再到文旅融合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富有文化底蕴”已成为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旅游度假区需充分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强化个性。

当前国内有6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但形成个性鲜明的度假生活方式的案例屈指可数,这是因为对文化的挖掘、积淀还不够。对于初级阶段的度假区来说,需要进行文化的提炼符号;中级阶段度假区,要发展具有文化支撑作用的产品;高级阶段度假区,则需要通过文化塑造个性。目前国内的度假生活方式,整体处于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仅少数案例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例如西双版纳的傣式生活、遇龙河的乡村生活等。

IMG_260

并且,这些国家级度假区中,相当多带有温泉元素,或者以温泉为主打,但并没有出现类似日本箱根式的具有突出文化韵味的目的地。这背后的原因,是文化的持久渗透不够,没有深度融入度假区主题、度假设施、活动场景和服务环节之中。

文化产品层面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各类演艺项目、场馆、节事活动等,这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省级度假区阿尔山的传统蒙医“阿尔缮疗法”。如果将这种疗法的手法、流程、疗效等加以标准化,结合温泉康养,打造成一种产品,就能够成为“阿尔山式康养生活方式”的重要支撑。

02

产品为王:康养是基础,玩法是关键

旅游度假区要产生真正的竞争力,就需要有丰富而优质的度假产品。通过引入更多特色产品运营商,包括艺术、演艺、文化探索、民宿、购物、运动等方面,植入更多创新业态,才能打破度假产品空心化的瓶颈。另一方面,度假区有边界,而度假无边界。度假区应成为引擎,在产品创新和运营方面,辐射和带动周边,增强不同项目的链接度,构建更大的度假产品圈,引领区域旅游升级。

IMG_261

a. 培育运营主题,促进产品升级

体制机制改革是度假区升级发展的核心动力,这种改革应以提升产品力和运营力为目标。整合可运营资产,引入专业运营公司,激活商业、亲子、节事、康疗、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业态,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度假区运营主体,延长服务链、产业链,提高内生发展能力。

b. 加强资源挖掘,打造独特产品与空间

度假区本质上是一场产品和场景革命。度假区需要挖掘文化遗产、产业资源等,加强跨界融合,打造丰富的融合类特色项目,例如商业空间、研学教育、时尚农业等项目。度假区天然地还应具备利于健康的功能,根据当地特色健康美食、户外运动等资源,进行产品化打造和品牌化包装,使其成为度假区的“爆款单品”。

c. 构建优质住宿产品体系,完善“酒店+”

度假区是典型的“酒店+”旅游目的地,因此,依托酒店,链接周边资源,构建众多微缩版的“目的地”,是提升游客体验度的重要途径。成熟的度假区还应带动周边区域,构建立体、多元的度假住宿产品体系,包括高端度假酒店、精品酒店、康养公寓、民宿集群等,链接不同维度的资源,服务不同类型的客群。

d. 创造更多让年轻人兴奋的玩法和场景
每个度假区域都应有其精神属性、文化符号和代表性场景,而这些符号和场景应基于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去进行挖掘和打造。例如旅拍、书店、酒吧、音乐、探险、沉浸体验等这些类型的产品,可以在度假区大力发展,并结合高话题度的活动,进行新媒体传播,这是度假区品牌营销的重要法则之一。

03

空间演变:度假区未来将覆盖的区域

受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影响,当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形成华东和西南两大集聚区,大多分布于山岳与湖泊周围。在北方地区,则呈现出“山东看海,东北滑雪,其他地方温泉、湖泊、山岳类项目稀疏分布”的空间格局,大型湖泊和山水类型的度假区较为稀缺。

IMG_262

未来,随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北方地区兼具“优质山岳+都市圈”双重优势的区域,避暑和康养产业发展空间较大,有望成为度假区发展的重要区域,例如京津冀周边的太行山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秦岭地区、长吉都市圈的滑雪度假地等。北方地区发展度假区,关键在于形成特色鲜明的度假主题,丰富产品,延长旅游时间。

IMG_263

南方地区的度假区,在空间形态上有望进一步强化集聚发展态势,在大型湖泊、山地周边,形成度假集聚区,并逐步形成云南地区高原湖泊度假、华东地区高端康养度假等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突出的主题度假区域。


与此同时,围绕都市圈的乡村田园、主题公园、康养小镇等,也具有一定发展机会,国家级度假区的主题和形态将更加丰富。未来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对所在区域的文化旅游起到更强大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景区、乡村旅游发展,形成更高水平的集聚发展态势。

当前,国内旅游市场正稳步加快复苏,休闲度假旅游供给需求持续高位增长。今后一段时期,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将进一步扩容,度假区建设也将由满足国内休闲度假旅游需求转向并参与全球休闲旅游市场竞争。为此,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牵引,持续推进我国旅游度假区向标准化、国际化、品质化发展,实现人们向往的美好休闲度假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