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之纹样

 古建秦 2023-06-09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文化发展史可以看出,古人采用纹样,首先是宗教或礼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其中很大一部分与早期巫术有关,总的目的在于借助超自然力量实现某种愿望。

图片

出于这种目的,其内容必然是先民最关心的事:食物、安全和繁衍;统治者则更关心战争、社会秩序和国家管理。
周易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代表古人对世界构成的基本看法,八卦图中所列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和阴阳学说的太极图都是古人崇拜的内容。

图片

耕田、家畜、疆界、城池关系国计民生,也极受重视。文化观念、宗教迷信引起的各种神灵异象更是膜拜对象。这些内容广泛出现在文字、礼器、建筑和生活用品中。

图片

纹样可分两类,一类是具象图案,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吉祥人物、瑞兽祥鸟和吉利故事,以及助人健康、外形美丽的名贵花木。

图片

另一类是在具象图案基础上逐步抽象化了的图案。抽象化是受时代、工艺、时尚等因素影响所致,图案变形是抽象化的重要原因。

图片

宋代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著作,装修在书中有专门章节,其中提到的是古建筑经常用到的纹样,对我们理解纹样有参考价值。
第二册第十二卷关于雕作制度一节写道:“雕混作之制有八品,一曰神仙;二曰飞仙;三曰化生;四曰拂菻;五曰凤皇;六曰狮子;七曰角神;八曰缠柱龙。”

图片

其中前六品用于钩栏柱头上或牌带四周及照壁等地方;第七品主要用于屋出入转角梁之下;第八品用于帐及藏经柱上或盘于藻井之内。

图片

关于雕插写生花介绍有五种:“一曰海石榴花;二曰宝牙花;三曰宝相花。每一叶之上三卷者为上,两卷者次之,一卷者又次之。”

图片

关于剔地洼叶花介绍有七种:“一曰海石榴花;二曰牡丹花;三曰莲荷花;四曰万岁藤;五曰卷头蕙草;六曰蛮云。”

图片

《营造法式》是官方的建筑专著,所举雕刻纹样图案,均以王宫建筑为例,而且《营造法式》没有揭示纹样的详细涵义。

图片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由香山帮师徒传承制作,缺乏文化解释,做一样东西,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历代园主也没有留太多文字解释造园的原初思想涵义。

图片

所以,还必须把《营造法式》提到的雕作纹样的愿义寻找出来。
前面介绍的雕混作之制的八品多用于官方建筑,很少用于私家园林,这里不必赘述。
至于后面提到的雕插写生花、起突卷叶花和剔地洼叶花在苏州古典园林装修中较为常见,逐一解释其文化涵义。

图片

石榴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从安石国带回石榴,称安石榴或海石榴。
《酉阳杂俎》:“唐赞皇李德裕尝言:花名中之带海者从海外来。故知海棕、海柳、海石榴、海木瓜之类,俱无闻于记述,岂以多面为称耶,又非多也。诚恐近代得之于海外耳。”
石榴花色娇艳,花瓣重叠多褶,果实多子,象征多育子女,家族兴旺。

图片

牡丹花,花朵重瓣体大,花容艳丽,形态华贵,有花王之称。长期被宫廷引种,因而象征富贵。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有人更是题诗赞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长期以来,牡丹地位崇高,被看做中国国花。牡丹花被奉为国花,与一则传说有关。
清代小说《镜花缘》中写道,武则天在冬天突然想赏花,下诏令百花第二天开放。慑于女皇淫威,宫苑内百花果然竞相开放,飞雪中春意盎然。唯独牡丹枝芽冷落,傲然抗命。女皇下令焚烧牡丹,逐出宫苑花圃。这则传说象征牡丹卓尔不群的高傲品格。
图案中,牡丹与芙蓉画在一起,象征荣华富贵;与海棠画在一起,表示光耀门庭;与桃、松鼠、石头在一起,寓意“富贵长寿”;与水仙花在一起,象征神仙富贵;与十个钱画在一起,叫做十全富贵。

图片

黄葵花,开黄花的葵有两种,文震亨《长物志》:“一曰“’向日’,别名'西蕃葵’,最恶。秋时一种,叶如龙爪,花作鹅黄者,名'秋葵’,最佳。”
西蕃葵俗称“向日葵”,亦称“丈菊”、“西蕃菊”,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茎高丈余,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叶柄。黄花色,圆盘状头状花序,常朝着太阳。种子叫葵花子。
秋葵也称“黄蜀葵”,一年生草木。叶子掌状。夏季开花,花单生,花冠大型,淡黄色,中央暗褐色,属锦葵科。

图片

虽然文震亨认为前恶后佳,但向日葵在图案中也时有发现。
向日葵除了可以装饰,其向日而倾的自然特征又可为象征义,象征“渴慕之忱”。
《宋史·乐志十五》:“千官云拥,群后葵倾。”

图片

芙蓉花,即木芙蓉。
锦葵科,落叶灌木。秋季开花,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单瓣或重瓣,姿态娇美。民间将芙蓉花与牡丹花画在一起,,取“蓉”的谐音,叫做“荣华富贵”。
将芙蓉花与鹭画在一起,叫做“一路荣华”。

图片

莲荷花,除了中国传统意义以外,东汉佛教传入后,又多了一层佛教涵义。
莲花座是佛祖的坐坛。据说佛祖出生地多植莲花,宣教时常手执莲花,其弟子也效仿传教,所以,莲花在佛教象征纯洁、清净。
莲花纹大量出现在佛教建筑上,常见于须弥座、塔幢、柱础、藻井、瓦当等处。

图片

宝相花,“宝相”原是一种蔷薇花的名称,东汉佛教传入,佛教建筑中常用的图案和符号叫做宝相花。
明代受汉、唐佛教花卉图案影响,结合自然形态花朵(主要是荷花)特征,糅合成装饰纹样,广泛应用于织锦、瓷器、建筑。由于宝相花既有佛教纯洁、清净和庄严的涵义,又杂糅牡丹、荷花、菊花等花的特征,所以还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富贵涵义。
明代,宝相花成为旋子画的主要摹本,开始用于宫殿彩画,这与宝相花的象征意义有很大关系。
宝相花图案也见于苏州古典园林。

图片

《营造法式》说,海石榴花、宝牙花与宝相花无明显区别,“谓皆卷叶者牡丹花之类同”。可见是不同的变式而已。

图片

蕙草,也称“薰草”,俗名“佩兰”,香气沁人。
《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古人认为佩带蕙草可以避疫。
蕙草被运用,一是其散发香气为人喜爱,而是避疫。

图片

《营造法式》不可能涵盖中国古建筑的全部纹样,而且《营造法式》作为官方著作,偏宫廷建筑。

图片

其他古建筑形式,例如江南园林,许多装修纹样的涵义经过文人造园汇聚起来,大大超出《营造法式》的范围。

图片

根据《营造法式》复原的宋代五彩遍装彩画示意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国古建筑,色彩丰富、造型万千的纹样随处可见。
图片

于门楼、窗棂、脊饰、铺地等,或木质纹里、或砖石印痕,中华纹样文化已嵌入时光深处。
图片

由于建筑装饰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像绘画、雕塑那样直接描绘,雕刻出某一种具体的情节,所以多采用象征与比拟的方法去表现一定的内容,也是采用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动物、植物、器物等形象,单独地或者组合地表现出一定的内容。
图片

动物纹
传于其神,形神中藏吉利
古代绘制纹样的匠人或许从未学过绘画,却可以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栩栩如生的动物纹样,为中国的传统纹样增添不少色彩。
图片

主要在地雕、漏窗、建筑细节以及景观小品中。
图片

神龙在汉高祖自称为龙子以前,早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了,所以在宫殿建筑上,龙尽管成为帝王的象征而规定不可在他处使用。
图片

但在民间,龙却成为神圣和喜庆的象征而被广泛地使用在寺庙、祠堂等建筑上。
图片

在各地房屋屋顶的砖雕屋脊上,在石牌楼的梁枋上,在砖门头、门脸的砖雕装饰里,都能见到神龙的身影。
图片

既有龙头龙身龙爪俱全的龙,也有龙头卷草身和龙头回纹身的草龙和拐子龙。
图片
苏州金山石狮

狮子

性格凶猛,俗称兽中之王的狮子早就是佛教中的护法兽,传到中国后,它又成为守护大门的护门神兽了。
图片

建筑大门前一对狮子左右并列,右为足抚幼狮的母狮,左为足接绣球的雄狮,这样的布置已经成为固定的格式了。
图片

在宫殿寺庙前有独立的石狮,在普通住宅大门前,狮子都雕在门墩石上。
图片

有趣的是在民间,老百姓在逢年过节时,兴起一种舞狮子、耍狮子的活动,凶猛的狮子变得活泼可爱了,所以狮子不但具有威武的象征意义,而且同时还表现出喜庆的气氛。
图片

龟为水生动物,但又能爬上岸来在陆地上呆一些时候,它不像鱼、虾一出水就不能生存。
图片

龟背长有硬甲,遇外界侵犯时,可将龟头和四肢缩至甲壳内以自卫。
图片

龟甲在古代常作占卜吉凶之用,并将所占事项和卜辞刻记在甲上,称甲骨文,成为早期文字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图片

龟在兽类中属寿命较长的一种,很早就与龙、凤、虎并列为四神兽之一,所以龟具有神圣与长寿的象征意义。
图片

在砖、石材料的构件上,除了用龟作石碑的基座之外,很少用它的整体形象作装饰,而常见的是用龟背上的六角形,称龟背纹,作为装饰纹样。
图片

这种龟背纹相互连结在一起,常作为装饰的底纹出现在砖石构件上。
图片

鱼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很早,数千年前人类所使用的陶制品上就有鱼的形象。
图片

鱼具有较多的象征意义,鱼繁殖力强,象征多子多列在十分重视家族衍生的中国封建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鱼的谐音为“余”,无论福事、喜事都年年有余,户户有余,是人之所盼。

图片

所以鱼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砖雕和石刻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鹿与仙鹤

鹿性温驯。鹿头上初生的鹿角称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对人体有大补。
图片

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而神圣的动物,是佛家象征长寿的仙兽,
图片

鹿的谐音为“禄”禄为古代官吏之就俸,高官厚禄,象征着发财致富。
图片

仙鹤细脖、尖嘴、长腿,亭亭玉立。如果鹤头顶皮肤裸露,呈丹红色,则称“丹顶鹤”,形象更为优美。
图片

鹤纹,始见于唐代。鹤是瑞鸟,常与同样象征长寿的松树,组合雕刻于门楼之上,寓意松鹤延年;也常与鹿纹结合,称“六合同春”或“鹿鹤同春”,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图片

鹤在百鸟中属长寿者,所以有称人之高寿为“鹤龄”的鹤与莲荷放在一起,取二者谐音有“和合美满”之意。

图片

蝙蝠

颜色灰暗,白天躲在黑暗中,怕见光亮的蝙蝠只因为有个好听的名字,蝙蝠的谐音为“遍福”遍地是福,所以频频出现在建筑的装饰中,
图片

在门头、影壁的砖雕里常见到它们的形象,不过这种其貌不扬的动物经过工匠之手,其形象大大被美化了,有的简直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花蝴蝶。

图片

还有大象,麒麟等一些其他寓意吉祥的动物。
图片

几 何 纹

变于其线,浸润中华底蕴
几何纹,因以点线面组成多种规则的几何图形而得名,是出现最早、也最简洁的纹饰。
图片

中式营造中常见的几何纹样有回纹、冰裂纹、如意纹等,在建筑构造与景观营造中运用广泛。
图片

回纹

回纹,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形如“回”字而得名,寓意吉利深长。常将独立的回纹用作过梁、月洞门、铺地等间隔或收边图案,将连续的回纹用作建筑装饰,妆点出整齐划一的精致效果。
图片

冰裂纹
冰裂纹顾名思义,是由冰块炸裂形成的图案经过高度抽象后而成的纹样,正如冰裂消融般,寓意一切不如意都将过去,美好自将如期而至;常被用于铺地、窗棂装饰,若隐若现的视觉观感,为园林净增一抹韵味。
图片

如意纹
如意纹因纹饰取自如意造型而得名,借喻“称心”“如意”,
图片

与“瓶”“戟”“磐”“牡丹”等组成民间广为应用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
图片

用于中式建筑构造中,常见的如意纹是悬鱼的装饰。
图片

字 形 纹

是究是图,笔触间颂吉祥
自古而今,“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由图腾而生成的汉字,万、福、禄、寿、喜、财、安……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表现在建筑上,则以雕刻、彩画的形式为多。
图片

万字纹
万字纹,即梵文“卍”字形纹饰,寓意“吉祥之所集”。
图片

也正是因此含义,古代巧匠将圆明园中33间房子按“卍”形建于水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万字轩。
图片

万字纹虽由直线条构成却呈旋转对称形式,丝毫没有呆板之意,庄重、严整,活泼、自由,常用于漏窗、栏杆、挂落的装饰,寓意万福、万寿、万年不绝。

图片

寿字纹
“寿”字,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皆知其含义。
图片

“寿”字纹多出现于滴瓦之中,以长形“寿”字纹与蝙蝠纹组合,寓意“五福报寿”,以圆形“寿”字纹与莲花纹、如意耳组合,寓意“福寿如意”。
图片

植物纹
美于其形,方寸间匠古韵
图片

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与植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植物纹样也被大量运用于彩陶、器皿、服饰、住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式漏窗、洞门、铺地及景观装饰小品中,也常选用灵芝花、海棠花、荷花、卷草等植物纹样,通过精致的构成组合,形成丰富的艺术表达。
图片

蔓草纹
蔓草又称吉祥草、玉带草、观音草等,是自唐代开始使用的卷草纹饰。

图片

蔓草纹多取莲花、忍冬、菩提以及华盖、法轮、璎珞等佛教纹样,既具曲线缭绕的空灵,又有行云流转的韵律;“蔓”谐音“万”,蔓草形状如带,“带”谐音“代”,喻富贵万代、称心如意。
图片

荷花纹
荷花,别名莲花、芙蓉、水华等,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用作纹饰,被崇为花中君子,象征高洁。常以雕刻形式,装饰于景观小品、建筑细节中。
图片

自然纹
信仰入画,千年间筑芳华
中式的美,美在其意境。摘天上圆月置于素墙之上,便有了月洞门的意境之美。
图片

天文地理中的日月星辰、云气、海浪……皆成了古人寄托美好的风物,或取其形,或取其义,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美学。
图片

拟日纹
拟日纹外圆似太阳的形,圆内由东向西旋转的图案代表太阳由东向西飞速旋转、烈焰升腾的形象,千年时光流转,火焰旋转形状渐渐被花瓣取代。
图片

从秦朝起拟日纹被应用于铺地中,抱鼓石鼓身、漏窗中常见拟日纹。
图片

云纹
云纹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崇拜,高高漂浮于空中的云朵,寓意着官位如意高升。
图片

以云为瓷器装饰纹样始见于唐代,千年发展,云纹已演变出丰富形态,如四合云、如意云、朵云、流云、卷云等。
图片

海浪纹
海浪纹,形似水流动的姿态,自北宋便有之。于古代官服上,又名“海水江崖纹”,代表古人对海洋的敬畏。
图片

多以雕刻工艺展现,使得水纹肌理更立体。
图片

时光流转,时代更迭,中国传统纹样的芳华,早已深入建筑肌理,凝固成中国独特的文化语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宋代建筑装饰纹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