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7年,毛主席得知救命恩人连降四级,当即下令:给他升到副省级

 新用户2830kzGu 2023-06-09 发布于湖南

“王盛荣呢?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1957年,主席来到武汉视察长江大桥,刚下火车,主席就向湖北省省长发出这样一个疑问。省长并不认识王盛荣,便看向身边的人,此时队伍里一人说,王盛荣现在在中南建筑工程局当副处长,省长疑惑,主席怎么会问起这样一个“小人物”呢?谁知主席面色不悦地说道:“怎么会这样?他原来不是在中南工业部当副部长吗?”要知道,副部长和副处长仅一字之差,但可差了四级。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说话,主席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众人震惊:“让他去冶金厅当厅长吧,享受副省级待遇。”这位王盛荣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能被主席如此重视呢?

文章图片1

枪口下勇救毛主席

王盛荣1907年出生,20岁加入共产党,在老家武汉担任交通员,负责情报方面的工作,这个工作要求胆大心细,不但要有随机应变的智慧,也要有临危不惧的勇气。而王盛荣总是能出色地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众人吸取了之前失败的经验教训,毛主席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主张,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王盛荣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也被主席的先进思想深深影响,从此更加坚定地追随共产党。会议结束后,王盛荣和周总理等人被派去苏联参加为期三年的学习。回国后王盛荣在中央苏区担任军委委员,当时与他同级的人是朱老总、彭元帅等人,而王盛荣的手下是肖华、张爱萍这样的上将级别。也是在这一时期,王盛荣和主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文章图片2

当时王明掌握最高领导权,主席被迫离开去往赣南调查研究。在主席离开后,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于是王盛荣被派去通知主席。王盛荣接到任务后便带着人马上路。此时的主席已经身处险境,国民党不择手段,煽动当地群众组成反动民团,渗透进我党搞破坏,而主席就在赣南住处遭遇了民团的袭击。等到王盛荣等人赶到时,看到屋内一片狼藉却不见主席的踪影,就知道主席遇到不测了。

文章图片3

这时众人听到村西传来一阵枪声,王盛荣手提驳壳枪就冲了过去。此时手中没有武器的主席被民团逼到了角落,眼看几位警卫员快顶不住了,王盛荣大喊一声,拔枪就是一通扫射,敌人被袭猝不及防,只能慌忙隐蔽。可由于主席当时身体抱恙行动不便,于是王盛荣丢下枪,和几个同志一起将主席架着主席撤退。到了安全区域,主席发现王盛荣越走越吃力,才发现不知何时王盛荣的腿负了伤,伤口一直在流血,主席立即让队伍停下,从自己身上撕下布条帮他包扎,还把毛衣脱下来给他穿上,王盛荣连忙拒绝,可主席却非常感激地说:“要不是你,今天我就要命丧于此了。”

文章图片4

心系国家独脚走天下

抗日战争开始后,王盛荣被派到文工办理收编工作,在那里认识了自己的妻子赵明珍。后来王盛荣和妻子被派到武汉办事处工作,负责与国民党高官和名流的沟通工作。这是王盛荣入党后第一次回家,心里既开心又犹豫。王盛荣虽然去苏联学习过三年,但肚子里墨水不多,反倒是养出了一副好身体。在延安时,王盛荣就是小有名气的“体育明星”,冬天他喜欢在延河的冰面上滑冰,还说如果延河到延长都是冰的话,他一个小时就能滑过去。要知道延安到延长有80多公里,当时大家完全不相信,不过王盛荣的体魄的确不是吹出来的,这也为他后来的游击战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文章图片5

到达武汉工作一段时间后,王盛荣找到董必武说,自己实在胜任不了这份工作,还是习惯去前线打仗。见王盛荣实在为难,于是董必武向上级申请,将他调去河南游击队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从中央军委委员调到地方担任游击队政委,这要是搁在别人身上怕是要抗议,可王盛荣却甘之如饴,而且游击队在他的带领下,人数迅速扩张到2000人。后与李先念的队伍汇合,创办了新四军第五师的前身,成为抗战主力部队。1939年6月,王盛荣被调回延安,先后在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管理局工作。解放战争爆发,东北成为重点关注地区,王盛荣自告奋勇提出去东北工作。在去东北的路上,王盛荣一路打土匪灭国军,队伍越来越壮大,到达嫩江时,原本一个连的兵力已经增长到了一个旅。

文章图片6

攻占齐齐哈尔后,王盛荣带领干部们迅速稳定社会秩序,重建工厂恢复生产生活。王盛荣喜欢下基层和工人们待在一起,他觉得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1946年冬天,王盛荣被调去第五纵队前线指挥作战。临行前,王盛荣决定给干部们开个动员会。大会上原本气氛非常热闹,王盛荣正讲得起劲,突然一声枪声响起,王盛荣瞬间倒地,只见他捂着大腿痛苦哀嚎着,难不成是叛徒混进了组织里?

众人立即寻找枪声的来源,却发现开枪的是王盛荣的警卫员小李,难道小李叛变了吗?众人来不及多想,立即将小李控制住,将他手里的勃朗宁手枪没收。王盛荣也被抬起送往医院,但由于王盛荣当时穿着皮靴,子弹夹杂着靴子里的碎毛进入王盛荣的左腿里,伤口已经感染化脓,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恐怕要截肢了,王盛荣想了想同意了。妻子赵明珍当时还怀着身孕,得知丈夫受伤后她焦急得泪如雨下,王盛荣安慰妻子没事,独腿照样能走天下!

文章图片7

当时负责处理此事的是黄克诚,经过调查,得知小李并非故意开枪,纯属“擦枪走火”。当时军中有规定,只有长官和特殊人员才能配枪,小李这把枪是从战场上缴获的,他爱不释手。于是就瞒着没有上交,还经常拿出来擦拭。可由于不太会用,当天擦枪的时候不慎扣动了扳机,这才误伤了王盛荣。黄克诚听完后还是不放心,小李万一是潜伏在我军的特务,那王盛荣还是有生命危险,于是他还是决定枪决小李。王盛荣知道后还为小李求情,最终保住了小李的命。可是王盛荣因为残疾无法再上战场,只能在东北的军工部担任政委,王盛荣带领哈尔滨总厂工人组织生产迫击炮2337门,炮弹27万发,坦克18辆,成为前线作战的有力保障。

文章图片8

遭遇诬陷毛主席为其正名

1949年6月,王盛荣受林彪之命回到武汉抓军工生产。当时武汉是老战友李先念在管,恰好李先念正在为军需物资短缺而焦头烂额,王盛荣的到来如同雪中送炭般及时。为了解决李先念的燃眉之急,王盛荣没有和林彪请示,便自作主张给了李先念一个医务所、几辆汽车和一些汽油。林彪让他写检讨,王盛荣不得已脱掉军装,去中南局工业部担任副部长。王盛荣拖着一条腿带队生产,还不负众望完成了周总理交给他的艰巨任务(一年生产一万吨钨砂)。作为交换,苏联也为我国带来了大量技术人员和工业资源,为新中国建设出了一份力。

谁知1952年,王盛荣出事了。有人以贪污受贿为名对其进行大肆批判,王盛荣被革职查办锒铛入狱,在狱中的两年零五个月,王盛荣一个字都没交代,出狱后他被降成副处级,在中南建筑工程处工作。王盛荣倒是照单全收,毫无怨言,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这对于他来说才是一位老共产党该做的。

文章图片9

担任副处长后,王盛荣还是坚持到一线工厂深入考察,发现问题,为了实现铁钉铁丝的自主生产,他还给上海的汪道涵写信求援,汪道涵得知后将一批技术人员和设备送来武汉,自此,王盛荣开始参与铁钉铁丝的研究生产,他还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在生产过程中,他牢记主席的教导:因地制宜,以实际生产力为标准指导工作。

文章图片10

此时忙于工作的主席还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被连降四级,直到1957年主席前往武汉视察工作,此时武汉正在发展重工业,汉阳轧钢厂正在筹建中,而王盛荣正在这家钢厂工作。得知王盛荣这几年的经历,主席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令将王盛荣调到冶金厅担任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他知道无论谁贪污,王盛荣是绝对不会贪污的,这并不是主席的盲目自信。1932年我党在上海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苏区领导打算送一批资金到上海周转,可这么多的资金派谁去送呢?

苏区领导先后派出两名干部,各自携带两万美金出发,没想到这两人见钱眼开,携款潜逃,杳无音信。此时毛主席推荐了王盛荣,出发前,邓颖超亲自将三万五千美元交到王盛荣手上,嘱咐他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完成任务。王盛荣说:“保证完成任务!”他向中央立下军令状,人在钱在,之后就乔装出发了。一路上他研究了各种路线,最终辗转将这笔巨款送到了上海,交给了陈云。自此,王盛荣的人品和对党的忠诚受到了毛主席和所有同志的认可。

文章图片11

王盛荣晚年的遭遇令人感慨,幸而有主席为其平反,还让他享受副省级待遇,也算是对他蒙冤的补偿吧。2006年,王盛荣寿终正寝,享年99岁。正是有这样为革命甘于奉献,对党和国家保持赤忱的英雄存在,我们才能享受到如今的太平盛世。

谨以此文向毛主席和为国奉献的前辈王盛荣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