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注《素书》:没有黄石公,你也能看懂

 ljsh6000 2023-06-09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序:《素书》不素

文|陶沐

千百年来,能人辈出,各领风骚一时,探索践行,或成或败,莫不积累经验教训留于后世。

世异时移事不同,万变不离其宗。成事方法诸多,不出于道德仁义礼,五者层次不同,其实质为一体。

贤人君子所谋有小有大,小者立身立业,大者治国王天下。事有可为有不可为,时有得遇有不得遇。观大势而明确自身定位,此须三思;择时机而施展平生所能,此应躬行。

是非成败自有定数,得福招祸源于人为。人心幽微莫测,权变在己掌握。善驭时机,立功扬名。不遇时机,全身善终。以己推人,鉴古知今。《素书》千余字,平白大实话,整体系统,句句实用,信之应之,用之得之。

处世立身,不能不看为官为商,不可不知。居家常备,常读常新,活用《素书》,受益无穷。

《素书》

素书者,书如其名,信手拈来,自出新意。

全书分六章,一百三十二句,全文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取道德仁义礼之说,言其一体也。其书论人才分类,称为俊、豪、杰。又言修身之法,又言修德之术。列举管理弊病若干,溯源求根本解决之道。

综其所述,归道德之义,理身理家理国,顺而为之。

第一

【题解】

此章内容分为两部分。先言成事方法,次言决策流程。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治世之法,亦有多种。归其所属,不外乎道、德、仁、义、礼。《素书》开篇亮明观点,五者一体,可分而用之,可统而用之。简要介绍基本方法后,即转向决策过程。先观世道盛衰,计算成败几率,研判治乱趋势,明确己身去就。这里重点放在对时机的判断和把握上。时机至,万事可为;时机不至,潜居抱道。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

道、德、仁、义、礼之说,虽各有倚重,但五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诸子百家,自圆其说,侧重点不同,互有攻讦,争之以长短。就其所属,不出道、德、仁、义、礼五类,具有内在统一性,故言之五者实为一体。

《道德经》有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开篇亮出观点,五者一体,下面分别阐述。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

道,指规律,本质。蹈,遵照,践行。

道,形而上的抽象概念。道,无形,无影,无色,无味,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道生万物,支配万物。因其自然而然,故万物不知其所以然。

一般人不知道——观无可观,触无可触;也不需要知道——不影响日常生活。

贤人君子欲行大作为,却不能不主动探求道之所在:顺道施行,无往不利;逆道而为,困难重重。

道德仁义礼五者,道为根本,故先言道。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

德,源自“得”。不同于道的客观实在性,德,虽为万物依其秉性而自得,但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

人之德性,可以通过自身行为进行影响改变,或增加,或减损。至德,接近于道。

道为体,德为用。所以,德列为第二位。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

仁:亲也,从人,从二。慈惠:仁爱。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之天性,有善有恶,激发、化育人之善性,即为仁。

儒家在此下功夫最深。孔子有说法,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

义:道义。宜:适宜。

人有智有愚,有善有恶,行事有过之有不及,善恶之别由此而出。

定赏罚,即对善行奖赏加以引导,对恶行惩罚加以警戒。一正一反,左右人的行为不失于偏颇。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

履:遵守,履行。夙:早。兴:起来。寐:睡。

礼为日常行为规范,人人守礼,社会运转有条理。人失其礼,社会混乱失秩序。《诗》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论语》亦说:“非礼匆言,非礼匆动,非礼匆视,非礼匆听。”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注】

立身处世,不可不知其一。欲立功立业,不可不知五者实为一体。道德仁义礼,可分而用之,可统而用之。道为本,礼为末,不可舍本逐末。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注】

事有可为有不可为;事有易为有不易为。学习了方法,掌握了本领,不要急着入局。先做分析研究,再定决策结论。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明察其道,通晓其数,审度趋势,研判去就。如此这般,还看时机。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

【注】

时者,运也。机者,人也。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人主识良臣得成事之机,贤人遇明主得立功之机。

子牙垂钓渭水,是待时机;孔明躬耕南阳,是待时机。

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注】

时,有遇有不遇;机,有得有不得。

立功立业,固然值得追求。不遇时机,选择隐居不仕,从而避祸全身,也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虽勇气可嘉,但易引祸上身,并非明智之举。

潜居抱道,非不作为,而是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注】

可去可就,能显能隐,足见道行高深,美名流传后世。

第二

【题解】

若要成事,须谋得人。欲要得人,先能识人。有人可用,诸事可行。事有难易,才有大小。谋之大而难为之事,必得大才能干之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故能得一将,千军招之即来。能得一帅,百将即集于麾下。为人领导者,应把建立管理团队置于优先事项。此处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可对应现代说法,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此识人之法列为第二章,言其重要性。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注】

怀远:怀柔远方之人。一异:统一不同意见。

考察高层领导,以德为先,有德者能得人于心。再考察其威信,有威信才能统一异议,才能有令必行;处事必依公正,公正能服众此义之所在。通晓历史,鉴古知今,少走弯路,不陷误区。明察下属,才能知人善任。符合此等条件,可归类为俊。人中之俊,万里挑一。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注】

仪表:模范,表率。

考察中层领导,可观之四者,言行、智谋、诚信和廉洁。行为可为下属表率,智慧可断嫌决疑,诚信能遵守约定,廉正可公平分发财物。中层管理人员承上启下,能够以身作则,决断嫌疑,诚信守约,廉洁分财等就至关重要。人中之豪,千里挑一。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注】

废:废驰,(政令、风纪等)因不执行或不被重视而失去约束作用。回:反顾。

基层管理人员的考察要点,能尽职尽责,坚持原则,受得了委屈,不贪于小利。基层干部的工作更多在执行层面,琐碎繁重,所以考察重点放在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上。如果说高层领导更多在务虚上,基层干部更多在务实方面。有能力,有原则,识大体,不贪心,即为优良。人中之杰,百里挑一。

第三

【题解】

识人后,要思考如何使天下俊豪杰为我所用。功名利禄,能得其身不能得其心。欲得人全心全意,必先修炼自身。前人有此一说,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此章言修身之法,计有十八条。先说克服人性弱点,此为查缺补漏;次言提升个人修养,此为固本强基;再论与人结交经验,此为得道多助;再谈临事应对技巧,此为权变机智。最后归结于最终目标:事业成功、个人善终。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注】

嗜:沉迷。欲:贪求。

不良嗜好,过多欲望,都会劳身累心,唯有主动杜绝,加以禁止,才能不被牵制所累。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注】

禳:ráng 指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若不能根本消除,先行减少为非作歹行为,也是弥补过失的方法。

以上两条,皆为人性固有弱点,理应先行着手。

贬酒节色,所以无污

【注】

色:美色,性欲。

饮酒使人头昏脑胀不清醒,贪色使人亏空身体耗精力。好酒迷色,容易上瘾,迷人心性,污身污名,历来为君子所忌,但又难以远离杜绝,所以以节制有度为宜。商纣、隋炀,亡国之君,莫不沉缅酒色,恶名传于后世,足可警醒世人。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注】

嫌:厌恶,怨恨。疑:不信任。

人有嫌疑,便生间隙,应知其害,主动远避。俗话说,瓜下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居下而被上疑,其人不被重用;居上而被下疑,政令不被执行。为人处事,谨言慎行,主动规避嫌疑,示诚得信于人。王剪向秦王讨封赏,萧何向汉王索财物,均为要解除人主的疑虑,不惜自污其身。下臣自污事小,得人主信任事大。

此上两条为常见行为失误,应加以重视。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注】

博:多也。切:恳切。

《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天大地大,斗转星移,万事万物,层出不穷。欲明性理,必博览群书;通晓疑难,当切问师长。多闻,多见,多思,多问,方能扩大知识面。好学会问,方为学问。见多识广,才通古今。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注】

高:高洁;微:含蓄。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言行一致,坦荡君子。行事缩手缩脚,小人行径;口出狂言,浮夸作风。言行不一,不得信任。行事以磊落,言语以谨慎。此为修身之道。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

【注】

恭:待人恭敬。俭:生活俭朴。谦:虚心自谦。约:节约用度。

待人恭敬,不遭人非议;生活俭朴,费用不超支;虚心谦让,不冒犯别人;节约用度,财物能充足。以此修身,则身能长泰久安;以此持家,则家庭和睦安宁;以此守业,则事业发展顺利。

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注】

穷:用尽;费尽。即面对问题,无计可施。

考虑不周,面对意外情况,必会措手不及。所以,预先谋划,务必求全面,求长远,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变化,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才能游刃有余。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注】

仁:有仁心的人。直:正直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仁人则多行仁义,结交正直朋友则少走歧途。人生路漫漫,难免行差踏错,仁人直友可以规劝提醒自己。扶颠,即帮助扶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注】

恕:宽容。笃:忠实。接人:与人结交。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宽人厚物,这就叫“近恕”;对自己选定的目标,矢志不移,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这叫“笃行”。简而言之,自己做到待人以宽,诚心诚意,就能结交更多朋友。

任材使能,所以济物。

【注】

材者,应变之称谓,任之而不可使;能者,可用之称谓,使之而不可任。

用人之道,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匹配于相应的岗位,使其能发挥自己所长。提供职位,而不必指使具体做事方法,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其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人以才,使人以能,物尽其材,人尽其能。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注】

殚:dān 竭尽全力。恶:wù 诽谤;中伤。 谗:chán 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上下贵在互相信任,左右胜在相互扶持,同心同德,坚不可摧。若有人搬弄是非,暗生嫌隙,上疑下则上不能放权,下疑上则下不能尽责,同僚各自提防,内乱自起,危险降至。此种危害,不可不防。

以上四句是为人方面的经验之谈。即自己要行得正,结交正人君子,远离小人,量才适用,任人以长。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分析研究问题的一个捷径就是参考类似案例。古今一也,人与我同。对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相关事情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当前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此所谓以史为鉴。古人应对方法,有得有失,取其经验,避其教训,然后依据当前现实条件,做出最优决策。读史使人明智,推古验今,知其根源,知其走向,知其发生条件,知其潜在利害,故能不惑。

此为解决老问题之方法。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注】

揆:kuí 揣测。度:duó 计算,衡量。卒:cù 同“猝”。突然。

事发突然,情况有异,无旧例常规可依循,无相似案例可参照。如之奈何?胡适论及学问之道时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以拿来一用。先做推测,再做验证。物有其性,事有其理,掌握规律,可以小知大,以现有结论观测趋势走向。所谓,持一尺规,天下长短可尽知。揆度有数,可应卒无穷也。

此为解决新问题之方法。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注】

设变:运用机变。权:衡量、谋划。

人有善有恶,有智有愚。事有正有反,有同有异。常规之事按惯常办法处理解决,特殊情况可随圆就方灵活应对。有原则,有变通,有方法,有技巧,唯如此才能拆解矛盾,理顺纠结。

括囊顺令,所以无咎。

【注】

括:收、打结。囊:口袋。顺令:遵循教令。咎:jiù 灾祸。

括囊指闭口不言。《易经.坤卦.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少发议论,遵从指令办事,如此可以避免过失。言多易惹是非,谨言慎行,少人注意,远离是非。

以上四句为处事之策略。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

【注】

橛橛:jué 不可动摇的样子。梗梗:gěng 如草木的茎杆般刚直的样子。

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摇;梗梗者,有所立而不可挠。凡所建功立业,必有百折不挠之恒心,有矢志不移之目标。此句是说,有志者,事竞成。

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注】

孜孜:zī 勤勉不懈。淑淑:shū 清净。

孜孜者,勤之又勤;淑淑者,善之又善。凡得全身善终,莫不勤勉有加,清净无争。

古往今来,立功建业者多,能全身善终者少。立功业后,全身善终,为上上之策。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如范蠡,如张良。不能谋全身者,虽立功也不为善。如文种,如韩信。

第四

【题解】

此章进一步细说修德。细则十六条,有八条正向引导,有八条负面警戒。八正之倡:博谋、忍辱、修德、好善、至诚、体物、慎独、知足;八反之戒:多愿、精散、无常、苟得、贪鄙、自恃、任疑、多私。

夫志心笃行之术,

【注】

志心: 专心;诚心。笃行:踏实履行。

长莫长于博谋,

【注】

凡事预则立,事前多谋划,成功概率高。谋之深,虑及长远。谋之广,考虑周全。能谋善断,事无不成。故列长于博谋为首位。

安莫安于忍辱,

【注】

此安为内心安定,心不乱则能静。即使受辱之极端情形下,人也要保持理性。是忍还是不忍?以大局为重。奋起一搏,匹夫之勇。忍辱负重,乃为英雄。内心安定,才能不乱。乱则易出错。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莫先于修德,

【注】

 《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德为立身之本,故有先修德之说法。

乐莫乐于好善,

【注】

善,合于道即为善。乐,有身之乐,有心之乐。酒色歌舞,为身之乐。好善多施,为心之乐。心之乐,是由独乐乐而众乐乐,是得长久之乐。

神莫神于至诚,

【注】

《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故称其神。

明莫明于体物,

【注】

体物不遗而能尽知物性,体察入微则通神明。知物性,晓物理,能知秋毫之末,能知宇宙之大,故有此一说。

洁莫洁于慎独,

【注】

洁身自好,即使身处暗室也能坚持原则。居必择邻,行必有止,言必有据,有所为必有所不为,所谓表里如一,所谓始终如一。

吉莫吉于知足,

【注】

知足,即满足于现状,知立足于当下。常言,知足常乐。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能知足,故心清。能心清,故身轻。人主知足,则休养生息,百姓之吉。

苦莫苦于多愿,

【注】

人有多愿,必不知足,孜孜以求,劳身累心。人主多愿,好大喜功,劳苦百姓,耗费钱财。多愿为下,少欲为上。

悲莫悲于精散,

【注】

精散,则形枯神槁,其用于邪。精聚,则神采焕发,其用于正。精力耗散,逐之多端,必有不得,悲哀自生。故修炼之术,皆提倡聚精会神,精力集中。

病莫病于无常,

【注】

病:精神上的困扰。无常:变化不定。

此病为精神困扰之心病。心为人之主宰,七情六欲于此处一念生灭。道家提倡清心寡欲,儒家引导诚心正意,佛家劝说明心见性,皆是要医治此心病,将心由无常之态进入有常之道。

短莫短于苟得,

【注】

不义之财,不当得利,若贪念于此,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所谓因小失大。止步于眼前,无视于长远。故称其为短见。

幽莫幽于贪鄙,

【注】 

幽:隐也。贪鄙:tān bǐ 贪婪卑鄙。

人心幽微,深不可测。或贪于财物,或贪于意气,或贪于权势。此念既起,必置仁义道德于不顾,不可不加以防范。

孤莫孤于自恃,

【注】

有所自恃,必不视其余,不容同类,自得自满,孤傲而立。孤立无援,势单力薄,非为上策。故老子告诫:“和其光;同其尘。”

危莫危于任疑,

【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下互信,同心协力。力使一处,其利断金。若任用嫌疑,自生间隙。上疑下,任而不重用;下疑上,执行不给力。上下猜疑,危险重生。

败莫败于多私。

【注】

私念为心障,虑不计之长远,谋不能顾之周全,不知己过,不见人长,孤立于众,失去人心,不能不败。故老子有话,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五

【题解】

此章主要论说管理实践中的误区及其后果。先指出问题所在,再点明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比如认知观念方面,比如政令制定方面,比如公私不分方面,比如用人不当方面,比如谋略方面,比如赏罚方面。发现问题,才有机会解决问题。直面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以明示下者闇,有过不知者蔽。

【注】

闇:àn 同“暗” ,晦暗。

前文有讲,人中之俊,其明足以照下,照人使人无可遮掩,明察于秋毫之末。此句以己明示人,即自己彻底展示给下属,下属清楚了解自己而自己不知下属,故称为闇。

有过不知,是为无从见,无从知。下属为自己手足耳目,要保障下情上达,时刻掌握下属动向。有过错第一时间掌握,才能及时处理,从容应对。有过不知,是为蔽目塞听。

此两句说领导自身存在的误区,上司应该了解下属,明察下属的一举一动,防止被下属蒙蔽误导。

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

【注】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迷,即失却人之本性。如何解惑?当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曾子说,每日三省吾身。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说者或无意,听者必有心。以言语引发怨恨,是为不周全。当谨言少语,金口不可轻开。

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注】

心:民心。乖:违反;背离。

此两句论政策措施制定的要点,一要实事求是,体察下情,政策制定要符合民心,二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前后措施矛盾,政策打架,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千里。

怒而无威者犯,

【注】

不怒而威为上,怒而无威为下。不要轻意发怒,发怒必有所凭借,即实际威摄力。无实际威摄力,发怒反会暴露自身实力缺陷,易招致对方再次冒犯,因为对方少顾忌。

好众辱人者殃,

【注】

单独批评,是为教育其本人;公开批评,是为做给其他人看。于众目睽睽之下,批评人,其惩罚自加一等。可批评,慎污辱。污辱人,会使人产生怨恨,怨恨累积,得逢其时机,会酿成大祸。所谓可杀不可辱。辱人,给自己制造敌人,会殃及自身安危。

戮辱所任者危,

【注】戮辱:lù rǔ 指杀戮污辱。

任用之人,对其有所依赖,若施以辱,使其心有忿恨,生出异心,反使自身处于危险境地。不可自挖墙脚,不可自掘坟墓,即指此种危害。

慢其所敬者凶,

【注】

慢:态度冷淡,没有礼貌。

所敬之人,或位高权重,或德高望重,或年长于己。轻慢对方,有违人伦常理,是不仁不义,非君子所应为,会为自己招徕凶险。

貌合心离者孤,

【注】

表面附合认同,心中并不认可。表里有别,言行不一,长此以往,无人诚心相待。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才能服人,才能得众。

亲谗远忠者亡,

【注】

谗佞小人,必会揣摩人主好恶,伺机传递中伤之言,其言辞必悦耳,其情意必感人。忠臣直谏,刺人主之过,犯颜于上,必有逆耳之言。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可不察。

小人用心在人,实为害人;忠臣用心在事,实为助人。

近色远贤者惛,

【注】

惛:hūn 同“昏”,迷乱;糊涂。

好色为人之常情,因沉迷美色而不理政事为过错。贤臣可以正己,谏言可以警醒,若心性为美色所迷,远离贤臣忠言,实为糊涂之至。

女谒公行者乱,

【注】女谒:nǚ yè 通过有权势的妇女干求请托。

古代谓之通过后宫妻妾、子女等途径干涉朝堂公事,影响治政决策。现代说法,走后门,办公事。办理公事,有正当门路流程不用,却致力于非正常途径,此路一开,内乱必生。

私人以官者浮,

【注】

浮:浮躁,浮浅。

凭借个人喜好随意授人官职,不按正常选拔规定办事,不知官位关系重大,视同一般财物,认知浮浅,早晚受其所累。

以上两条,讲公私要分明。公私不分,自招祸端。

凌下取胜者侵,

【注】

以权势欺凌下属,胜之不公,会遭报复。即为欺凌,对方必会阳奉阴违,虚以委蛇。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技服人,不可以权压人,以势逼人,以力欺人。

名不胜实者耗。

【注】

耗:减损,消耗。

名符其实,德配其位,相得益彰。名不胜实,德不配位,勉强支撑,透支精力,劳心累体。位居领导职位,务必修身修德,使自己才能、德性都配得上这个职位。

以上所言,为政之道,不可不察。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

【注】

略:简略地;稍微

待己以宽,责人以严,区别对待,人有不服。

厚待自己,刻薄对人,内外有别,遭人唾弃。

此两句论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之重要性。以身作则,不教而化;内外有别,离心离德。

以过弃功者损,

【注】

有过当罚则罚,有功当赏则赏,赏罚分明,人人服气。

有过不罚,有功不赏,赏罚不公,损其威信。

群下外异者沦,

【注】

外:疏远。沦:陷入不良的境地。

对待下属应公正平等,团结为上。若仅凭个人喜好,亲近附合自己的人,疏远有不同看法的人,如此拉帮结派,自造分裂,自断根基,早晚会沦落。

既用不任者疏,

【注】

任用给职位而不给实权,为不信任,如此会导致上下关系疏远。不给予实权,使其任内无作为空间,不出成绩,不见成绩,领导会失其所盼,双方期望均落空,心理疏远自然而然产生。

此句警示领导用人要慎重。用而不任,不如不用。用而任之,加以考察,有作为,可堪大任,则可重用。反之,或撤或调,另作打算,不荒废职位,不闲置人才。

行赏悋色者沮,

【注】

行赏旨在激励,重赏之下有勇夫。赏,可赏之虚名,可赏之实物,赏为承诺兑现,为后来者作示范。行赏而有吝色,为心中不情愿,暴露真实内心,则受赏之人心有沮丧,观望之人预期落空,此奖赏作用空落。所以,制定行赏标准要考虑全面,兑现要大大方方。

多许少与者怨,

【注】

承诺多,兑现少,招致怨恨。为人处事,说多做少人谓之放空炮。此句是对领导而言,领导开口,下属有所期盼,有付出无收获,或收获少于预期,是为领导失信,下属难免有埋怨。少承诺多兑现,尤其是职位越高,越要谨记此经验之谈。

既迎而拒者乖

【注】

既迎而拒,招而不用,易使人有其它想法。贤人志士所求,不过得遇明主,施展平生抱负。领导好名而招募麾下,招而不用或用之不当,空乏其才。韩信离项王,韩信投汉王。即此一例证。

薄施厚望者不报,

【注】

薄施者,给予少;厚望者,期盼多。农夫耕种,尚需深翻土、勤施肥,除杂草,多灌溉,方能收获颗粒。蚕妇养蚕,早起采摘桑叶,夜晚起床照看,方得一丝一缕。少予多取是为贪,少取多予方长久。多施仁政,再思报效。

贵而忘贱者不久。

【注】

处尊贵地位,而无视下层民众所求,尊贵不可持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以上两句言多施仁政,恩泽百姓。不可苛征暴敛。民为国之本,固本强根为要。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注】

不念旧恶,不计前嫌,有功即赏,赏罚分明,此为用人之策。为人领导者,应着眼于未来,顾及整体利益。不应纠结于过往,片面、静止地看问题。

用人不得正者殆,

【注】

正:恰当,刚好。殆:dài 危险。陷入困境。

用人要走正当途径,行之于公开、公正、公平。用人要识人长短,使人的长处与职位所需要能力匹配,这样,任用之人就能发挥才干,做出成绩。用人不正,会带来麻烦不断。此句是说人岗匹配的重要性。

强用人者不畜,

【注】

用人或收之于利,或收之于势,或收之于义,或收之于德,重在收其心。得人而不得心,强而用之,失其本真。曹操之用徐庶也。曹操之留关羽也。

为人择官者乱。

【注】

因官择人,人更换官位不变,管理系统得以保持稳定。因人设官,得人于眼前,而失官职混乱隐患,为不智。‍长远考虑,因官择人方是正途。

失其所强者弱,

【注】

强必有所恃,失其所恃,强可变弱。用人之长,弱可变强;用人不当,强可变弱。人失其长,国失其强,强变为弱。赵失廉颇,吴失子胥。

决策于不仁者险,

【注】

决策之道,当谋之善谋之人,当断于善断之人,谋之于仁者行之仁道,谋于不仁者易陷不仁。不仁,短见,自私,隐患无穷,置己身于险地,故谓之险。孟尝君谋之于鸡鸣狗盗之徒,尽行鸡鸣狗盗之事。

阴计外泄者败,

【注】

计谋有阴有阳,阳谋公之于众,阴计藏于私密。阴谋诡计施行于无影无形,若为外人所知,效果大减。古人云:“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谋略实施要注重保密。泄密则败。

厚敛薄施者凋。

【注】

凋:衰败,衰落 。

仁政不施,民不感其恩;苛政过重,民怨其暴敛。秦朝速亡,隋朝速亡,皆取之过重,施之甚薄。可与前句“薄施厚望者不报”相参照。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

【注】

战士、游士,兼而用之。战士拼之以身躯,游士动之以口舌。战士贫,人人寒心,无人勇于拼战沙场;游士富,人人争先,高谈阔论于朝廷。国家争战,实力为根本,游士之得利,基于战士赢战沙场。此句论岗位与报酬要处之公平。

货赂公行者昧,

【注】

商道谋于利,政道在公正。以货赂于政事,则必有昧理在其中,为政者不可不察。以私利损公义,为害甚大。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

【注】

对别人的成绩听而不闻,不加奖赏鼓励;对别人的过错念念不往,睚眦必报。此为德性不足,刻薄成性。

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注】

任人可疑,疑人可用。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风险可控。任而不信,不予实权,则无从发挥,失其效用。信而不任,不提供机会,则无从施展才智,同样浪费人才。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注】

以德治政,如同牧羊,任其追逐水草,不为而治。以法治民,如绳捆绑,得其身而失其心。德政见效慢而长久;刑罚见效快而短暂。故长治久安必行德政,非常时期可用之刑罚。二者有主次,有先后,有本末,不可颠倒。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

【注】

管理重在理当下之乱,管预期走向。商君徙木赏金为立信。千金买马骨为传名。悬赏小功,以图大功可成。小功必赏,小功重赏,才有激励效果。

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注】

领导要有肚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言其肚量足够大,能容人、容事。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小过错不可过分苛刻。小怨恨不宽赦,积少成多酿成大怨,因小失大,一叶障目。

另须注意,小过可赦,指非原则问题。原则问题必须从小抓起,防微杜渐。

以上两句论赏罚。小功必赏,为图大功;小怨可恕,不积大怨。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

【注】

奖赏与功绩相匹配,功小而赏大,旁人嫉妒;功大而赏小,下属失望。奖赏本义,在于管理预期,即要当下,又要将来。不仅要考虑受赏者,还要收服更多观望之人。

罚要有理有据,使其心甘情愿。罚不得当,受罚人不甘心,旁观者有想法,则罚亦失其本义。

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注】

有功而赏,赏及无功者,则奖赏过度;有过必罚,罚及无罪者,则滥用刑罚。

前句说的是赏罚不足,后句说的是赏罚过度。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注】

以谗言为美,则谗言堵塞视听;以直谏为仇,良言不得见闻。小人围绕尊前,贤臣远离而去,焉有不败之理。为人领导者,要克服人性弱点,受得了批评,受不了批评,后果极其严重。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注】

满足于已有,知止;立足于现有,知进。求诸己身,可得安宁。

羡人之所有,多欲;贪人之所有,妄求。求诸他人,邪念产生。

贪人所有,必得而后快,孜孜以求,必有残暴行为。君主在其位,当谋其政,使民安居乐业。君主不施恩于民,下夺其民,外取他国,残暴不绝。

立身,治家,治国,莫不合此理,不可不于此处三思。

第六

【题解】

此章主旨在于追根溯源,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比如,衣食人财,重在预谋。上下级关系中问题根源在上不在下。治国之根本在人主的德性、眼光、谋略、识人、爱民。能够鉴古知今,能够居安思危。用人之本在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更是深入分析人与人之间合作与竞争的根源。文末呼应前文,理身理家理国,皆要合于道德仁义礼。合则易行一帆风顺,违则困难层出不穷。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注】

此句讲为人领导者,应以宽治政,持忠恕之道。心胸开阔,虑事长远,抓大放小,不可汲汲于琐碎,自造事端。

凡事预则立,措施实施,提前筹划,方可完备周全。若临时举措,恐有不周,留有隐患,铸成大错。故有此说。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注】

福祸之说,并非天降,根源在人为诸事。行善积德则为福,为非作歹则为祸。刘备言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之功,不可不为,日积月累,效果自现。

饥在贱农,寒在惰织。

【注】

轻贱农事,则农不务耕,少粮产出,遇饥荒则无粮可食用。惰于纺织,则少布匹,无布则缺衣,寒冷季节无衣可御寒。

衣食为民之本,为政者,不可不重视百姓吃穿用度。重农事得粮食,勤纺织有衣穿。温饱由此得以保障。管子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注】

得百姓则国家人丁兴旺。得人才,则国家国力增强。栋梁之才,系国之安危,须厚待。

历来,人主兴邦立功,莫不先思求才,务揽天下英雄。得人则安,刘邦得张良、韩信;失人则危,项羽失范增。此句言贤人君子对治国之重要性。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注】

致富,源于预判趋势,提前筹备,机会到来时才能抓得住。如农耕,先有春种,其后才能秋收。故称之迎来。贫困,根源在没有长远考虑,机会到来也白白错过,坐失良机。于秋季再思耕种,今年时机已过。故称之弃时。

此句讲时机的重要性。

以上论及长远根本治理之道。为政者,只有眼光长远,方能措施得当,重农耕,勤纺织,解决温饱,此举措意在生民。施仁政,行王道,可以吸引仁人志士,得人才。筹措在前,抓住良机,民富国强。此理,修身、齐家、治国皆可。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注】

常操:不变的操守。

为人领导,发号施令,必有所依据,符合规章,若是喜怒无常,随心所欲,下属不知所措,必多揣测,有明规则不依循,暗规则必横生。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注】

为人应知分寸,为官应有谦逊。轻上侮下,自绝于人。

对上示以恭敬,此举有利于维护上级尊严;对下示以亲近,此举意在下属忠诚。能得上级认可,能得下属拥护,则上下同心合力,行事顺利。

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注】

君臣之礼不可失,失礼意味着秩序乱。远臣观察近臣行为,对君主权威作出判断。此为领导经验分享,无论私人关系远近,上下级隶属关系应有尊卑主从不可混淆。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注】

信疑根源在上不在下,在己不在人。不自知而自疑,不知人而疑人。故去疑存信,先知己而有信,再知人而信人。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注】

枉士:不正直的人。曲上:不正直的上级。直下:正直的下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其交友,则知其人。观其下属,则知上司。反之,亦成立。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注】

非无贤人,贤人不得用而已。非无善人,善人不得存而已。人主无道,小人猖獗,贤人君人自行离去。苛政猛于虎,百姓流离失所。根源在于人主,根源在于治政。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注】

爱才好贤需要落在实处,求贤若渴,厚才甚厚,若非如此,叶公好龙而已。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注】

观国之运势,可看人才流向。士能归附,国力增强;贤人远避,国家危亡。与前句“安在得人,危在失士”相呼应。

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注】

大木:大树。

地、水、树、林,皆喻其人,其家,其国。

木、鱼、禽、兽,皆喻其欲得成果,追求目标。

欲得天下良才,须提供相应施展平台,机会多,报酬高,成长快,名誉好,这样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可参照前文“德足以怀远”。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注】

前者言孤傲清高,自傲不得贤人辅佐,有崩塌危险。

后者言肚量过小,量小不能容人容事,会自食恶果。

这是说为人领导,要谦逊,要有肚量。

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

【注】

弃玉取石,买椟还珠,皆为空有其名,良莠不分,这是指人眼光不行。

羊之体质,猛虎皮毛,也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质,这是指实力较弱。

上句谈领导要有眼光,下句说领导要有实力。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注】

举领为穿衣之常规,走路看脚下为常识。

前句说办事要能提纲挈领分清主次,后句说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注】

辅臣:指辅弼之臣。后多用以称宰相。

柱梁为房屋主要支撑,柱梁柔弱则房屋倒塌。辅臣为国家栋梁,辅臣缺乏才干则国家有危险。

强调领导团队中核心人物的重要性。贤人干臣,国之栋梁。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注】

治身之要,在固本强根,能抱元守一。治国之要,在施政生民,使安居乐业。

此句讲民心。强调基层的重要性。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

【注】

隳:huī 毁坏、损毁。

凡事有征兆。观一叶黄而知天下秋。务本需溯源,不可舍本而逐末。

医人者,先问诊把脉,由症状推其病根源所在。医国者,观其民贫富苦乐,可知治乱根源所在。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注】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同轨者,所处模式相同;同事者,所为事情相类。

前车之覆,不可重蹈。学习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能帮助自己成功。借鉴失败的教训,足可以使自己规避重复错误。

此句讲要善于吸取经验教训,鉴古知今。

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预避之。

【注】

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客观条件,如果条件具备,就会必然发生。知道这个道理,就能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对于符合预期的事情,可以提供条件推动其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好的事情,可以改变条件,使其避免发生。如果不能改变结果,就要早做打算,规避潜在的风险。

此句讲要积极作为,举一反三。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注】

居安思危,能知凶险所在,早做防范,故得安全。

救亡图存,求贤于天下,求礼于诸野,可得保全。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注】

合于道为善,逆于道为恶。人之行为是前因,是福是祸为后果。

欲要得福避祸,只须怀仁心行仁政,修身修德,常为善事,何必祈问于鬼神?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注】

谋划周全,则可远离恶事。计划不周,会有麻烦困扰。此句言,施政当行仁政,仁政有善果。筹划应当长远,虑及长远就能提前规避隐患。

夫勇者可令进斗不可令持坚,重者可令固守不可令凌敌,贪者可令攻取不可令分财,廉者可令主守不可令进取,信者可令持约不可令应变,五者各令随其才而消息之,即无不亨也。

【注】

消,消亡。息,孳生。亨,通达,顺利。

勇猛之人长处在于冲劲十足,短处在于缺乏稳重,故使之进攻,不使其防守;

持重之人长处在于稳重有余,短处在于冲劲不足,故使之防守,不使其迎战;

贪婪之人长处在于胃口够大,短处在于锱铢必争,故使其夺取,不使其分财;

廉洁之人长处在于清廉公正,短处在于安分守己,故使其保管,不使其进取;

诚信之人长处在于遵守约定,短处在于不知变通,故使其履约,不使其应变。

用人之道,贵在知人善任,能知人长短,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无须求全责备。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注】

同志相得——相得益彰

同仁相忧——人同此心

同恶相党——结党营私

同爱相求——各得其所

同美相妒——争宠

同智相谋——算计

同贵相害——争权

同利相忌——夺利

同声相应——同频共振

同气相感——气味相投

同类相依——引为知己

同义相亲——义结金兰

同难相济——互为支持

同道相成——方向一致

同艺相规——标准一样

同巧相胜——一争高下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或竞争存在既定规律,若能各取所需,存在合作机会;若是存在利益冲突,必会你争我夺。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注】

顺其道理,游刃有余;不得章法,举止失措。

凡事不可强行推动,强行推动则事倍功半。理顺利害关系,明确关键节点,做示范,树样板,引导其自行运转。此经验为:顺势而为,合利而动。

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化之顺者也。”

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注】身、家、国,虽有小大之别,其道理相通。一通百通,诸事可行。

——

经典永流传:我注《阴符经》

以上文字为个人理解,难免有失偏颇,若有不同意见,可于下方留言,共同探讨。   
欢迎点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