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力七规则:关于如何工作和促进事业发展的令人惊讶但又真实的建议

 新用户12603780 2023-06-09 发布于广西

本文共计5483字,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精英日课解读了一本2022年6月出版的新书,叫做《权力七规则:关于如何工作和促进事业发展的令人惊讶但又真实的建议》(7 Rules of Power: Suprising-But True-Avice on How to Get Things Done and Advance Your Career),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杰夫瑞·菲佛(Jeffrey Pfeffer)。

这是一本怎么夺取和运用权力的书,它把关于权力的知识写的很系统,容易活学活用,书中引用了很多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称之为关于权力的最好的当前科学理解。

只要你需要跟别人一起做事,只要有地位和利益的争夺,就不可能真的躲开政治和权力。

学习权力规则之前,你要有三个清醒的认识:

👉 第一,世界是讲权力的。

👉 第二,权力跟道德没有关系。

👉 第三,想要做成大事就一定要有权力。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权力。如果你不好意思自吹自擂,如果你默默地为集体贡献就感到很幸福,如果你非要做真实的自己,如果你总是真诚地跟人交往,如果你希望自己被众人喜欢,你就不要追逐权力。追逐权力是一种很不舒服的状态。

Image

权力规则一:克服顺民心态。

权力的第一条规则,就是要克服心理障碍,突破自我,离开舒适区,切换到 “权力心态”。你必须非常明确地想要权力,而不是舒适。

你需要克服四个心理障碍:

✅ 要自吹,不要谦虚。

在权力的游戏力,恰恰是夸夸其谈能成功。

自信不但对自己有用,对别人也有用。你的同事、尤其是你的下属,都期待在你身上看到自信。你以为不用表现,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认可你,现实是别人根本没工夫仔细考察你,不自信就是没有能力。

要想自信,需要练习,可以从假装自信开始。你假装自信,别人对你的期待就会稍微高一些,你对自己的期待也会稍微高一些。你做出自信的行为,你就真的会在思想上更自信一些。

✅ 要自我,不要集体。

上层社会的人恰恰不相信默默奉献。它们相信的是自己应该把好处都占了,最好你们奉献,好处归我。

所以要想拥有权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得愿意支配别人,有事让别人去干,要敢于控制他们。这就要求你克服集体主义,讲平等的心理障碍。如果你克服不了,你可以这么想,的确,我这么做是为了升官,但是我升官也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啊。

✅ 要策略,不要真诚。

权力操作要求你做 “对” 的事情,比如建立社交网络、奉承上级、吹嘘自己——而不是做真实的自己。对很多人来说,这非常难受。

我们说,主动暴露一个弱点会让别人更亲近你,但是请注意,权力关系不是亲密关系,要想抓权就不要暴露自己的关键缺点,研究表明暴露缺点会降低领导力。

要想获得权力,策略性的语言和行动是必须的,因为你必须争取盟友和支持者,别人为啥支持你,你得提供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才行。

你可能会说,谎言被揭穿了怎么办?其实人非常不擅长识别谎言。

✅ 要支配,不要喜欢。

能力和温和是负相关的,大家都说你这个人很温和,是个好人,这就等于说你的能力不太行。

研究表明,顺从性强的人工资会偏低。

所以强行合群,总怕集体不接纳自己,是个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障碍呢,建议先展示自己的能力,再展示友好,即先打一巴掌,再给你个甜枣。

权力规则二:不要遵守规则。

掌握权力,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你可以不遵守规矩。什么都按规矩办你要权力干什么?

破坏规则会带来心理压力,因为社会默认你遵守规矩,破坏规矩就是制造麻烦,会引来异样目光,一般人受不了这个,因为我们的天性是不愿意麻烦别人,甚至有正当的需求都不想寻求帮助。

打破规矩,有很多好处:

✅ 打破规矩能获得特殊好处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冲突,避免冲突,避免争论,有事儿就息事宁人,宁可自己吃亏。那么,你敢冲突,别人不敢冲突,他为了避免冲突就会满足你的要求,那你不就得手了吗?

美国有句谚语叫做,与其请求允许,不如请求原谅。

文明社会有两个不对称的默认习俗,一方面,每个人应该管好自己的事情,尽量别找人帮忙;另一方面,如果有人来找你帮忙而你又恰好能帮忙,你往往会愿意提供帮助。

✅ 打破规则能提升你的形象

有一种形象是被人喜欢,有一种形象是被人认为有权力,这两种形象是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

有研究表明,有权利的人跟人聊天的时候往往表现得缺乏礼貌,他们笑得更少,会跟多地打断别人说话,说话声音更大。

事实是,那些没有礼貌的人,那些不管不顾的人,那些侵犯别人地盘的人,那些藐视法律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更有能力。

✅ 打破规矩是必须的,因为规矩限制了你

我们要打破规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时候不打破规矩就赢不了。比如,历史上众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比如落后国家崛起的过程,都先从山寨、抄袭、盗版开始。

掌权者制定很多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殊利益,就是为了限制你的发展,你遵守规则,对他们有利。

积极主动的打破剧本,在流程之外做自己的决定,这才教权力。给你权力不是让你遵守世界的规范,而是让你试探世界的底线,不是让你适应世界,而是让你改变世界。

权力规则三:维护你的形象。

有一个对个人权力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形象。你的形象就是你的政治生命。而这个形象的本质是信任。

虽然我们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是那不是工作关系,如果你的任期只有三年,你不能计划别人在第二年才服从你,第四年才真正了解你,现实是没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真正的你,你必须一上来就把手下镇住,迅速开展工作。

权力是有气场的,懂行的人随便看看外表就知道这个人行不行,权力气场不是寻常老百姓意义上的美丑,这个权力气质,就是你的形象。你必须好好维护这个形象,因为它给人建立一种预期。

权力最重要的气质,是自信。极端的自信。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给你带来的队友评价加分,就如同你的实际能力一样。

最重要的是第一印象,你必须一上来就把人设建立好。

那么如何塑造一个充满自信的好形象呢?

✅ 使用更多的发言时间。

✅ 说话声音更大。

✅ 提高视觉统治化,这意味着你在对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尽量看着对方,而别人对你说话的时候你可以不看他。

✅ 敢于打断别人的话。

✅ 直接用事实说话,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

✅ 身体姿态要打开,要多使用手势。

✅ 主动离别人近一点。

✅ 要平静、放松,别紧张

✅ 用词要简单,尽量使用单音节词,不要搞复杂的长句、从句。不要给听众太多的认知负担。

✅ 不要用比较弱的词,什么差不多、有可能、嗯、啊之类的。

✅ 敢于用一些特别生动形象、能够激发情感的词,比如受伤、死亡、问题这类词汇。

✅ 一定要给明确的结论,不要用疑问结尾。

✅ 反复重复你的结论和主题,重复的次数越多,别人就越相信你。

还有一点更加直白和粗暴,绝对不要为工作上的事情道歉。

道歉的反义词是愤怒。各种研究都发现,表达愤怒,会被人看做你是主导的,强大的,有能力的和聪明的。比如有一项对软件公司的研究调查发现,那些能频繁表达愤怒的员工得到了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更高的工资,他们的经理对他们的评价也更高。

权力规则四:建立个人品牌。

既然你出来争夺权力,你肯定不想默默无闻,出名能帮你获得权力。

名气可以分为四个级别:

👉 第一级是认知:就是混个脸熟,人人都知道你。

👉 第二级是名位:人们不但认识你,而且知道你在某一个方面很厉害。

👉 第三级是声望:人们不但知道你厉害,还知道你具体擅长什么,会主动找你合作。

👉 第四级是品牌:人们不但知道你擅长什么,你在做什么,而且知道你的故事,人们对你的品性有一个很好的预期。

品牌自带传播属性。品牌会有影响力,拥有品牌的人可以主动制造机会。马斯克关心什么,人们会跟着一起关心,如果它突然投资某个领域,有人会跟着一起投资。品牌,是一种领导力,所以为了争夺权力,你最好能建立一个个人品牌。

作者说,个人品牌有三个要素:你的专业知识,你曾经取得过的成就,以及你的个人故事。你最好能用三言两语把三个要素说明白,让人一听就知道你是谁。

那怎么建立个人品牌呢?作者讲了三个办法:

✅ 第一个办法是主动讲故事。讲故事,不是逢人就说我当年做成了什么项目。正确的做法是在故事的进行过程中大讲特讲。

你要主动告诉别人你们团队在干什么,要经常讲,而且反复讲。第二,你要把故事讲出英雄之旅的感觉,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战胜了困难,我们收获了成长。讲讲你的新路历程,要讲的鼓舞人心。

✅ 第二个办法是内容输出。很多人搞自媒体,是为了个人兴趣,或者为了获得收入。而作为一个有志于权力的人,内容输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你建立个人品牌。

如果你已经身居高位,巩固和扩大权力的一个好办法是写书。

✅ 第三个办法是借力。如果你附属于某个著名机构,你可以把这个机构当作杠杆,推广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果你实在放不下实在人的心结,有一个心法:不要把这些厚颜无耻的自我推广行为都想象成是为了自己,你是在为你的团队争取资源和荣誉,你是在帮助老板做出更好的决定!

权力规则五:发展社会关系。

菲佛权力规则的第五条是,你要坚持不懈的建立一个社交网络。

权力是基于人的游戏,你需要认识和借助很多很多人,社交网络能给你提供信息,帮你找到合作者,能让你拿到关键的票数。

有研究发现,那些相信社交网络有用的人,每周平均花6.3个小时用于建立社交网络,其他人只用不到2个小时,而研究者建议你应该花8-10个小时。

我们不但花的时间不够,而且交往的人也不对。我们都愿意和家人和朋友相处,但是从获取有用信息、得到成长机会的角度,你应该多跟 “弱关系” 相处,也就是那些距离你比较远,位于你的社交网络的边缘的人相处。

老实人不愿意搞社交网络的最关键原因,是对社交网络有错误的认识。我们真正需要的社交网络不是关系网也不是人情网,而是合作网和信息网。这是一种现代化工作中才有的新型关系:我们把工作交流和情感交流、利益交流分开。

具体来说,建立社交网络大约有四个方法:

✅ 第一个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最根本的方法,也就是一切工作关系的前提,那就是合作。你可以把合作当成目的,但也可以把合作当成建立关系的手段。合作能让人产生凝聚力和认同感。

✅ 第二个方法,就是寻找共同点和社区感。最常见的方法是找个你俩都认识的人给你们做介绍。这里的关键知识是哪怕是比较微弱的共同点也能迅速建立信任,比如很多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

✅ 第三个方法,成为中介,即介绍别人认识,帮别人建立链接。最适合做中介的,是同时属于两个圈子的人。

✅ 第四个方法,就是接近权力中心。这有两个好处,一是高层能看见你,二是你能够接触到关键信息,你知道公司是怎么运行的。对权力游戏来说,往往位置大于能力。你要努力寻求的不是如何去搞定哪个人,而是前往一个做事的位置。

最后,社交网络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如果你有什么事都能找到合适的人,这就已经差不多了。

权力规则六:有权要赶紧用。

在权力游戏中只有两件事最重要,一个是获得权力,一个是保住权力。

权力不是一种资源,不是用完了就没有了,恰恰相反,权力是越用越多,你不用它才会没有。

所以菲佛的第六个权力规则就是要使用权力:不但要用,而且要大用,要超规格的用。哪怕你的权力暂时还没覆盖到那一块,你也可以先斩后奏,你越强势,就越能吸引到更多的权力。

具体怎么用呢?总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 第一是对组织进行改革。新官上任三把火。

权力这个东西,往往在你刚上任的时候是最好用的。新领导上任都会享受一段蜜月期,大家都对你有良好期待,你要有什么改革动作,人们会比较容易接受。而你干的时间一长,就难免会得罪一些人,那些人会故意故不配合你的工作,你在位置上待的时间越长,积累出来的敌人越多,你再想办法就不好办了。

所以说有权力要早用,要上来就赶紧用。

如果你在任期前期都推不动一项改革,那就不用想了,后期你更推不动。而你前期推动了改革,就会对你的后期大有好处,你的权力会扩大,你会吸引到更多人成为盟友。

✅ 第二是安插自己的人马。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人换旧人一定要名正言顺,有充分的理由。一个不那么直接,但是更温柔的手法是明升暗降,给一个好待遇,头衔升一级,但是送到一个不重要的部门,所有人都容易接受。

✅ 第三是打压竞争对手。强人没有接班人。

也就是用权力扩大和巩固权力。扩大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规则。比如很多CEO会想办法在董事会搞股权改革,给自己手中的股票更高的投票权。

一个保住权力的办法是,看谁有接班的能力,就把谁赶走。

有人说,这些不是在以权谋私吗?这么用权力不怕遭受报复吗?那你就错了。现实是权力越大,你就越不容易被人报复。

权力规则七:原罪会被原谅。

权力的最大秘密是,只要你没有暴露弱点,你就不会被报复。

第七条权力规则:你要不择手段的获取权力,别太在乎在此过程中违规——你将来如果受到惩罚,那不是因为你曾经违规,而是因为你失去了权力。

在理性上,如果你有权力,人们不但不愿意打击你,而且愿意成为你的盟友。

权贵支持权力是理性的支持,而老百姓支持权力则是感性。菲佛列举了三种心理机制,解释为什么普通人明明没有利益攸关,也那么倾向于相信权力和拥护权力:

👉 一个机制是认知一致性,也就是你认为好东西应该处处都好,有优点的人应该身上都是优点。当你看到一个人有权、有钱、很成功的时候,你会想象这个人身上有能力、有美德、又聪明又勤奋。

👉 第二个机制是公正世界假设。我们总觉得世界是公正的,这个人成功,一定是因为他做了很好的事情。

👉 第三个机制是道德合理化和道德去耦化。道德合理化是这个人明明做了坏事,你非得给他找借口。道德去耦化,则是把一个人的道德和他的能力分开。

理性叠加感性,结果就是权力会自动吸引到支持。而且有了权力之后,你可以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比如给慈善捐款。更有效的办法是改写历史,比如出自传。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对权力非常友好的世界。

权力游戏的本质就是想方设法利用别人的认知缺陷,说白了就是欺负老实人,仗着别人不懂就去占便宜。是大多数人放弃了自主性,甘愿被驱使,才使得一小部分人获得了权力。

这本书对大多数人的功能,是让我们不再神话权力。

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