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曾祺《慢煮生活》:一个人的成熟,从这三次沉淀开始

 老树根b0td4712 2023-06-0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作者:百合花开 · 主播:阿成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生活需要慢慢的煨,慢慢的品,慢煮生活,如此甚好。

点击上方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图片

汪曾祺说,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汪曾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年轻时远赴云南求学;中年时历经磨难;老年时迎来创作巅峰......经历了半个世纪沉浮,他的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广度和厚度。

贾平凹曾评价汪曾祺:“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身处复杂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慢煮生活》。

汪老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熟需要沉淀,历经磨砺,从量变到质变,终会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

图片

 01 

第一次沉淀,静思中积累
生活是喧闹的,我们无法逃到深山里避世而居,唯一的办法就是闹中求静。
只有在静中,才能看清万物,对生活充满兴趣,不断积累,提升自己。
汪曾祺出身于江苏高邮的一个书香世家,他从小就跟随祖父学习古文和书法。
最初,他是从描红模子开始。用来描红的模子笔划多,结构复杂,有很大的难度,很是磨练一个人的耐心。
等描红模子的基本功扎实后,父亲又让他练习魏碑。
他每天坚持写满一张,落笔时沉着冷静,心无杂念,一笔一划,用尽全力。
汪曾祺在父亲的影响下,还喜欢上了画画。他的画作大多是以花卉为素材,作品多了几分随意和趣味。
童年写字、画画的爱好,使汪曾祺养成了静思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那年夏天,汪曾祺去到张家口农业科学研究所后,居住的环境很差。
三十多个人挤在一个大屋子里,每天收工后,同屋的人都在忙着敲锣打鼓学唱戏,喧闹声不绝于耳。
只有汪曾祺每天结束繁重的劳动后,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偏安一隅,静静地画画。
日积月累,他完成了两套植物图谱,一套《中国马铃薯图谱》,一套《口蘑图谱》。
他的画逼真形象,维妙维肖,有很多人喜欢。
人生的高度,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当你怀揣梦想时,就该静下心来,自我沉淀、不断积累。
曾国藩曾说过:“人心能静,虽万物纷纷亦澄然无事。”
只有在静思中,才能对正在做、将要做的事情,给出正确的判断和清晰的规划;才能将过往的经历化成经验,提炼出精华,结出硕果,一步一步接近目标。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唯有不断沉淀,积攒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最后的赢家。

图片

 02 

第二次沉淀,逆境中磨砺
人生海海,明天和意外总是不请自来。很多人处于困境时,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殊不知,这正是沉淀自己、磨砺自己的最佳时机。
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汪曾祺由于偏科严重,部分科目成绩不理想,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书。
没有了大学文凭,他找工作多次受阻。尽管当时他已经发表了几篇小说,颇有名气,但工作单位还是以“没有文凭”拒绝了他。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他度过了一段艰难的的日子。
几经周折之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汪曾祺来到一所条件很差的中学当老师。
这是用废弃仓库改造的学校,教室的窗户连玻璃都没有安装,老师们还得自己上山挖野菜充饥......
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汪曾祺从不怨天由人。
当别人问及他的生活,他很乐观地回答:“教员一人一间卧室,室内床一,桌一,椅一。还要什么呢?挺好。”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汪曾祺心里揣着自己的作家梦,每日精心打磨着自己的文字。
他利用别人说闲话的时间,拿起手中的笔,一日又一日坚持不懈地写下去。
没过几年,他所著的《邂逅集》正式出版,这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
每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它需要逆境中的打磨,时间的沉淀。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逆境中提升自己。
只有那些沉淀下来的人,才能不断磨砺,强大自我。
无论是多难的境遇,只要不断沉淀,就不会自乱阵脚,不为困难所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一次又一次打磨中升华,活成闪闪发光的自己。
图片

 03 

第三次沉淀,淡泊中修行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
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面临很多考验。
与其进退两难,不如坦然接受命运的馈赠,沉淀自己,看淡放下。

特殊年代,他生活落魄,每天要砌猪圈、背猪食、挑猪粪,干的都是脏活累活。

汪曾祺却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坦然面对发生的一切。
既来之,则安之。
他豁达而又平静地对朋友说:“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淡泊从容是汪曾祺人生的底色。
还有一次,汪曾祺正要出剧团大门的时候,门被一个鲁莽的武戏演员踢开,凑巧大门重重地摔到他的脸上。
当时,汪曾祺的四颗门牙都被震下来,假牙也断成了两截。
鲁莽的小伙子赶紧向汪曾祺道歉,他忍着疼痛说,没事儿,没事儿,你走吧!
汪曾祺的淡泊豁达,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更是宠辱不惊的大度。
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然而,他在作品中呈现给读者的却是对生活无尽的温情。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凡事淡泊从容,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养。
淡泊不是没有欲望,而是千帆阅尽后的宠辱不惊。
淡泊明志,使人在纷繁琐事中感悟人生,倾听内心的呼声,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无论经历过多少不公平,承载过多少伤痛,都应该让自己的内心有包容;沉淀自己,在淡泊中修行。

图片

 04 

有位作家说,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60岁后,汪曾祺迎来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他的作品《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受戒》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慢煮生活》入选2018亚马逊中国年度纸质图书作家榜前十。
汪曾祺用他饱经沧桑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熟必须要经过三次沉淀:静思中积累,逆境中磨砺,淡泊中修行。
生活需要慢慢的煨,慢慢的品,慢煮生活,如此甚好。
愿我们每个人历经生活考验,不断沉淀,活成一束光,照亮别人,温暖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