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蓬莱有“六木基,九安香,一溜相连十接夼",每个村名里都有故事

 新用户339933 2023-06-09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地名是一个地域历史的“化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蓬莱有584个村庄,其村名大都与姓氏有关,命名方式大致有三:一是以姓氏直接命名,如高家庄、于家庄、朱刘庄等;二是复合式命名,在本义村名前或后加一标志物前缀、后缀或方位词,如巨山王家、高家沟、东宫家等;三是不同姓氏连缀命名,在同一个标志物后,附加几个乃至十几个不同姓氏本义村名。第三类村名在刘家沟镇独树一帜,四组竟达43个村。当地有段顺口溜:“六木基,九安香,一溜相连十接夼,十八乌沟名远扬。”

    木基河畔“六木基”

    自古以来,刘家沟北边就有一条几十米宽的大河,自西向东流入黄海。杨家、丛家、西赵、东赵、迟家五个村庄坐落在河的北岸,南吴家坐落在河的南岸。当初此河无名称,住在北岸的称它“南河”,住在南岸的称它“北河”。过去,由于这一带地势的原因,每逢雨季河水时常暴涨,冲毁岸边的土地和房屋,给两岸居民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沿岸居民年复一年地想方设法治理水患,但依然无效,始终摆脱不了水祸的危害。

    后来,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大家集思广益,终于谋划出奇招:在河岸边一字形密集打入又粗又高的结实木桩,筑牢根基后再修堤挡水。从此以后,河水再也没有泛滥,这条河也因此被称为“木基河”,而在两岸定居的先民,都在自己的村名前冠以“木基”二字,于是便有了木基杨家、木基丛家、木基西赵、木基东赵、木基迟家、木基南吴家等木基六村。

木基杨家的老祠堂  资料图

    据传,木基迟家的迟姓是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的后代。早年尉迟家族遭难,全家只有两子逃出。为躲避追捕,兄弟二人将尉迟复姓一分为二,老大姓尉,老二姓迟,二人各奔东西。兄长去了山西,弟弟来到山东。弟弟先在莱阳落脚,后迁到蓬莱芦洋、南王,最后安家在木基迟家,繁衍生息至200多户人家。

    木基西赵家村在当地被誉为长寿村,村中不仅老人多,而且个个身板硬朗。据上世纪90年代统计,一个165户人家的小村庄,百岁老人3人,90岁以上老人8人,80岁以上老人32人。究其原因,与该村自古民风淳朴有关,村人讲究和谐,与自然和谐,邻里和谐,家庭和谐。

    安香寺旁“九安香”

    刘家沟镇西部有一古寺庙,称涌金寺,始建于隋朝开皇五年(585),为蓬莱有记载的最悠久的著名古寺。在该寺遗址曾发现隋朝经幢、唐朝汉白玉佛头、汉白玉佛像等珍贵文物,现存于登州博物馆内。其中,经幢上书“开皇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建”等字样。

    当地民间有“先有涌金,后有蓬莱阁”之说,可见涌金寺年代之久远。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闲游至此,见刘沟河、乌沟河、龙山河三水合一,地域平坦,说此地有水土涌金之势,是风水宝地。后来建庙,即取王羲之语意,取名涌金寺。寺庙规模宏大,建有山门、鼓楼、下殿、偏殿、后殿等30余间。香火鼎盛时僧人达300多人。该寺后改称安香寺,现在只存后殿5间,面积120平方米。2006年被蓬莱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香寺遗址上重建的建筑

    寺院前后有雌雄两棵银杏树,树高40余米,树围4人合抱。北边雄树中心又长出一棵松树,更为寺院增添了神秘色彩。

    公元838年,日本圆仁高僧入唐求法,在石岛登陆。其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中记载:“二日平明发行二十里到安香村庭彦宅斋,行二十里到登州入开元寺宿。”由此可见,唐朝时即有安香地名,千余年来地名未变。

    历史上,寺周围陆续有人迁来居住,逐渐形成9个自然村,均以“安香”命名,分别是安香寺、安香店、安香于家、安香邹家、安香台子、安香曲家、安香刘家、安香丛家、安香崔家,统称“九安香”。

    九安香中的安香于家村,有着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英雄儿女,堪称蓬莱抗战第一村。1938年2月3日蓬莱县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该村于眉、于仲淑、于寄愚、于大申等都是起义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同村的刘芳梧、刘芳栋、刘芳岐、于晶清(女)、于汀子(于月华,女)等十几人参加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三军二路”。1939-1943年,于家村又有马万山、于文华、于荫堂、于明书、姚尚旗等50多人参加八路军,走上抗日前线。于眉是中共蓬莱县委第一任书记,于仲淑是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在解放战争中,该村于靖鲁、邹维俭、马万庆、于良芳(女)等80多名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参战。

    一溜相连“十接夼”

    刘家沟镇西南部为山岭起伏的丘陵地带。在海拔251米高的金果山下,有一条东西长4.4公里,南北宽2.5公里的大沟壑,古称接驾夼。相传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东征高丽,途经蓬莱,路过这条沟夼时,周围村民纷纷出来迎接圣驾。百姓引以为荣,后来便将这条沟夼称为“接驾夼”。时间久了,人们便省去中间的“驾”字直呼“接夼”。

    元朝末年,因天灾和连年战乱,胶东一带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朝时期,大批移民迁徙至此,先后有10个村庄坐落于接夼中,首尾相连,排成一字长蛇状。村庄都以姓氏命名,前面冠以“接夼”二字,于是便有了接夼袁家、接夼卢家、接夼姜家、接夼段家、接夼孙庄、接夼赵庄、接夼刘家、接夼司家、接夼梁庄、接夼施庄等“十接夼”。

    上世纪60年代,在接夼司家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据1995年版《蓬莱县志》记载:“接夼司家有一墓群,位于村东250米至村西北100米处的黄土高台地。因山洪之故,墓群被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南北长100米,东西宽60米;西半部南北长80米,东西宽60米,发现这处残墓为土坑竖穴墓。1966-1968年整地修水库时,曾发现青铜剑、陶罐等,出土泥质陶罐口沿,多见绳纹。墓群破坏严重。”按此记载,说明3000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就有较大规模的人群居住。仅按坟墓计算,葬于此墓地的就有上千人之多,足见其规模之大。

蓬莱古树 资料图

    接夼梁庄村西南是一沟谷,1988年村民在河沟挖沙时发现一眼陶井。据1995年版《蓬莱县志》记载:“汉代遗迹,陶井位于梁家庄村西400米两河交汇处河床上。1988年在沙土中发现圆形泥质黑陶,直径130-140厘米,壁厚4-5厘米,自下而上,层层相连,每层约40厘米,井处土质呈黑色较紧密坚实,陶井上部被挖,下部尚存。”这一重大发现把梁家庄的历史向前推溯了1500多年,说明早在汉代此地已有人类居住的村落。

    乌沟夼里“十八乌沟”

    刘家沟镇西南的金果山北麓,有条大沟壑。古时有一乌姓人相中此地,便在此拓荒种地,安家落户。他首先搭建了一个窝棚居住,从而留下了“乌留窝棚”的地名,流传至今。后来,陆续有人迁来定居,于是沿着沟夼两侧,先后建起了18个自然村。后人为纪念乌氏先民的功德,便将这条沟夼称作“乌沟”,沿沟而建的18个村庄,也在姓氏前冠以“乌沟”二字。

    当地民间流传的百年民谣,以谐音歇后语形式,生动描述了十八乌沟村的村名。曰:“鞭杆子(藤)童家、踏板凳(望)王家(南王、北王)、花轿娶媳妇(将)张家、有钱人(富)付家、墙倒了(理)李家、走不到头(长)常家、顺着水(流)刘家、蟹子过河(螃)逄家、官过堂(审)沈家、搬不动(沉)秦家、狼咬着(撕)司家、提起笔(描)苗家、锅台后(糊)胡家、点着灯(照)赵家、吹死灯(灭)聂家、咩咩嘎嘎(羊)杨家(后改为郭家)、举起帽子(戴)代家。”

    乌沟赵家村位于十八乌沟的北部,据村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李姓从登州沙河大李家迁来定居,嘉庆年间又有赵姓兄弟二人由本镇西赵家迁入。因赵姓兴旺,故命名乌沟赵家。村中有一座赵氏百年清代古宅,坐落在村西北部。古宅耗资之巨大,建筑工艺之精湛,木雕、砖雕之精致,花鸟图案之繁无与伦比,前后建造了3年方才完工。2022年1月14日,这一古宅被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沟付家村位于十八乌沟的东南部,明崇祯年间付姓先人付万美自山西小云南迁来定居。村西有座古庙,当地称付家庙,坐北朝南,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有前、中、后三殿,厢房2栋,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前殿和中殿先后被拆毁,而今仅存后殿和西厢房,为蓬莱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沟苗家村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古槐,矗立在村中心大街上,树围4米,繁茂硕大的树冠罩地440平方米。从不同方向观看呈不同造型,从东面看像一只羽毛丰满的大凤凰,从北面看又似一条腾飞的巨龙,因此得名“龙凤古槐”。

    据传,这棵古槐是苗家村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自山西小云南迁居此地时栽植,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年复一年车来车往,在树下的石头路面上,留下深深的车辙,成为苗家古村落悠久历史的永存印记。

    (感谢蓬莱地名办刘晓华先生提供信息)

 你可能还想看:

来,吃上一支冰棍

拔麦、捆麦、打麦、扬场……麦收时那些忙碌的场景,你还记得吗?

牟平最具网红潜力的山是哪座?最牛的河在哪儿?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