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884】爱新觉罗.玄烨:《庭训格言》(11):将心比心

 新文艺 2023-06-09 发布于山东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e启读《传世家训》

今年以来,网络中爆出的所谓的“大瓜”接二连三、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劲爆。所谓的“吃瓜群众”的态度,也是五花八门,有仗义执言的,也有盲目跟风的,当然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煽风点火甚至无中生有、造谣生事的。

不知道是吃瓜吃得太多?还是成了所谓的佛系、躺平?我在想,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恶人自有恶人磨,作为普通民众、“吃瓜群众”,还是应该做好自己,对社会上的事少些戾气;将心比心,对别人多些理解和包容。

据《论语.里仁篇》记载,孔子在给弟子们讲做人道理的时候对曾参说,他所主张的为人处事的原则,要自始至终地坚守,曾参连连称是。

他们的对话,把其它弟子弄得不会了,等孔子出去之后,其它弟子围住曾参,问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曾参说,老师所说的为人处事的道理,无非就是“忠恕”两个字而已。

关于“忠恕”,在读《论语》的时候讨论过,我赞成朱熹在《论语集注》里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做事尽心竭力就是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恕。

子贡在《论语.卫灵公篇》中问孔子:“您说了那么多经典金句,我做不了那么多、那么好,有没有一句话可以让我终身奉行、坚守的呢?”孔子说:“每一句话你们都应该好好领悟、践行。如果非要用一个字、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恕”吧!也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对“恕”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

“凡人持身处事,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有人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做人,不仅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不施于人;还要有随喜心,能见得别人好,更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更要能共情,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体谅别人。

“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

你的一举一动,体现的是你的教养和素质。如果你忌妒别人的好,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对你会有什么好处呢?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而已。

康熙告诫自己的子孙:

“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有随喜心、能与人共情的人,老天爷都会保佑他的。谁是老天爷?“吾心即神,神即祸福”,你的情绪、你的用心就是神,就是你的老天爷!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